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莉珊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近日正展開公眾諮詢,誠如李家超所言,香港當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期,怎樣的施政報告才可指引未來的香港發展?筆者認為香港需要一份高瞻遠矚又細緻規劃的藍圖,引領社會走出當前困境,首當其衝的關鍵在於重振零售業。
筆者近日與多位零售業好友談及市況,認識到零售市場對一個經濟體的功用體現至少有四個方面,包括促進消費與經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及刺激就業、提升城市形象與活力、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放諸香港的實際情況,卻看到不但數據慘淡,市面氣氛同樣慘淡。政府統計處7月初公布的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與去年同期比較大幅下跌11.5%。儘管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盛事,從年宵、煙花滙演到近日的哆啦A夢展覽,就算政府大推區區夜繽紛,儘管特區政府宣布吸引過百萬人次的內地旅客來港,但業界卻投訴“旺丁不旺財”,而街上“倒閉大清貨”的標語舉目可見。
造成香港零售業近年持續低迷的元兇何在?有媒體針對香港市場極度倚重的境外旅客的行為分析出“三不”:不願來、不過夜、不回頭;即來港旅遊的簽注手續繁複,再加上內地海關對旅客攜帶個人物品入境的免稅限值設有嚴格限制,令許多內地人不來港消費;其次是香港酒店住宿與用餐成本高昂,令到相當部分的旅客採取“急行軍式”旅遊,遊覽後趕往內地食宿以節省成本。其三是香港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旅遊體驗及滿意度降低,無法讓大批曾經來港的海內外旅客在疫情後重臨香港旅遊。
除了旅客的“三不”,真正重創香港零售市道的原因離不開連本地消費者也“不消費”。剛剛過去的端午節三天小長假,就有超過50萬人的香港居民離境消費,當中逾40萬人北上消費,外來旅客減少消費,本地人也不願在香港做日常生活以外的額外消費,這才是重創香港零售市道的關鍵原因。
雖然政府發言人多番解釋,數據下跌是因為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較高亦有關係。但無法否認的是,零售業仍未走出疫情以來的寒冬,當年期盼“復常”之後的欣欣向榮並未如期出現。到底如何才可走出寒冬,重振香港的零售行業,這成為香港業界需要思考的關鍵。
無論特區政府或者中央政府,都已經看到零售行業對本港經濟的重要性,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國家最近公布的惠港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個人遊計劃以及提高內地居民旅客行李物品免稅額度,對促進香港零售業務應該有明顯幫助。施政報告該如何對接相關中央政策,協助旅遊業界吸引更多內地人流,同時提高旅客的消費。特區政府去年施政報告也已經針對中小企業提供財政補貼、低息貸款、稅收減免等支援措施,幫助它們度過難關並轉型升級,如何進一步深化有關措施的效果,是特區政府可以在今年施政報告中的關注點之一。
當然,除了政府的幫助,業界自身努力也十分重要。首先是提升服務品質,應摒棄不良經營手法,堅持誠實服務、貨真價實,鞏固消費者對香港零售業的信心。其次是創新行銷方式,筆者在媒體得知,無印良品去年開始在香港逆勢連開4間新店,執行總監角田徹表示,當前的市場環境十分艱難,但需要滿足不同顧客需求,不斷吸收外來經驗,提升顧客體驗,才能成功。IKEA是另外一個成功例子,原本靠賣家具的品牌,近年卻憑點心小吃打出另一片天地。由此可見,香港的零售環境固然挑戰重重,但只要品牌保持創新思維,洞悉市場需求,勇於實踐變革,定能突圍而出,重塑香港零售的光彩。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8/SKwjdyc6pQP4lVawc9RrwUdSJ0nqCUoacG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