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周嘉俊 |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
楊樂思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張思潔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隨著社會發展,「死亡」在許多人心中不再被視為一個禁忌性的話題。我國各地亦早有先行者主動發起各種關於「生死」的討論。科學、現代、充分的學習和討論「生死」,使病人、家人、社會在面對生死議題時都更加從容和平和。然而,現時香港生死教育欠缺系統性規劃。本文從香港生死教育的現狀、問題、改進方向、改進措施幾方面入手,探討香港生死教育的發展路徑,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
隨著社會發展,「死亡」在許多人心中不再被視為一個禁忌性的話題。我國各地亦早有先行者主動發起各種關於「生死」的討論,如「死亡咖啡館」的興起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可以公開討論生死的場合,以相對輕鬆的方式,在一杯咖啡的陪伴下談論死亡理念、葬禮規劃等關於身後事的想法。儘管「死亡咖啡館」未必能直接為人們提供與晚期照顧相關的服務,但它接納了正步入其中的人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契機或場合,以最個性化的方式思考死亡,在談論中接納關於死亡的各種觀點,讓「死亡」不再被視為「不祥的禁忌」。讓大眾接受並面對人生晚期的種種需要,這是推動晚期照顧長遠發展的基礎。
開展討論是推廣晚期照顧服務的第一步,能夠推動市民與家人自在談論關於人生晚期安排的議題。早前有本地研究指出,超過七成五的受訪者表示,在參與談論生死話題的過程中沒有感覺不自在。然而,由於社會文化普遍對「死亡」有所顧忌,香港的生命教育亦有不足,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與家人溝通有關晚期照顧以及生死的議題,亦擔心家人的反應。因此,香港各界有必要加強對公眾的生死教育,為未來預設醫療指示和照顧計劃、為其他晚期照顧服務的推廣和落實營造有利環境。
然而,現時香港生死教育欠缺系統性規劃。不論是校園亦或是社會,關於如何正確看待生死的思考仍停留於自發討論的階段。因此,政府應在學校和社會系統地傳遞「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直接面對並規劃死亡是尊重生命的一種方式」等現代觀點。具體而言,校園內的生死教育可為今後的社會儘早播種正確看待生死的觀念;而社會層面的推廣則能以更具針對性的方式,令市民了解到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及照顧計劃的重要性,提前為人生晚期作好生活規劃。
生死教育系統化 校社齊推育全人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香港生命教育僅作為「德育、公民與國民教育」價值觀教育中的一個部分,由學校自行開展課程及設計教材,並僅以生活經歷為本開展相關活動。因其自發性及融於價值觀教育中的模糊地位,本港生命教育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框架。在缺乏統一課程綱要指導的情況下,學校大多採用滲透的方式,透過隱蔽的課程知識點及學校活動來推動包含生命教育在內的價值觀教育。
同時,教育局僅在生命教育的資源網站中提供較零散的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但並未包含對死亡的系統性討論。例如,該資源網站可找到有關認識生命、捨己救人、愛護動物等方面的教材,但各主題之間缺乏聯繫,亦缺乏對資料及教學方向的清晰說明,導致教師難以有效地設計課程和評估教學效果,學生亦無法循序漸進地對生死議題建立正確的認知。
要推動更全面的校園生命教育,台灣的全周期生命教育體系值得香港參考借鑒。台灣從1997年開始推廣學校生命教育計劃,由淺入深將生命教育貫穿至小學到大學的各個學習階段。各中小學生必須修習有關生死教育的課程,高年級學生在此基礎上需學習有關老齡化、喪親和晚期照顧的知識。在課程內容上,台灣的生命教育涵蓋關於生命的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價值思辨及靈性修養,培養學習者對生命的尊重和坦然面對死亡的能力,達至全人教育的目的。
