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之際,中央惠港政策和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7月1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將於7月10日開始,向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非中國籍永久性居民簽發一張卡式證件(《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便利他們前往內地投資考察、洽談商務、旅遊和探親等。
6月30日,深中跨江通道建成通車,深圳至中山的行車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至此,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形成“A”字型交通網絡,由香港出發駕車暢遊大灣區更加便捷。
6月27日,財政部、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將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現行的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人民幣12000元,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人民幣3000元免稅商品政策,額度合計人民幣15000元。此新政出台前,中央已批准港澳“個人游”城市從49個增加到59個。
6月15日,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動臥開通,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時間分別由24.5小時、19.5小時壓縮至12.5小時、11.2小時。“夕發朝至”的全新旅程模式開啟,香港到京滬往來更加便利。
中央支持內地居民來港,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加速。今年上半年,“港人北上”和內地遊客來港的數據均大幅度上升。這表明,香港與內地之間“雙向奔赴”已成常態。
面對這一重大變化,香港如何調整思路和策略“吸金”?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
以“灣區思維” 服務“一小時生活圈”
前天(6月30日),深圳陸路口岸旅客通關量創全面復通以來新高,單日出入境旅客84.79萬人次;今年“五一”期間,港珠澳大橋的“火爆”景象令人嘆為觀止,“港車北上”形成熱潮;近日,深中跨江通道開通,令大灣區11座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大縮短,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漸形成。這一變化對灣區居民的消費會至少帶來以下影響:
其一,“港人北上”將越來越多。去年以來出現的“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主要原因是匯率變化,港幣相對於人民幣更值錢,北上消費更划算。這種消費熱潮具有投機性和偶發性,但隨著灣區城市聯通便捷,今後灣區城市居民因工作、學習、生活來往的頻次增加,“港人北上”將會常態化,形成穩定的人流。
其二,“粵人南下”將越來越多。通關便捷和交通快捷,令灣區廣東9市的居民來港如同“串門”,當日往返不覺得舟車勞頓,“粵人南下”將成常態。
其三,“過夜消費”將越來越少。由於粵港澳之間來往便利,許多人會選擇“香港一日行”,朝至夕去,不在香港過夜。
香港要提振消費,首先應把灣區居民作為“第一客戶”,聚焦“一小時生活圈”引發消費習慣的變化,重點研究分析三個問題:這將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給哪些行業帶來機遇?哪些行業有轉型提升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策略,推出新服務。
放眼未來,我們不應把粵港澳大灣區分割開來看,而應當做一個大市場來看,三地任何一方市場波動,都會影響彼此。以這樣的“灣區思維”謀劃,才能找到提振消費的長久之計。
以“買方思維”補齊短板
去年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以來,有兩個情況出乎預料。一是沒預料到“港人北上”熱情如此之高;二是沒料到內地來港遊客“口味”變化很大。不少商家的思維還停留在疫情前,坐等顧客上門,結果等了個寂寞。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特區政府和業界都應明白,香港消費市場已完全成為“買方市場”。消費者有多種選擇,價格高、服務差,消費者“用腳投票”,說走就走。因此,商家應真心把“顧客是上帝”的理念體現在經營的各個環節,找准短板、補齊短板。
依筆者之見,商家的短板主要有三:
其一,“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態。部分商家對內地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知之甚少,認為只要自己的貨好,就不愁顧客上門。其實,內地市場非常豐富,在香港能買到的東西,內地也能買到,加之內地網購發達,海外購貨也十分便利。“香港購物游”對內地居民的吸引力已減弱,如果商家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生意會更加慘淡。
其二,“重賣貨,輕服務”的銷售方式。香港的商家最喜歡看到門前排起“長蛇陣”,這看上去當然是生意興隆的喜人景象,但顧客的消費體驗並不好。此外,商家提供的網上支付、購物郵遞服務普遍不如內地,也讓購物體驗欠佳。
