《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向勇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示範窗口。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培養和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催生了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布局,推動了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了數字文化產業的數字創意勞動者、文化大數據勞動資料和數字文化項目勞動對象,也將為數字灣區建設和國際一流園區建設發揮巨大的驅動作用。
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同時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而來,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各類要素均具備了不同於傳統經濟的新樣貌、新特點」。①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革命方向,適應了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的發展趨勢。新質生產力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支柱,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手段,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方向。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特點是科技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重大突破,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任務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
的主要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陣地。科技創新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約瑟夫.熊彼特認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本質,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①新質生產力是一種顛覆式創新或破壞性創新,是人類社會經歷了以蒸汽機大規模使用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力技術和內燃機廣泛使用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和以科技創新、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正在經歷的以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產業結構最完整、科技創新最活躍、對外開放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陣地。「燈塔工廠」被視為「世界最先進工廠」,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公布的新入圍名單中的21座製造業「燈塔工廠」中有12座在中國,其中8座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②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人形機器人、無人飛機、集成電路、新型儲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經實現全球最先進水平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引領中國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制度、營商環境、產業結構等優勢明顯。新質生產力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作為第一資源的人力資源大力支撐,需要創新勞動資料和勞動工具。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明顯,制度優勢顯著,營商環境質優,產業結構齊全。粵港澳大灣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擁有位居世界前列的港口、航運和綜合交通樞紐,人口流動便利。「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4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全國高水平的人才吸引力和人才聚集度,區內常住人口從五年前的約7,000萬人,增長到目前的超8,600萬人,新增常住人口約1,600萬人,且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勞動力人口比重高。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正式開港。這些變化和政策為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引領地和示範地。新質生產力要求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③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文緣相親、族緣相連、商緣相交,有著共同的文化淵源和深刻的文化認同,具有開放包容、創新活力、品質生活、生態秀美的宜居宜業宜遊環境,區內11座城市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引領地和示範地,充滿了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改革氛圍。粵港澳三地「軟聯通」持續深化,有利於三地人員、資金、信息加快流動的「灣區標準」持續發布,通過教育、民政、醫療等公共服務的有序銜接打造高品質的生活圈,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合作平台正在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充分實現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積極發揮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雙輪優勢,讓土地、勞動、資本、技術和數據等全生產要素在區內不同制度之間、不同城市之間、城鄉之間、企業之間和個人之間實現充分的流動,大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生產力的質量與品格。
新質生產力驅動粵港澳大灣區
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根據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與艾媒諮詢聯合發布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趨勢研究報告》,大灣區內地九市文化產業規模達1.99萬億元人民幣,規模以上文化企業9,396家,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的融合發展成為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賽道,元宇宙、AIGC、網絡遊戲、數字文旅、先進文化裝備製造等文化產業新業態得到市場的持續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資源共享度高,文化產業區域間協作度高,文化產業價值鏈協同度高。廣州、深圳具有文化產業的高新技術創新優勢,其他7座內地城市具有文化產業的智能製造生產優勢,香港具有創意設計和國際推廣優勢,澳門具有多元文化展示和葡語國家推廣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明確要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提出「到2025年,人文灣區與休閑灣區建設初見成效」。人文灣區是人文精神高度認同、人文行為高度一致、人文風物高度共享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人民同宗同族,共享嶺南文化基因,共建人文灣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的共同願景,社會文明程度高、公共服務水平強、文化產業體系完善、全面文化創新創意活力強勁、中外人文交流水平高成為人文灣區建設的最大目標。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啟動五年以來,區內數字文化產業經過多元融合、數字賦能、區域協同和跨界創新,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風向。
新質生產力驅動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變革,數字科技成為大灣區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最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①文化數字化戰略是國家戰略,數字文化產業是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數字化、人文化、藝術化和商業化的基本特徵。2023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動了大數據、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化生產和消費領域的運用,推動了「數字+文化」成為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態。深圳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大灣區集聚了一大批影視動漫、遊戲電競、數字視聽、數字終端、數字展示及數字娛樂領域的「獨角獸」、「瞪羚」和隱形冠軍企業,騰訊、凡拓、華為終端、華僑城文化集團、兆馳股份等眾多灣區數字文化企業,積極推動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在嶺南文化傳承發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的項目研發和成果落地,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在生成式元宇宙、數字創意、人工智能等三個前沿領域的創新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
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景
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數字化轉化的創新高地。數字消費性服務業是創新驅動、數智賦能的現代服務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途徑。進一步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技術研發能力,依托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等國家實驗室,以及華為、大疆、比亞迪等數字領軍企業,加大智能視覺、智能裝備、可穿戴式設備等文化技術的研發,發揮東莞、中山等地的文化製造業生產優勢,推動傳統文化企業的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打造鏈式數字文化產業集聚優勢,整體布局數字文化產業研發、設計、生產的供應鏈、價值鏈和人才鏈,提升數字文化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能力和安全水平,構建世界範圍內文化裝備製造業全產業生產鏈。
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貫通和一體化發展。彌補粵港澳大灣區在人才素質結構不夠合理和受教育程度在世界灣區水平略低的短板,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配的新型勞動者。組建粵港澳大灣區創意設計學院,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國際化優勢和對外開放優勢,共同培育國際化文化交流人才,加強人工智能與文化創意融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強高水平拔尖型數字創意人才的培養,構建產教融合、產學研一體化、區域協同的數字文化產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高品位、高層次、高素質、高效益、高格局的數字文化產業人力資源服務創新高地。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創新的制度政策建設和機制體制改革,優化大灣區數字創意創新創業環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高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資源共享平台,傳承發展同根同源的文化資源,進一步增強嶺南文化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進一步提煉和展示嶺南文化基因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開發文化大模型,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子平台,打造全體驗、多感知、沉浸式的數字文化體驗場景,助力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人員、資本、信息、技術的自由流動,積極發揮改革創新的示範效應和對外開放的溢出效應,實施「實數融合」賦能文化戰略,①打造多點狀、樞紐型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綜合優勢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加快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市場的輻射效應。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依託中國大市場,連接世界大市場,加快構建數字文化資產存儲、確權、估值和交易的「灣區標準」,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對外交流的國際窗口效應,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創聯動、金融互動、信息融動、人才流動的協同機制,積極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和澳門「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定位,協同深圳、廣州等九個內地城市,建立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國際合作網絡,打造數字中華文化「走出去」平台,積極打造「數字華流」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世界感召力。
總之,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示範窗口。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灣區建設,不僅是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石,也是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大的動力源之一。文化與技術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和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賦予了源動力。新質生產力催生了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布局,也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的數字創意勞動者、文化大數據勞動資料和數字文化項目勞動對象,也將為數字灣區建設和國際一流園區建設發揮巨大的驅動作用。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5-6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