2022年,台灣進一步檢討生命教育推廣進程,並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以六個方向為目標,確保學校生命教育的廣度及深度:一是政策發展與方案推動;二是課程教學與多元活動;三是師資培育與知能精進;四是社會實踐與家庭推廣;五是研究發展與學科建構;六是跨境交流與教育國際化。
在此六個目標上,台灣亦組織有關部門及各級學校明確分工,在不同層面規劃策略,實施各項目標。例如「教育部」負責建設生命教育學科發展歷史資料、補助教師進行生死教育培訓等;各級學校則通過分析在校學生特質、學校資源、在地環境並結合學校特徵,建構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校園文化及特色課程。通過上下通力合作的方式,台灣教育界致力讓生命教育陪伴不同成長階段的學子,將生死議題系統化地融入教育場景。
綜合分析香港生命教育的現狀及與我們文化同根同源的台灣地區的生命教育成果,香港應儘快開始檢視現有生命教育資源,並在此基礎上確立清晰的課程框架,譬如列明生死教育相關內容可納入哪些學科領域及課堂活動中,以便教師在教授既有課程時加入探討死亡、哀慟等議題,幫助教師按學生的成長階段設計學習內容,加深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同時,香港亦可編訂生命教育相關教材及教學輔助資料,令教師在傳道解惑時有據可依。
除課程框架及課堂內容外,培訓教師亦是推廣生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步。現時,香港中小學教師未必能在生死觀尚未成熟的氛圍下熟練且自然地與學生展開有關生死的討論。因此,政府應考慮在本科及在職培訓中納入生死教育相關的課程內容,讓教師好好充實自身,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對生死議題進行更深入的對話和交流。
走出教室及課堂,進入社會實踐領域,政府可以推動學校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提供更多由社工帶領參觀有關生死議題的展覽、墓園等活動和場所的機會。針對較為成熟的中學學生,可以鼓勵他們成為長者照顧者,在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從不同的視角體悟善生、善別和善終。這些體驗式的教育內容有助於學生脫離上課的刻板學習方式,確切感受生死議題關乎每一個個體及其家庭,引發更多思考。
完善多層級生死教育
普及價值覆蓋全層面
要改變社會的整體風氣和氛圍,生死教育不應只面向某一特定群體,而應該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從童年時期的生命教育,到青少年時期的價值觀培養、生死哲學思考,再到成年後面對親人患病以致離世的歷程和省思,以及老年時期的生命回顧和護理規劃,每個階段都需要相對應的生死教育內容。香港應根據不同年齡層的特點和需求,制定相應的生死教育課程和活動,確保生死教育能夠完整地覆蓋不同社會群體。
同時,在推動生死教育時亦應考慮受眾群體的獨特需求。相比於學生培養正確的生死價值觀的需求,健康狀況日益惡化的市民、長者、晚期病人及其家人對生死教育則有著不同的訴求。
對於市民和健康狀況日益惡化的病者,我們應該向他們傳達一個關鍵訊息:照顧計劃應該及早規劃,以便融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取向,制定個人化的照顧計劃;對於長者和晚期病人,生死教育的重點應放在更實際的議題,如獲得晚期照顧服務的途俓、預設醫療指示的簽署,以及遺囑的訂立。此外,「生老病死」是病人、家庭、以至照顧者需要共同面對和準備的議題,但往往因為種種原因及忌憚,家庭成員之間不知從何談起,也不知該向誰諮詢。他們需要得到認知、情緒和心理上的支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哀傷和壓力。
對於長者和晚期病人,醫護和社康專業人員可以與他們進行深入的對話,了解他們對晚期照顧的價值觀、期望和需求,協助他們落實個人化的照顧計劃。同時,醫護和社康專業人員應向他們提供關於晚期照顧的選項和相關資源的資訊,幫助他們在知情的情況下作出決策。例如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可以解釋病情的發展,提供治療選項,並與病人一起探討預設照顧計劃和醫療選擇;另一方面,社康專業人員則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輔導,幫助病人和家屬處理情緒壓力和心理壓力,提供關於晚期照顧和哀傷過程的相關資訊。社福機構可與醫護人員合作,舉辦講解晚期疾病的常見症狀以及處理方法的講座,在提高病人晚期生活質量之餘,亦為家屬、照顧者、院舍員工設立分享小組,開展不同的活動,如靜觀、手工藝創作等,促進病人及其家人自我照顧的意識,減輕壓力,更從容地面對哀傷。
