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中西文化在澳門交融与演變,為澳門的城市建築肌理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文化魅力,亦在這裡孕育出了獨特的歷史人文風景。2024年6月,澳門當選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雙慶之際,澳門這座世遺名城,正向世界遞出一張書寫著中國故事的文化“金名片”。
文|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 梁惠敏
梁惠敏
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貿易樞紐,自16世紀下半葉開始,便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國際港口之一,在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澳門成為了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交匯點。在這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澳門誕生了許多“中國第一”,例如第一所西式醫院、第一部漢英字典,以及第一份外文報紙等,對近代世界經濟、技術和文化之間的東西方交流,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保護豐富文化遺產 綻放澳門人文活力
我們十分重視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澳門自回歸祖國以來,在文化遺產保護及轉化利用方面不斷優化創新,由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開始,到2014年《文化遺產保護法》正式生效,確定了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確立了文化遺產評定的程序和標準,再至近期《“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正式生效,進一步為“澳門歷史城區”(編者註: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於2005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了更全面和細化的政策保障和措施支撑,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的優化管理和合理利用,確保“澳門歷史城區”的突出普世價值得到嚴格保護,延續澳門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優勢,促進澳門社會及城市整體可持續發展。
數據是最好的變化明證,在《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前,本澳只有128項受保護文物建築,而截至2024年,共有165項被評定的不動產,超過600座文物建築受到《文化遺產保護法》保護,受保護範圍達到城市總面積約十分之一。遊走於街巷,可以看到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崗頂劇院仍在上演音樂會,例如早前舉辦的“法朵之夜音樂會”,讓觀眾從多角度認識葡萄牙傳統音樂法朵的文化內涵;大三巴牌坊亦不定期舉辦“樂韻悠揚大三巴”音樂會,展現音樂與世遺景點的疊加魅力。此外,還設有沉浸式數字體驗展,回溯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的歷史風貌。部分文物建築亦被打造成圖書館、檔案館、展覽館、電影館及飲食場所等各類城市空間,讓澳門獨特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承傳。
與此同時,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於2022年11月投入運作,加強保護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及其所展現的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同年,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為本澳的非遺保護和傳承訂立管理制度,包括就非遺項目保護單位與傳承人的認定及其職責、非遺項目保護、傳承補助和支援措施,以及非遺項目後繼人才的培育等方面作出支撑。目前澳門已有7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11項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包括:粵劇、涼茶、木雕(澳門神像雕刻)、南音說唱、道教音樂(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魚行醉龍節、媽祖祭典(澳門媽祖信俗)、澳門哪吒信俗、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和澳門土地信俗。我們相信透過《文化遺產保護法》、《“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配合一系列的教育推廣活動,將可不斷強化城市文化遺產管理,保護好文物建築遺存,以非遺綻放人文活力。
活化歷史片區 為多元發展注入文化元素
另一方面,為推進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好地促進本澳歷史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特區政府自2023年8月起聯動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推進多個歷史片區活化計劃,包括“媽閣塘片區”、“福隆新街、新馬路及十六浦片區”、“益隆炮竹廠、龍環葡韻片區”、“荔枝碗船廠片區”、“草堆街、永福圍、大炮台及望德堂片區” 、“ 23號及 25 號碼頭、十月初五日街及內港片區”。首階段,透過企業持續在多個假日節點,在這些片區注入了文化藝術元素,舉辦特色活動,帶動了不少市民和旅客到訪參觀,舊區人流明顯增加、新商戶持續進駐,在展現澳門文化特色、活躍社區文旅氣氛、完善舊區營商環境、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上初現成效。同時,片區結合“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支持社會各界借助活化片區的契機,更深入挖掘和利用澳門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由綜合度假休閒企業開展“以大帶小”的合作模式,帶動業界參與開發更多有助文旅經濟發展的項目,促進相關行業聯動和多元發展。特區政府亦計劃提供更多支持措施,吸引社會開拓更多符合片區發展定位的文旅消費項目,豐富本澳傳統旅遊景點的特色文旅元素,為實現以文化帶動不同領域的創新營造良好的土壤,整體提升片區活力及盤活社區經濟發展,讓不同行業受惠其中,逐步打造澳門歷史片區作為澳門獨特的文旅目的地。
同時,舊區活化作為澳門特區政府重要的工作目標之一,六個歷史片區位處舊區核心位置,通過開展片區活化計劃,由特區政府從政策層面作通盤的規劃引領,組建橫跨社會文化、市政管理、交通運輸、公共治安、消防、海事等公共部門的活化團隊,從整體上更緊密協調和推進活化工作,包括因應活化工作檢視和優化片區的環境及配套,逐步完善美化街區、優化步行環境、增加指示標識,以及協調專營公司優化街區的供水、供電、管道等硬件設施,持續提升舊區環境及配套,提升區內居民生活品質,同時也為舊區的多元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在東亞文化之都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澳門特區政府憑著優秀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以及聯動跨司、跨部門的城市創建計劃,積極推動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的申報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雙慶之際,澳門當選成為中國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別具意義,這不僅是對本澳文遺工作的肯定,更能為城市增添一張亮麗的“金名片”,搭建起“東亞文化之都”成員之間的橋樑,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精神在有關活動項目的彰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特區政府亦將以“東西匯流 亞洲融和”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涵蓋大型文化博覽、國際會議、非遺展演以及文化、體育和旅遊盛事等的活動年計劃,並將以創建2025 年“東亞文化之都”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城市文化內涵,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設施建設。澳門將持續發揮中西文化薈萃、國際交流廣泛的優勢,發揮澳門多元文化魅力,積極擔當起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角色,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建設,推動東亞的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標題為編者所擬。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qxc0bvqvfYWHHAzhyyHb3SRauj4VKLuzXv6.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數百年來,中西文化在澳門交融与演變,為澳門的城市建築肌理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文化魅力,亦在這裡孕育出了獨特的歷史人文風景。2024年6月,澳門當選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雙慶之際,澳門這座世遺名城,正向世界遞出一張書寫著中國故事的文化“金名片”。