其三,“重‘血拼’顧客,輕普通顧客”的服務態度。有些商家對內地“血拼”購物的顧客高看一眼,怠慢購買力不強的普通顧客。這種習慣很不好。香港的零售業整體服務水平要提升,商家不能“挑肥揀瘦”,來者都是客,不消費、少消費也應受到尊重。
李嘉誠先生的“生意經”曾廣為流傳。他喜歡結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戶為選擇標準。他認為,今天成不了客戶,或許將來會是客戶;他自己做不了客戶,他會引薦給其他的客戶。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幫著出出點子,敘敘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先生能成為商界領袖,他的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值得後輩學習,特別是對於當下不少商家轉變服務理念頗有啟迪意義。
以“差異競爭”思維打造特色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貨比三家”總能看出優劣。在“雙向奔赴”成為常態的背景下,香港的許多行業和內地同行處於“同台競技”的狀態,必須打造獨特優勢才能“吸金”,這就需要以“差異競爭”思維來謀劃。
與內地相比,香港最大的優勢是國際化程度高,應該在“國際化”上多下功夫。
以零售業為例,香港“買全球,賣全球”,世界知名品牌香港最齊全,這是香港的明顯優勢。內地居民來港購物正是看中這一點。那麼,香港能不能聚焦這個優勢,將其做大呢?比如,不僅品種齊全,還要做到價格最親民、服務最貼心。國家調高內地居民香港購物的免稅額度,鼓勵內地居民來港購物,香港商家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應主動想辦法吸引顧客,“雙向發力”才能形成購物熱潮。
再以文旅行業為例,也應突出國際化特色。內地居民來香港看一次演唱會、體育比賽、藝術展,如果看到的與內地並無二致,誰還願意捨近求遠呢?今年特區政府在“盛事經濟”上發力,全年將舉辦210場國際盛事,這個發力方向是對的,問題的關鍵是主辦方要提升國際盛事的質量,類似於年初“美斯缺陣”的不愉快事件再也不能發生;同時,要做好評估,把真正高質量的國際盛事引進到香港。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
因應香港與內地之間“雙向奔赴”成常態的變化,香港的確“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而應以新思維探索“吸金”新路徑,把香港一塊又一塊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信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YtjpY2B8HsZTFazBmbuUXigWw2EclSZkGRi.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屠海鳴
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之際,中央惠港政策和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7月1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將於7月10日開始,向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非中國籍永久性居民簽發一張卡式證件(《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便利他們前往內地投資考察、洽談商務、旅遊和探親等。
6月30日,深中跨江通道建成通車,深圳至中山的行車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至此,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形成“A”字型交通網絡,由香港出發駕車暢遊大灣區更加便捷。
6月27日,財政部、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將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現行的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人民幣12000元,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人民幣3000元免稅商品政策,額度合計人民幣15000元。此新政出台前,中央已批准港澳“個人游”城市從49個增加到59個。
6月15日,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動臥開通,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時間分別由24.5小時、19.5小時壓縮至12.5小時、11.2小時。“夕發朝至”的全新旅程模式開啟,香港到京滬往來更加便利。
中央支持內地居民來港,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加速。今年上半年,“港人北上”和內地遊客來港的數據均大幅度上升。這表明,香港與內地之間“雙向奔赴”已成常態。
面對這一重大變化,香港如何調整思路和策略“吸金”?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
以“灣區思維” 服務“一小時生活圈”
前天(6月30日),深圳陸路口岸旅客通關量創全面復通以來新高,單日出入境旅客84.79萬人次;今年“五一”期間,港珠澳大橋的“火爆”景象令人嘆為觀止,“港車北上”形成熱潮;近日,深中跨江通道開通,令大灣區11座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大縮短,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漸形成。這一變化對灣區居民的消費會至少帶來以下影響:
