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時節,記者參加香港媒體考察團,行走八閩大地。短短六天行程,我們奔赴福州、平潭、泉州、廈門,踏青山、訪古巷、賞非遺,亦參訪知名高校、特色企業。一路走來,福建生態建設、文旅融合與創科發展的新成就不斷刷新著考察團成員的固有認知。
文|本刊記者 王慧娟
綠水青山
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習近平在福建大地勤力耕耘17載之多。17年間,他始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省的建設,提出諸多極具前瞻性、戰略性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工作思路和決策部署。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和實踐下,八閩大地山清水秀、生機勃勃,90%的土地是山地丘陵,62.96%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一,曲折綿延的大陸海岸綫長位居全國第二。
“鶯飛草長兩濕地,三山環抱一面海。”福州的美麗是詩意而自然的。考察團此次福建之行的首站即是福州,我們走在那極富古典韻致的街道上,清新的空氣、湛藍的天空、紅色的板式屋頂、醉人的初夏風光,不得不讓人嘆服“有福之州”的稱號實至名歸。生態濕地鑲嵌在公園中間,蘆葦豐茂,鷗鷺翩飛,與周邊碧波流淌的湖水融為一體,繪就了一幅動人的生態畫卷。
我們來到與寶島台灣一水之隔的平潭,映入眼簾的則是另一番景致。平潭猶如灑落在東海之濱的一顆明珠,有“千礁島縣”、“福建的馬爾代夫”之稱,水清沙幼,天藍海湛,雖然是一個較遲開發的旅遊島,但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古樸的人文景觀令人驚喜。我們參訪了“仙人井”景區,並在習近平當年拍照的地方打卡致敬。
福建之行的最後一站是廈門。廈門被形容為“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海域面積約355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度226公里。感歎白鷺展翅翱翔、海豚逐浪嬉戲的畫面時,廈門真正是唯一在城區就能看見中華白海豚的城市。這些都是近年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成果。
文化遺產
本次福州的行程,令香港媒體同行流連忘返的當屬繁華熱鬧又有著自己獨特民俗風情和文化氣息的“三坊七巷”。綿長的青石板路,高高矗立的門庭欄杆,雙向對出的古典風格建築,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琳瑯滿目的新中式服飾以及各具特色的手工藝飾品,無不吸引著在場的每一位考察團成員。三坊七巷位於福州鼓樓區,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城中心和歷史文化街區,也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區,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稱,亦有“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之譽,同時它也是福州歷史上知名人士的聚居區,張經、林則徐、嚴複、林紓、沈葆楨、林覺民、冰心、廬隱等眾多名人故居都在此地。因而,又有“一座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之說。
然而,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標誌性建築,卻差一點慘遭房地產開發商的荼毒,而從重型鐵鏟之下挽救三坊七巷命運的正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聽解說員說,當時正值開發熱潮,市裡已經與有關企業簽訂了三坊七巷的整體開發協議。然而,等方案送到市委研究時,習書記當場就指出要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問題,要在我們手裡,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後代。也正是因此,三坊七巷得以保存,如今一片繁華,成為福州一張亮麗的名片。
抵達泉州的第一站,考察團來到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我們參觀了古代宗教石刻、唐五代孔雀綠釉大瓶、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等重要文物,感受中世紀刺桐港的繁華,體悟中國的航海精神和海絲文化。泉州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建城於1,300年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東亞文化之都。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無不彰顯著泉州古往今來的輝煌成就。
考察團在廈門參觀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華僑企業家,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也是一位教育家。他領導海外華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捐資捐物,不惜傾家蕩產。他身居異邦,心懷家國,將千萬家財用於興辦教育啟發民智。最感人的是嘉庚先生的橡膠企業,他的每一只輪胎花紋上都寫滿“中”字,這凝聚了一位愛國華僑對祖國最深沉的情感。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主席陳雪儀深情地說:“今次學習到愛國者陳嘉庚先生為國家貢獻力量的事跡,無論是參加抗日戰爭、創辦華僑學校還是在普及婦女兒童教育等方面,嘉庚先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令人感動!”