要達致構建一個多層級、系統化的生死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香港應在服務領域加強生死教育的滲透。對於市民和健康狀況日益惡化者,可以透過工作坊和小組討論等形式,推動病人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意願和價值觀。同時,醫護和社康專業人員可以提供相關資訊和指導。例如社福機構可以和醫護、社康專業人員及義工在社區、日間護理中心和安老院舍等,舉辦認識平安三寶及預設照顧計劃的講座、表達對晚期照顧意願的工作坊等,以增進市民理解預設照顧計劃的重要性,促進病人與家人和醫療團隊進行對相關問題的討論。
設誘因加強社區醫療培訓
範圍涵蓋義工和非專業人士
現時,不少社區機構通過研討會、講座、互動性主題活動(如藝術創作、桌上遊戲)等方式重塑公眾對生命、預早計劃、善別和臨終關懷的思考。這些活動主要為加強病人及其照顧者對死亡的認識,並冀能幫助公眾為其晚期照顧安排早作準備。
為進一步增強服務中的生死教育,首要任務是強化對社區醫療及社康專業人員和義工的培訓。政府應提供誘因,鼓勵他們接受有關預設照顧計劃的培訓,並擔當計劃輔導員的角色。這些輔導員之後可於不同服務環境中為各年齡層的市民提供預設照顧計劃諮詢服務,從而廣泛地傳達晚期照顧資訊。考慮到市民往往更期望從社區醫護人員和親友處(包括照顧者)獲取晚期照顧資訊,普及計劃培訓亦將有助於建立以社區醫護人員和親友為媒介的晚期照顧資訊傳播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培訓不應僅面向專業人士,還應涵蓋義工和非專業人士。以美國的「Respecting Choices」項目為例,它為不同背景的參加者提供培訓,教授他們如何與不同健康狀況的市民討論預設照顧計劃;新加坡的全國預設照顧計劃「Living Matters」亦採用上述培訓模式,為醫療和社福服務機構培訓預設照顧計劃輔導員,從而構建一個廣泛的晚期照顧資訊網絡,確保公眾能夠接收到準確的晚期照顧訊息。特區政府可借鑒這些成功案例,在香港推廣預設照顧計劃培訓。
此外,提升專業人士對晚期照顧的全面認識亦至關重要。目前,醫療專業人員在大學課程和在職培訓中對晚期照顧的認識往往較為淺薄,可能只限於安寧病房的探訪,導致他們無法提供全面有質素的晚期照顧服務,有時甚至會過度側重治療護理而犧牲病人的整體生活品質。因此,有關醫療機構應於大學課程及在職培訓中增設晚期照顧的內容,強調疾病管理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之間的平衡。
與此同時,醫療和社康專業人員還需進一步提升溝通技巧,尤其是在與病人討論臨終議題之時。另外,醫護人員的倫理培訓也應將治療焦點從疾病本身轉向患者的整體福祉,加入更具人性化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方式。除醫護人員以外,加強對其他社康專業人員的培訓也相當重要,這樣可以確保跨專業團隊有能力提供全人護理,推動關於死亡的討論,滿足臨終患者及其家人的需求。
考慮到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不同文化對生死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亦存在差異。政府在推動生死教育時,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和信仰,並提供相應的資訊和支援。通過與跨文化專業人員合作、提供多語言資源和文化敏感培訓活動等方式,我們可確保生死教育的內容和服務能夠適應不同文化背景市民的需求,促進市民接受生死議題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病人與家屬相互支持的社會氛圍。
一個完善的生死教育體系不僅能夠提升市民對生命和死亡的認識,還能夠促進社會整體對生命晚期的尊重和關懷。隨著晚期照顧在法律和服務領域的迅速發展,我們期望政府能建構更完善的分層生死教育,滿足不同服務使用者的訴求。當每個人都能夠以更為平和的態度面對生死問題時,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充滿愛和溫暖,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這不僅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動生死教育發展的終極目標。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5-6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