文|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 梁惠敏
梁惠敏
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貿易樞紐,自16世紀下半葉開始,便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國際港口之一,在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澳門成為了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交匯點。在這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澳門誕生了許多“中國第一”,例如第一所西式醫院、第一部漢英字典,以及第一份外文報紙等,對近代世界經濟、技術和文化之間的東西方交流,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保護豐富文化遺產 綻放澳門人文活力
我們十分重視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澳門自回歸祖國以來,在文化遺產保護及轉化利用方面不斷優化創新,由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開始,到2014年《文化遺產保護法》正式生效,確定了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確立了文化遺產評定的程序和標準,再至近期《“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正式生效,進一步為“澳門歷史城區”(編者註: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於2005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了更全面和細化的政策保障和措施支撑,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的優化管理和合理利用,確保“澳門歷史城區”的突出普世價值得到嚴格保護,延續澳門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優勢,促進澳門社會及城市整體可持續發展。
數據是最好的變化明證,在《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前,本澳只有128項受保護文物建築,而截至2024年,共有165項被評定的不動產,超過600座文物建築受到《文化遺產保護法》保護,受保護範圍達到城市總面積約十分之一。遊走於街巷,可以看到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崗頂劇院仍在上演音樂會,例如早前舉辦的“法朵之夜音樂會”,讓觀眾從多角度認識葡萄牙傳統音樂法朵的文化內涵;大三巴牌坊亦不定期舉辦“樂韻悠揚大三巴”音樂會,展現音樂與世遺景點的疊加魅力。此外,還設有沉浸式數字體驗展,回溯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的歷史風貌。部分文物建築亦被打造成圖書館、檔案館、展覽館、電影館及飲食場所等各類城市空間,讓澳門獨特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承傳。
與此同時,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於2022年11月投入運作,加強保護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及其所展現的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同年,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為本澳的非遺保護和傳承訂立管理制度,包括就非遺項目保護單位與傳承人的認定及其職責、非遺項目保護、傳承補助和支援措施,以及非遺項目後繼人才的培育等方面作出支撑。目前澳門已有7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11項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包括:粵劇、涼茶、木雕(澳門神像雕刻)、南音說唱、道教音樂(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魚行醉龍節、媽祖祭典(澳門媽祖信俗)、澳門哪吒信俗、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和澳門土地信俗。我們相信透過《文化遺產保護法》、《“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配合一系列的教育推廣活動,將可不斷強化城市文化遺產管理,保護好文物建築遺存,以非遺綻放人文活力。
活化歷史片區 為多元發展注入文化元素
另一方面,為推進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好地促進本澳歷史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特區政府自2023年8月起聯動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推進多個歷史片區活化計劃,包括“媽閣塘片區”、“福隆新街、新馬路及十六浦片區”、“益隆炮竹廠、龍環葡韻片區”、“荔枝碗船廠片區”、“草堆街、永福圍、大炮台及望德堂片區” 、“ 23號及 25 號碼頭、十月初五日街及內港片區”。首階段,透過企業持續在多個假日節點,在這些片區注入了文化藝術元素,舉辦特色活動,帶動了不少市民和旅客到訪參觀,舊區人流明顯增加、新商戶持續進駐,在展現澳門文化特色、活躍社區文旅氣氛、完善舊區營商環境、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上初現成效。同時,片區結合“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支持社會各界借助活化片區的契機,更深入挖掘和利用澳門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由綜合度假休閒企業開展“以大帶小”的合作模式,帶動業界參與開發更多有助文旅經濟發展的項目,促進相關行業聯動和多元發展。特區政府亦計劃提供更多支持措施,吸引社會開拓更多符合片區發展定位的文旅消費項目,豐富本澳傳統旅遊景點的特色文旅元素,為實現以文化帶動不同領域的創新營造良好的土壤,整體提升片區活力及盤活社區經濟發展,讓不同行業受惠其中,逐步打造澳門歷史片區作為澳門獨特的文旅目的地。
同時,舊區活化作為澳門特區政府重要的工作目標之一,六個歷史片區位處舊區核心位置,通過開展片區活化計劃,由特區政府從政策層面作通盤的規劃引領,組建橫跨社會文化、市政管理、交通運輸、公共治安、消防、海事等公共部門的活化團隊,從整體上更緊密協調和推進活化工作,包括因應活化工作檢視和優化片區的環境及配套,逐步完善美化街區、優化步行環境、增加指示標識,以及協調專營公司優化街區的供水、供電、管道等硬件設施,持續提升舊區環境及配套,提升區內居民生活品質,同時也為舊區的多元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在東亞文化之都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澳門特區政府憑著優秀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以及聯動跨司、跨部門的城市創建計劃,積極推動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的申報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雙慶之際,澳門當選成為中國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別具意義,這不僅是對本澳文遺工作的肯定,更能為城市增添一張亮麗的“金名片”,搭建起“東亞文化之都”成員之間的橋樑,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精神在有關活動項目的彰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特區政府亦將以“東西匯流 亞洲融和”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涵蓋大型文化博覽、國際會議、非遺展演以及文化、體育和旅遊盛事等的活動年計劃,並將以創建2025 年“東亞文化之都”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城市文化內涵,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設施建設。澳門將持續發揮中西文化薈萃、國際交流廣泛的優勢,發揮澳門多元文化魅力,積極擔當起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角色,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建設,推動東亞的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標題為編者所擬。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qxc0bvqvfYWHHAzhyyHb3SRauj4VKLuzXv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