“文旅+科技”
福建的文旅融合以創新科技為支撐,泉州在將古代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考察團感觸較深的一處就是泉州的伯勒小鎮。伯勒小鎮文創產業園是福建首個聚焦“時尚與生活方式創新”的特色文化產業平台,也是泉州市特色文化旅遊和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漫步伯勒小鎮,我們無不為分布在街區的手工木偶作品而驚歎。知名藝術家黃清輝以福建幾大劇種的戲劇形象為原型,創作出形態各異的木偶作品並在小鎮街區展示。在伯勒小鎮劇場,我們欣賞了獨具閩南風韻的非遺表演。遙聽南音的千年歷史,無論是橫彈琵琶還是輕奏洞簫,南音名譜《風打梨》和《梅花操》踏著歷史的跫音而來。來賓們目不轉睛、如癡如醉地沉浸其中,一曲結束,現場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隨後,活靈活現的木偶戲表演《鍾馗醉酒》閃亮登場,在看到鍾馗喝得酩酊大醉仍不忘斬妖除魔的正義而又滑稽的形象時,大家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有趣的一幕。表演結束後,考察團成員依次上台體驗了一把“指上非遺”,在木偶大師李煜琪的指導下,大家學會了提線木偶的簡單操作。
福建致力優化旅遊發展戰略,打造“文旅+科技”深度特色產業遊項目。在距離台灣島十分接近的平潭國際旅遊島,正在開展建設星辰大海浪漫島、音樂藝術歡樂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遊體驗舒心島等活動。平潭有著深厚的閩越歷史文化積澱,在海上絲綢之路及中國海防建設中有著重要地位,是“全球海洋文化搖籃”。所以,無論是從文化還是旅遊的角度,平潭的文旅註定不會平淡無奇。
“傳統產業+科創AI”
21世紀是人文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更是傳統產業聯合科創AI共同發展的新經濟時代。考察團在參觀福州大學、邁新生物醫藥、閩都創新實驗室、福州新區智能汽車產業科創基地、鐵拓機械、海潤未來中心等時,對新質生產力的實際層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閩都創新實驗室在量子點光致材料應用技術及光電晶體材料與激光技術應用,以及半導體光芯片器件技術創新等方面,獲得突破。泉州鐵拓機械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將一個主流產品做到最好,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邁新生物醫藥則專注腫瘤病理診斷試劑與儀器研發及生產。海潤未來中心以全智能化的物聯網運作。福州大學研究團隊在電路電子設計、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方面成績優異並成功轉化為生產,並擬與香港貿發局合作設立研究院虛擬平台,雙方互相學習借鑒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新技術產業。
考察團參觀廈門軟件園三期企業“雲知聲”時,亦了解到雲知聲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8年起連續六年上榜CB Insights全球人工智能獨角獸榜單,尤其是去年5月24日發布的自研千億規模的多模態大模型“山海”,涵蓋語言生成、語言理解、數理能力、代碼能力、知識問答、邏輯推理、安全合規、領域增強等十大能力,並拓展出文生圖、文生視頻、圖片問答等多模態能力,通用能力世界一流。
福州新區智能汽車產業科創基地向考察團展示了未來汽車模型以及智能路況識別系統,亦打算分三期在福州新區接入運營商推行無人駕駛網約車發展計劃。香港青年時評員、區議員陳志豪說:“福州新區緊抓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窗口,以建成智能汽車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4/ljK611XM1ICnRpitlCnOJ7v9ZRvfVQCiPZ9.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孟夏時節,記者參加香港媒體考察團,行走八閩大地。短短六天行程,我們奔赴福州、平潭、泉州、廈門,踏青山、訪古巷、賞非遺,亦參訪知名高校、特色企業。一路走來,福建生態建設、文旅融合與創科發展的新成就不斷刷新著考察團成員的固有認知。
文|本刊記者 王慧娟
綠水青山
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習近平在福建大地勤力耕耘17載之多。17年間,他始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省的建設,提出諸多極具前瞻性、戰略性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工作思路和決策部署。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和實踐下,八閩大地山清水秀、生機勃勃,90%的土地是山地丘陵,62.96%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一,曲折綿延的大陸海岸綫長位居全國第二。
“鶯飛草長兩濕地,三山環抱一面海。”福州的美麗是詩意而自然的。考察團此次福建之行的首站即是福州,我們走在那極富古典韻致的街道上,清新的空氣、湛藍的天空、紅色的板式屋頂、醉人的初夏風光,不得不讓人嘆服“有福之州”的稱號實至名歸。生態濕地鑲嵌在公園中間,蘆葦豐茂,鷗鷺翩飛,與周邊碧波流淌的湖水融為一體,繪就了一幅動人的生態畫卷。
我們來到與寶島台灣一水之隔的平潭,映入眼簾的則是另一番景致。平潭猶如灑落在東海之濱的一顆明珠,有“千礁島縣”、“福建的馬爾代夫”之稱,水清沙幼,天藍海湛,雖然是一個較遲開發的旅遊島,但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古樸的人文景觀令人驚喜。我們參訪了“仙人井”景區,並在習近平當年拍照的地方打卡致敬。
福建之行的最後一站是廈門。廈門被形容為“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海域面積約355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度226公里。感歎白鷺展翅翱翔、海豚逐浪嬉戲的畫面時,廈門真正是唯一在城區就能看見中華白海豚的城市。這些都是近年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成果。
文化遺產
本次福州的行程,令香港媒體同行流連忘返的當屬繁華熱鬧又有著自己獨特民俗風情和文化氣息的“三坊七巷”。綿長的青石板路,高高矗立的門庭欄杆,雙向對出的古典風格建築,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琳瑯滿目的新中式服飾以及各具特色的手工藝飾品,無不吸引著在場的每一位考察團成員。三坊七巷位於福州鼓樓區,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城中心和歷史文化街區,也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里坊街區,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稱,亦有“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之譽,同時它也是福州歷史上知名人士的聚居區,張經、林則徐、嚴複、林紓、沈葆楨、林覺民、冰心、廬隱等眾多名人故居都在此地。因而,又有“一座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之說。
