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業自從1980年代起北移,製造業比重從當時超過20%逐步下降至2022年僅餘1%。2022年,製造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2.1%。香港產業日趨單一化,過度依賴金融服務、地產等服務性行業,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發展不平衡,既未能盡情發揮香港潛在優勢,亦導致經濟容易受外圍因素衝擊,而財富分配不均、青年難以爬升社會階梯等社會問題,各界不容忽視。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八大中心」分為兩部分,一是繼續提升四大固有優勢產業;二是提升、建設和發展四個新興產業。前者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後者包括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特區政府在2021年10月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主動回應和善用國家發展戰略。北部都會區將提供大量產業用地,推動創科和其他產業發展,其中創新科技發展為重中之重。「策略」更提出「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銳意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北都區為打造國際創科中心提供了硬件設施,特區政府亦制訂了軟件的政策配套,於2022年年底公布《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從頂層設計出發,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定下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
當然,創科發展不能獨生,必須與其他產業互相配合,相輔相成。因此,特區政府在《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綱領》)訂明將以產業發展為導向,提供及規劃土地資源。未來的用地,將會以創科、教育、醫療/生命健康科技/中醫藥和專業服務等產業類別為主打。
持續投入推動創科產業
《綱領》劃定新田科技城、河套區和牛潭尾地區創新科技地帶,已預留充足土地用於創科用途;流浮山也會預留土地發展數碼科技樞紐。當然,推動創科產業,只新增土地並不足夠,因此,政府的多元化創科政策亦已啟動。例如InnoHK平台以人脈為本,由學者、專家打通與全球學術及科研界的聯繫,建設國際創科網絡。當局已開展InnoHK第三平台的建構,將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另外,剛完成第一批項目審批的「產學研1+」計劃,則以科研項目為本,引入商界的投資,把科研成果產業化、商品化,目標是強化科研成果轉化。再者,早前創科局向立法會申請60億元撥款,成立生命健康研發院(LHTRIs),則以學校為本,推動生命科學研發,支援學校成立具商業性質的生命健康研發院,正好幫助發揮院校的優秀潛質,加速生命健康科學研發成果轉化。此外,政府提出「新型工業化」倡議,此項計劃能為企業選擇在港生產提供誘因。
然而,北都區土地始終有限,香港必須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作優勢互補。香港可進行「從0到1」的科研突破;接下來經過深圳、東莞等地進行「從1到N」的成果轉化;最終實現量產,並面向整個大灣區市場進行推廣;取得理想銷售成績,則可通過香港集資「出海」,在全球進行推銷,而香港創科金融亦可為之服務。這樣的創科生態鏈,可充分發揮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產業布局的獨特優勢。
創科聯動教育產業發展
若要見創科成果,必須先有優秀的研發能力。本港院校科研實力雄厚,其中五間大學在2024年QS全球大學排名首70位以內,日後北都區創科發展得宜,將必定帶動本港院校科研實力更上一層樓。《綱領》強調,會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現時已有多所本地大學在內地建立校園,以兩地校園為基礎,再加上北都大學城建設,將可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有利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吸引更多人才和學生來港,與創科產業互動共進,製造本港經濟新增長點。
當科研成果轉化的項目增加,知識產權中有關專利的交易亦會隨之大增。北都區中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等地,將會與前海合作區對接,發展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中心。此中心正好為專利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產品貿易提供法律、調解仲裁、保險、會計等高端專業服務。
事實上,去年年底,深港已聯合成立深港知識產權運營聯盟,港方發起成員包括:中大、港大、科大、理大等,深方包括深圳前海國際知識產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華潤集團、騰訊科技(深圳)等公司,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創造轉化落地商品及產業化創造契機。前海亦設有深港青年夢工場,重點支援智慧硬體、AI和晶片設計、移動互聯網、文化創意四大領域的創業項目,對知識產權的交易同樣有需求。因此,中心的服務對象,應涵蓋香港、前海以至於整個大灣區。
特區政府在落實「南金融、北創科」的產業策略布局的時候,必須引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念。「新質生產力」並不單指於不同產業引入新科技應用,亦包含引入新思維、新方法應對新時代。北都區的全新建構必須因地制宜,發揮本港固有優勢,引發潛藏能力,逆轉產業結構失衡的現況,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動力。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资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