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文化自信、開放的氣度胸襟、堅定的守正創新、自覺的為民初心等精神特質,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精神底色、價值取向、風骨氣質等的集中體現,是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切入點。
文| 武漢 沈壯海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的當代篇。它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宏闊視域,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嶄新實踐,以新時代建設什麼樣的新文化、如何建設這樣的新文化為基本問題,對要切實擔負起的文化使命、堅定遵循的文化道路、努力弘揚的文化精神等作出了深入系統的論述,對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新聞輿論、哲學社會科學、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文化建設中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都既有理論層面的深刻洞見,又有建設實踐層面的具體部署,確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創造新文化、建設新文明的思想引領。
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標識性概念。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文化自信的意義,稱之為“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我們還要看到的是,文化自信不僅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標識性概念和重要內容,更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所透發出的鮮明精神氣質。習近平文化思想中一系列重要論斷的形成、進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無不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為重要基礎的。如,回望歷史,習近平總書記以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來概括中華文明的特性,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文明”、“卓越貢獻”等來稱譽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審視當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經過長期努力,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展望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面向世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不僅將為人類貢獻新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而且將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可以看出,無論是論古析今,還是縱觀中外,習近平文化思想無不彰顯出高度的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在文明問題上,曾有不少人,看不清來路、理不明出路,既怯於論己之長,也懼於審人之美,這亦是文明所蒙之“塵”,是文明開新的精神障礙。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的百餘年奮鬥,既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也重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創造了文明的新景致。放到這樣的歷史背景中,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習近平文化思想所彰顯的文化自信的精神氣質所具有的深遠意義。
開放的氣度胸襟
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它誕生、發展於對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充分汲取的基礎上,從而能夠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展現出強大的理論生命力。開放包容是中華文明的鮮明品格。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文化以開闊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協和萬邦,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匯萬流而成一宗,這既是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鮮明體現,也是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重要根由。習近平文化思想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也傳承著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彰顯出胸懷天下、開放包容的博大氣度。這種氣度胸襟,體現在觀察思考文化問題時的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把文化“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放在我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中來審視”;體現在從文明、文化發展規律的高度對開放包容、交流互鑒問題的深刻把握——“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這種氣度胸襟,還體現在對不同文明的尊重、平等及謙虛以待。習近平總書記有言:“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我出訪所到之處,最陶醉的是各國各民族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韻味不同的文明”。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許多重要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曾細數不同文明中的文化高峰,稱“世界文明瑰寶比比皆是”,世界文明圖譜“波瀾壯闊”、“激蕩人心”。這種氣度胸襟,更融貫於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中國發展及文化各領域建設的展望與要求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麼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與文化自信一樣,文明互鑒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極具標識性意義的重要概念。對文明互鑒的倡導和積極推動,無疑是以開放的氣度胸襟為思想認識和精神前提的。博大的開放氣度,是中華文化在歷史上熠熠生輝的光彩形象,是當代中國直面世界的堅定姿態,也是中華文化能夠再鑄輝煌的重要條件所在。
堅定的守正創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沒有守正創新的精神無以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基本原理、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文化地位與作用愈益突顯的時代背景下,直面新的時代之問、文化之問,對如何處理好思想文化域“一”與“多”、“古”與“今”、“中”與“外”、“虛”與“實”、“文”與“人”等重大問題開拓性探索、創造性作答,以堅持和加強黨的文化領導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持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關於文化建設的根本性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對於守何之“正”,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強調:“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對於如何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增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湧流”;“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精神特質,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應高揚的文化精神,是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循法則。
自覺的為民初心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堅守使命,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保持血肉聯繫,也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樣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話語,再次集中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觀,表達了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堅定與自覺。黨的二十大報告將“人民至上”列為貫穿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必須堅持好、運用好的立場觀點方法之首。今年4月在重慶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與社區居民交流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為民初心也貫穿於習近平文化思想之中,是習近平文化思想鮮明的價值立場與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面對不同領域的文化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也從不同角度反復勉勵大家要自覺把握社會主義文化的人民性,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面對文藝工作者,他強調“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面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他希望大家要“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一切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論;一切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堅持人民至上、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也是激發人民群眾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澎湃不竭的根本前提。
理論來源於實踐也引領著實踐。高度的文化自信、開放的氣度胸襟、堅定的守正創新、自覺的為民初心,既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鮮明精神特質,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體現出的鮮明實踐特徵,我們同樣應將之切實貫穿於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征程中。
(作者係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教授,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7/a2RZi4wf5l1xcjCrGRaCnhtIKWgn8Jd5etd.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