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3,600萬的華人佔了全球海外華人總數近70%,華人、華文與中華文化已是東南亞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東南亞還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樣板。2024年1-5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到2.7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0.8%,已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今年6月,本刊記者走訪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實地感受東南亞的經濟社會發展與華人奮鬥故事。
文|本刊記者 楊勇 黎知明 廖國良
雅萬高鐵:中國企業出海的亮麗名片
“Whoosh!”伴隨著雅萬高鐵上列車高速行進的呼嘯聲,我們只花了32分鐘,便從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哈利姆站來到了該國第四大城市萬隆西部的帕達拉朗站。這樣的速度,在一年前還根本難以想象。從雅加達前往萬隆的直線距離不過100多公里,但在雅萬高鐵開通前,乘車也要耗時3小時以上。每逢重大節日,往返兩地的道路更加擁堵不暢,路上花費甚至要將近一天的時間。據當地媒體統計,交通擁堵已成為制約印尼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帶來近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但自2023年10月17日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以來,兩地交通的擁堵現象得到了根本性改變,並為沿線民眾提供了安全、綠色、高效、舒適的出行方式,備受沿線民眾青睞。在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雅萬高鐵作為中印尼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建設項目,是印尼乃至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速鐵路,已成為印尼一張重要的國家名片。雅萬高鐵線路全長142.3公里,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截至2024年6月18日,雅萬高鐵開通運營246天,累計開行旅客列車10,034列,累計發送旅客357萬人次,旅客上座率最高達99.6%。無怪乎印尼總統佐科將雅萬高鐵命名為“Whoosh”,這既是列車高速行進時的呼嘯聲,也是印尼語“省時、高效和先進”的縮寫。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的全面對接,中印尼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印尼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的“協同效應”日益凸顯。2023年,中印尼雙邊貨物貿易額達1,394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印尼最大貿易夥伴,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的國和進口來源國。據中國銀行雅加達分行行長孫尚斌介紹,中資企業積極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到印尼投資建設,特別是發展新能源產業。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目前在印尼的中資企業超過5,000家。
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與太陽能電池被稱為中國外貿“新三樣”,近年也成為中企出海的新名片。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新加坡和諧汽車比亞迪店總經理李勇樺告訴我們,隨著新加坡電動汽車市場持續蓬勃發展,中國的新能源車以高性價比成為市場新寵,以比亞迪新能源車為例,今年春節後連續三個月都是新加坡汽車銷售冠軍。
華文報紙:百年老報依然暢銷
有句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文媒體。在海外華人最集中的東南亞,早在1815年,第一份華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紀傳》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就已出版,開啟了華文媒體在東南亞的發展史。200多年來,東南亞華文媒體此消彼長,見證並記錄著當地社會歷史的時代變遷。
在新加坡,第一份華文日報是1881年12月10日創刊的《叻報》,而目前唯一一份晨間出版的華文報是《聯合早報》。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認識《聯合早報》是從“早報網”開始的。早報網於1995年推出,是全球最早上網的華文報紙,目前超過八成的讀者來自中國。在《聯合早報》編輯室,該報中國新聞主任楊丹旭帶領我們參觀了該報發展史。《聯合早報》1983年由《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合並而成,是新加坡讀者最多的中文媒體。以其前身、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於1923年的《南洋商報》算起,《聯合早報》也已走過逾100年的歷史。