其一,“港人北上”將越來越多。去年以來出現的“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主要原因是匯率變化,港幣相對於人民幣更值錢,北上消費更划算。這種消費熱潮具有投機性和偶發性,但隨著灣區城市聯通便捷,今後灣區城市居民因工作、學習、生活來往的頻次增加,“港人北上”將會常態化,形成穩定的人流。
其二,“粵人南下”將越來越多。通關便捷和交通快捷,令灣區廣東9市的居民來港如同“串門”,當日往返不覺得舟車勞頓,“粵人南下”將成常態。
其三,“過夜消費”將越來越少。由於粵港澳之間來往便利,許多人會選擇“香港一日行”,朝至夕去,不在香港過夜。
香港要提振消費,首先應把灣區居民作為“第一客戶”,聚焦“一小時生活圈”引發消費習慣的變化,重點研究分析三個問題:這將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給哪些行業帶來機遇?哪些行業有轉型提升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策略,推出新服務。
放眼未來,我們不應把粵港澳大灣區分割開來看,而應當做一個大市場來看,三地任何一方市場波動,都會影響彼此。以這樣的“灣區思維”謀劃,才能找到提振消費的長久之計。
以“買方思維”補齊短板
去年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以來,有兩個情況出乎預料。一是沒預料到“港人北上”熱情如此之高;二是沒料到內地來港遊客“口味”變化很大。不少商家的思維還停留在疫情前,坐等顧客上門,結果等了個寂寞。
經過一年多的觀察,特區政府和業界都應明白,香港消費市場已完全成為“買方市場”。消費者有多種選擇,價格高、服務差,消費者“用腳投票”,說走就走。因此,商家應真心把“顧客是上帝”的理念體現在經營的各個環節,找准短板、補齊短板。
依筆者之見,商家的短板主要有三:
其一,“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態。部分商家對內地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知之甚少,認為只要自己的貨好,就不愁顧客上門。其實,內地市場非常豐富,在香港能買到的東西,內地也能買到,加之內地網購發達,海外購貨也十分便利。“香港購物游”對內地居民的吸引力已減弱,如果商家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生意會更加慘淡。
其二,“重賣貨,輕服務”的銷售方式。香港的商家最喜歡看到門前排起“長蛇陣”,這看上去當然是生意興隆的喜人景象,但顧客的消費體驗並不好。此外,商家提供的網上支付、購物郵遞服務普遍不如內地,也讓購物體驗欠佳。
其三,“重‘血拼’顧客,輕普通顧客”的服務態度。有些商家對內地“血拼”購物的顧客高看一眼,怠慢購買力不強的普通顧客。這種習慣很不好。香港的零售業整體服務水平要提升,商家不能“挑肥揀瘦”,來者都是客,不消費、少消費也應受到尊重。
李嘉誠先生的“生意經”曾廣為流傳。他喜歡結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戶為選擇標準。他認為,今天成不了客戶,或許將來會是客戶;他自己做不了客戶,他會引薦給其他的客戶。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幫著出出點子,敘敘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先生能成為商界領袖,他的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值得後輩學習,特別是對於當下不少商家轉變服務理念頗有啟迪意義。
以“差異競爭”思維打造特色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貨比三家”總能看出優劣。在“雙向奔赴”成為常態的背景下,香港的許多行業和內地同行處於“同台競技”的狀態,必須打造獨特優勢才能“吸金”,這就需要以“差異競爭”思維來謀劃。
與內地相比,香港最大的優勢是國際化程度高,應該在“國際化”上多下功夫。
以零售業為例,香港“買全球,賣全球”,世界知名品牌香港最齊全,這是香港的明顯優勢。內地居民來港購物正是看中這一點。那麼,香港能不能聚焦這個優勢,將其做大呢?比如,不僅品種齊全,還要做到價格最親民、服務最貼心。國家調高內地居民香港購物的免稅額度,鼓勵內地居民來港購物,香港商家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應主動想辦法吸引顧客,“雙向發力”才能形成購物熱潮。
再以文旅行業為例,也應突出國際化特色。內地居民來香港看一次演唱會、體育比賽、藝術展,如果看到的與內地並無二致,誰還願意捨近求遠呢?今年特區政府在“盛事經濟”上發力,全年將舉辦210場國際盛事,這個發力方向是對的,問題的關鍵是主辦方要提升國際盛事的質量,類似於年初“美斯缺陣”的不愉快事件再也不能發生;同時,要做好評估,把真正高質量的國際盛事引進到香港。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
因應香港與內地之間“雙向奔赴”成常態的變化,香港的確“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而應以新思維探索“吸金”新路徑,把香港一塊又一塊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信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YtjpY2B8HsZTFazBmbuUXigWw2EclSZkGR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