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啟滬港醫生交流新篇章
“滬港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是香港醫管局在成功開展“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以後的再次成功嘗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近日開啟滬港醫療交流新篇章。
來自消化內鏡中心周平紅教授團隊的蔡明琰副主任醫師自今年3月1日起,在香港新界東醫院聯網擔任副顧問醫師,她分別工作於香港醫管局下三家公立醫院: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威爾士親王醫院。在這三家醫院她分別提供不同的內鏡服務包括胃腸鏡檢查、超聲胃鏡、內鏡下治療等。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的內鏡服務為緩解公立醫院內鏡服務的壓力而推出,將內鏡的等候時間從2年左右縮短至三個月之內。蔡醫生的到來也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的內鏡服務輸入了新的力量。於此同時,蔡醫生與威爾士親王醫院的消化內外科團隊也有深入的科研合作和本地醫生培訓項目,如消化內鏡機器人的研發、多中心臨床試驗的申請,動物實驗的帶教等等,對推動內鏡下新技術的推廣取得了一定的影響。據悉,兩地的醫護人員在相互深入的了解和交流後取長補短,特區政府和香港醫管局方面也支持本地醫生去內地高素質醫療團隊交流。
正值香港回歸二十七週年之際,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將繼續派出團隊來港交流,7月份開始國際知名的心臟介入專家葛均波院士團隊也將派醫生支持香港胸痛中心的建設。“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在二○二五年於瑪麗醫院根據國家認證標準建設全港首間胸痛中心,以進一步改良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診症流程,最大限度地縮短救治時間,改善治療效果並提升病人存活率。”
香港學術氛圍活躍,醫療創新氛圍良好,可以接觸全世界範圍內最新研發產品,醫患關係和諧、重視人文關懷。內地醫療病人基數大,醫生的臨床經驗豐富,醫療服務更高效。相信兩地醫護人員在相互深入的交流之後,一定能取長補短,更好的為兩地病人服務。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yP5BAJdi5nLmRvlqHf9w5xYB8fwImM284Zk.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