在馬來西亞,也有一份《星洲日報》,與《聯合早報》前身之一的《星洲日報》系出同源。由“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於1929年1月15日創辦的《星洲日報》,以傳承中華文化為辦報宗旨,著名作家郁達夫曾擔任過該報總編輯(主筆)。這份創辦於新加坡的報紙後來在新馬兩地設廠,1970年後各自出版。1983年新加坡《星洲日報》與《南洋商報》合並後,《星洲日報》便只在馬來西亞出版了。據世華媒體集團(馬來西亞)總編輯兼《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介紹,《星洲日報》每日發行20萬份,是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章。在吉隆坡附近的八打靈再也,記者參觀了《星洲日報》總社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中文報業史”展覽,這個展覽記錄了以馬新為主的數百份東南亞華文報刊的發展變遷。從展覽得知,馬來西亞既是海外華文報紙的發源地,也是當今東南亞地區擁有華文報紙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歷史悠久、仍然具有影響力的華文報紙除了《星洲日報》之外,還有1910年創辦的《光華日報》、1946年創辦的《中國報》等。
位於馬來西亞北部檳城的《光華日報》,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該報由孫中山先生所創。我們在拜訪中,與《光華日報》簽署了新聞產品內容互換協議。報社總經理李興前介紹到,《光華日報》已創立114周年,一直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與華人社團之間的傳媒,目前每天發行超過10萬份,是馬來西亞北部最暢銷的華文報。他表示,香港期刊對大馬的華文媒體影響很大,過去《光華日報》的副刊經常引用香港期刊的內容資料,甚至每日從香港空運期刊報章過來學習。這次與紫荊雜誌社簽署內容交換協議,冀可進一步拓展合作發展空間。
在《光華日報》社,記者發現一幅慧海法師為《光華日報》創辦110周年題寫的對聯:“光孫耀祖 華文報國”,橫讀便是“光華孫文耀報祖國”,以藏詞點出《光華日報》的使命與抱負,可謂妙哉。書法造詣也很深,結體舒張,用筆自然。經人介紹得知,慧海法師出生於中國潮州,幼時移居馬來西亞,受英文教育,曾是留學英倫的計算機與數學專家,生前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個佛教叢林,是大馬佛教大學校長,也是馬來西亞出名的書法家。我們隨後來到報社大樓底層展廳,這裡常設有“孫中山先生在檳城”的展覽,講述著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九次革命,五到檳城”的歷史,記載了《光華日報》創立的故事。
小草故事:祖籍國的文化認同
據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的數據,東南亞華人有3,600萬,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人數約佔全球海外華人總數近70%,華人、華文與中華文化早已成為東南亞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華人來到東南亞最早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而大批的遷入則從19世紀中葉開始,當時許多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地的中國人下南洋,逐漸在印尼爪哇島、馬來半島等地形成聚居區。他們落地生根,融入當地,成為當地公民,也有了一個華族的身份。萬隆渤良安福利基金會開設的華族紀念館對華人來到印尼的歷史作了詳盡記錄。在印尼,華人雖然佔比不大,但有近1,000萬人,是東南亞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在馬來西亞,華人是第二大民族,佔總人口23%;而在新加坡,華人則佔總人口的近八成。華人文化對當地影響很大,在印尼與馬來語中,有很多中文尤其是閩南語的借詞。陪同我們的印尼華僑笑稱,如果你懂福建話,可能會看得懂一些印尼語。比如把面條叫Mie,肉丸叫Bakwan,菜心叫Caisim,發音與閩南語是差不多的。
在華族紀念館參觀時,陪同我們一起的,有一位曾經做過電台主播的李大姐,她也是《國際日報》的特約記者,她讓我們叫她“小草”。小草今年70多歲,父親是土生土長的印尼人,小時候被一對來自福建的夫婦收養。小草說小時候奶奶一直教導她:“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主席是毛主席,我們的總理是周總理。”小小年紀的她,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中國人,懷著強烈的願望要回到中國看一看。她工作後拼命表現,終於獲得前往中國的機會。懷揣小時候的夢想到了中國。但當時的中國剛剛開放,服務業還較為落後,給小草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她為此在回程飛機上一直哭泣……小草的故事,在印尼接觸到的華人中,並不是孤例,他們雖然已是印尼公民,但對那個地理上遙遠的祖籍國,仍然懷有深深的文化認同。
在馬來西亞檳城的檳榔嶼潮州會館,則記載著潮州人下南洋到檳城打拼的歷史。這是一幢由19世紀遷移至檳城的潮州人所建立的傳統潮式四合院建築,曾於2006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是潮州人南遷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會館顧問黃賜興、主席黃智緒介紹,會館不僅團結海外潮州鄉親,還興資辦學培育華文人才,傳承華人傳統文化。會館辦了三間華文學校,有小學、中學與大學,源源不斷為馬來西亞輸送優質華文人才。
檳城浮羅山背有片榴蓮園,正好是一位馬來西亞的潮州人後裔阿耀所擁有。阿耀是檳城IT業人士,年輕有為,業餘時間就騎著摩托上山來打理父輩留下來的這片榴蓮園。他用流利的中文普通話跟我們介紹,榴蓮園大約有10畝山地,種植有許多不同品種的榴蓮,有些甚至是獲得大獎的品種,如黑刺、貓山王、葫蘆、紅蝦等,估算下來,年產值平均約300多萬港元。阿耀跟我們說,檳城的榴蓮一掉下來24小時內就會“生水”,令味道變差,所以最好現場品嘗,才能體會到真正新鮮的極品榴蓮。於是,我們自然也就毫不客氣地品嘗起來了。品嘗的時候,我們翻查資料,得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進口國,榴蓮進口額在中國進口水果中位居第一。從進口渠道來看,中國主要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進口榴蓮。馬來西亞2011年起向中國出口冷凍榴蓮產品,2019年獲得對華出口冷凍整顆帶殼榴蓮的資質。