然而,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標誌性建築,卻差一點慘遭房地產開發商的荼毒,而從重型鐵鏟之下挽救三坊七巷命運的正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聽解說員說,當時正值開發熱潮,市裡已經與有關企業簽訂了三坊七巷的整體開發協議。然而,等方案送到市委研究時,習書記當場就指出要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問題,要在我們手裡,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後代。也正是因此,三坊七巷得以保存,如今一片繁華,成為福州一張亮麗的名片。
抵達泉州的第一站,考察團來到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我們參觀了古代宗教石刻、唐五代孔雀綠釉大瓶、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等重要文物,感受中世紀刺桐港的繁華,體悟中國的航海精神和海絲文化。泉州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建城於1,300年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東亞文化之都。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無不彰顯著泉州古往今來的輝煌成就。
考察團在廈門參觀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華僑企業家,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也是一位教育家。他領導海外華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捐資捐物,不惜傾家蕩產。他身居異邦,心懷家國,將千萬家財用於興辦教育啟發民智。最感人的是嘉庚先生的橡膠企業,他的每一只輪胎花紋上都寫滿“中”字,這凝聚了一位愛國華僑對祖國最深沉的情感。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主席陳雪儀深情地說:“今次學習到愛國者陳嘉庚先生為國家貢獻力量的事跡,無論是參加抗日戰爭、創辦華僑學校還是在普及婦女兒童教育等方面,嘉庚先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令人感動!”
“文旅+科技”
福建的文旅融合以創新科技為支撐,泉州在將古代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考察團感觸較深的一處就是泉州的伯勒小鎮。伯勒小鎮文創產業園是福建首個聚焦“時尚與生活方式創新”的特色文化產業平台,也是泉州市特色文化旅遊和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漫步伯勒小鎮,我們無不為分布在街區的手工木偶作品而驚歎。知名藝術家黃清輝以福建幾大劇種的戲劇形象為原型,創作出形態各異的木偶作品並在小鎮街區展示。在伯勒小鎮劇場,我們欣賞了獨具閩南風韻的非遺表演。遙聽南音的千年歷史,無論是橫彈琵琶還是輕奏洞簫,南音名譜《風打梨》和《梅花操》踏著歷史的跫音而來。來賓們目不轉睛、如癡如醉地沉浸其中,一曲結束,現場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隨後,活靈活現的木偶戲表演《鍾馗醉酒》閃亮登場,在看到鍾馗喝得酩酊大醉仍不忘斬妖除魔的正義而又滑稽的形象時,大家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有趣的一幕。表演結束後,考察團成員依次上台體驗了一把“指上非遺”,在木偶大師李煜琪的指導下,大家學會了提線木偶的簡單操作。
福建致力優化旅遊發展戰略,打造“文旅+科技”深度特色產業遊項目。在距離台灣島十分接近的平潭國際旅遊島,正在開展建設星辰大海浪漫島、音樂藝術歡樂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遊體驗舒心島等活動。平潭有著深厚的閩越歷史文化積澱,在海上絲綢之路及中國海防建設中有著重要地位,是“全球海洋文化搖籃”。所以,無論是從文化還是旅遊的角度,平潭的文旅註定不會平淡無奇。
“傳統產業+科創AI”
21世紀是人文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更是傳統產業聯合科創AI共同發展的新經濟時代。考察團在參觀福州大學、邁新生物醫藥、閩都創新實驗室、福州新區智能汽車產業科創基地、鐵拓機械、海潤未來中心等時,對新質生產力的實際層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閩都創新實驗室在量子點光致材料應用技術及光電晶體材料與激光技術應用,以及半導體光芯片器件技術創新等方面,獲得突破。泉州鐵拓機械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將一個主流產品做到最好,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邁新生物醫藥則專注腫瘤病理診斷試劑與儀器研發及生產。海潤未來中心以全智能化的物聯網運作。福州大學研究團隊在電路電子設計、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方面成績優異並成功轉化為生產,並擬與香港貿發局合作設立研究院虛擬平台,雙方互相學習借鑒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新技術產業。
考察團參觀廈門軟件園三期企業“雲知聲”時,亦了解到雲知聲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8年起連續六年上榜CB Insights全球人工智能獨角獸榜單,尤其是去年5月24日發布的自研千億規模的多模態大模型“山海”,涵蓋語言生成、語言理解、數理能力、代碼能力、知識問答、邏輯推理、安全合規、領域增強等十大能力,並拓展出文生圖、文生視頻、圖片問答等多模態能力,通用能力世界一流。
福州新區智能汽車產業科創基地向考察團展示了未來汽車模型以及智能路況識別系統,亦打算分三期在福州新區接入運營商推行無人駕駛網約車發展計劃。香港青年時評員、區議員陳志豪說:“福州新區緊抓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窗口,以建成智能汽車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7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4/ljK611XM1ICnRpitlCnOJ7v9ZRvfVQCiPZ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