與華關係: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記者在印尼總能聽到這句話:現在是歷史上中印尼關係最好的時期。回顧兩國關係發展史,原來也是一路坎坷,在一些民間友好人士和機構的推動下,兩國關係得以發展成為今天的樣子。記者在雅加達拜訪印尼-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和印尼商報時,對此深有體會。
中國與印尼於1950年4月13日建交,此後10多年關係發展順利。但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1967年10月30日兩國外交關係中斷,直到1990年8月8日外交關係恢復。在兩國關係正常化之前,一位名叫蘇甘達尼的著名企業家不辭勞苦推動中印友好合作,多次為重建兩國之間的直接貿易訪華。正是在他的努力下,1985年7月5日在新加坡,擔任印尼商會總主席的蘇甘達尼博士與中國商務部國際貿促會主席王耀庭代表簽署了一項劃時代的兩國直接貿易協議,間接地促成印尼與中國恢復斷絕多年的外交關係,他也因此被稱為印中關係的破冰者,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頒發“人民友好使者”稱號。兩國關係正常化之後,為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印尼政府授權蘇甘達尼博士於1992年7月3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成立了印尼-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全面對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由於他和印尼-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所發揮的作用,中印尼兩國人民的友誼掀開新的篇章。
除了印尼,我們這次行走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也處於與中國歷史上關係最好的時期。今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和“中馬友好年”,就在不久前,國務院總理李強應邀對馬來西亞進行了正式訪問。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兩國總理一致同意,將堅定不移加強並深化雙邊合作,將中馬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至更高水平。而在去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華正式訪問期間,中國和新加坡共同發表關於建立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自此,中新正式升級兩國關係,開啟兩國外交關係的新階段。
時光荏苒,回想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美帝國主義的阻撓和破壞下,國際社會對剛誕生的新中國認識不深,一些國家懷有疑慮甚至敵意。中國積極推動獨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逐漸在國際社會嶄露頭角,為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適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我們走訪了萬隆會議(第一次亞非會議)舊址,萬隆會議是當年新中國走上國際政治舞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55年4月18日,有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在印尼萬隆開幕,這是有史以來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的國際會議。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了萬隆會議。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用擱置分歧、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創造了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和平解決爭端、團結謀求進步的範例,受到與會各國的高度讚揚,由此打開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廣泛交往的大門。同時,中國代表團還積極開展會外交往,推動會議公報吸收中國代表團的建議,形成了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體現和引申,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自此,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照亮了中國與亞非國家攜手同行的崢嶸歲月,中國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
(文中圖片均為本刊記者黎知明拍攝,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8/daBKmrWpBSZ47VcXEER2Fj724Rt4Ky33kjN.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