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和非凡魄力。
全會公報在闡述“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指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激發兩力”的全新表述,切中了經濟改革的要害。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億萬人民共同推動,全社會內生動力強、創新活力足,則會形成磅礴偉力。這再次表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施政理念,充分調動全體人民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香港最大優勢是基礎科研優勢;兩年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管治團隊在創科上持續發力,推動許多科研成果與廣東對接,已經初見成效。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顯示,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群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面對新一輪創新創業熱潮,香港應主動地投身這一時代大潮,貢獻國家,成就自我。
三中全會閉幕後,特區政府第一時間發布了新聞公報;全港社會各界正在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更加充分認識到,隨着各項改革舉措落地,香港應與內地一樣,也廣泛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熱潮。
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
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一項重大改革任務。《決定》明確了三方面關鍵改革舉措:一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包括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統一規範、信息共享的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等。二是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三是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包括完善產權保護、信息披露、市場准入、破產退出、信用監管等制度。
回望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並非一路坦途,而是“波浪式前進”,“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是反覆出現的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制度尚未定型。以上三個方面的改革舉措,奔着問題來,找准癥結改。“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可以有效解決“內循環”不暢的問題;“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可以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營商環境。
制度性變革,帶來的是競爭環境的確定性、穩定性,使政府對市場的管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這將極大地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時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深入推進,“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是大灣區的最大特徵,需要透過制度創新,打通“卡點”“堵點”,使得粵港澳三地在同樣的市場規則下“同台競技”。國家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對大灣區制度創新提供了支持,大灣區迎來了制度創新的絕佳機遇,“香港經驗”將大有用武之地,“香港創新”也會競相迸發。
為“高”而進,向“新”而行
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三中全會公報在闡述“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時,提到兩個重點:一是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二是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這段闡述釋放出中國經濟轉型的明確信號:為“高”而進,向“新”而行!
“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這句話,有着豐富的內涵,將會引出一系列制度變革,包括政績考核、資源配置、要素保障、收益分配等,符合“高質量”標準的事項將得到大力支持,反之則會大力限制。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這句話的背後,涉及到生產關係的深度調整。改革的重點是:構建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這包括: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等等。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為“高”而進,向“新”而行,意味着與新質生產力不適應的制度將會被淘汰,這是深層次的變革,將推動中國經濟實現全方位的轉型。
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和成果逐漸顯現,更加應該意識到,面對生產關係的深度調整,香港為“高”、向“新”的空間更加廣闊,比如,內地的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需要香港做什麼?內地發展戰略性產業,給香港帶來什麼機會?內地布局未來產業,香港如何參與其中?等等。
“一體改革”,做強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推動我國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二十大報告首次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放在一起集中論述、系統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體現了黨對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
三中全會公報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一體改革”令人眼前一亮。這意味着教育、科技、人才的改革將通盤謀劃、整體推進,達到最佳效果。可以預見,隨着此項改革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的潛力將被激活,又一個“科學的春天”定會到來!
香港完全有能力、有機會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香港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和16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一些領域的科研水平處於世界前列;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是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的“強磁場”;香港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建立了許多先進的制度,得到國際上認可。一方面,香港利用自己的優勢,可為這項改革提供借鑒;另一方面,香港主動參與這項改革,與內地攜手創新,有利於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不竭動力。時下,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理應主動加入到新一輪改革的洪流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展現香港優勢、彰顯香港價值、作出香港貢獻。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大公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0/PvxlDWQuz5srrt97CxiCwucbZLrdI00Y6nX.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屠海鳴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和非凡魄力。
全會公報在闡述“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指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激發兩力”的全新表述,切中了經濟改革的要害。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億萬人民共同推動,全社會內生動力強、創新活力足,則會形成磅礴偉力。這再次表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施政理念,充分調動全體人民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香港最大優勢是基礎科研優勢;兩年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管治團隊在創科上持續發力,推動許多科研成果與廣東對接,已經初見成效。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顯示,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群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面對新一輪創新創業熱潮,香港應主動地投身這一時代大潮,貢獻國家,成就自我。
三中全會閉幕後,特區政府第一時間發布了新聞公報;全港社會各界正在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更加充分認識到,隨着各項改革舉措落地,香港應與內地一樣,也廣泛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熱潮。
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
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一項重大改革任務。《決定》明確了三方面關鍵改革舉措:一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包括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統一規範、信息共享的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等。二是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三是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包括完善產權保護、信息披露、市場准入、破產退出、信用監管等制度。
回望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並非一路坦途,而是“波浪式前進”,“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是反覆出現的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制度尚未定型。以上三個方面的改革舉措,奔着問題來,找准癥結改。“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可以有效解決“內循環”不暢的問題;“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可以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營商環境。
制度性變革,帶來的是競爭環境的確定性、穩定性,使政府對市場的管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這將極大地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時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深入推進,“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是大灣區的最大特徵,需要透過制度創新,打通“卡點”“堵點”,使得粵港澳三地在同樣的市場規則下“同台競技”。國家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對大灣區制度創新提供了支持,大灣區迎來了制度創新的絕佳機遇,“香港經驗”將大有用武之地,“香港創新”也會競相迸發。
為“高”而進,向“新”而行
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三中全會公報在闡述“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時,提到兩個重點:一是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二是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這段闡述釋放出中國經濟轉型的明確信號:為“高”而進,向“新”而行!
“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這句話,有着豐富的內涵,將會引出一系列制度變革,包括政績考核、資源配置、要素保障、收益分配等,符合“高質量”標準的事項將得到大力支持,反之則會大力限制。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這句話的背後,涉及到生產關係的深度調整。改革的重點是:構建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這包括:健全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完善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等等。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為“高”而進,向“新”而行,意味着與新質生產力不適應的制度將會被淘汰,這是深層次的變革,將推動中國經濟實現全方位的轉型。
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和成果逐漸顯現,更加應該意識到,面對生產關係的深度調整,香港為“高”、向“新”的空間更加廣闊,比如,內地的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需要香港做什麼?內地發展戰略性產業,給香港帶來什麼機會?內地布局未來產業,香港如何參與其中?等等。
“一體改革”,做強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推動我國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二十大報告首次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放在一起集中論述、系統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體現了黨對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
三中全會公報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一體改革”令人眼前一亮。這意味着教育、科技、人才的改革將通盤謀劃、整體推進,達到最佳效果。可以預見,隨着此項改革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的潛力將被激活,又一個“科學的春天”定會到來!
香港完全有能力、有機會參與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香港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和16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一些領域的科研水平處於世界前列;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是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的“強磁場”;香港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建立了許多先進的制度,得到國際上認可。一方面,香港利用自己的優勢,可為這項改革提供借鑒;另一方面,香港主動參與這項改革,與內地攜手創新,有利於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不竭動力。時下,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理應主動加入到新一輪改革的洪流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展現香港優勢、彰顯香港價值、作出香港貢獻。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大公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0/PvxlDWQuz5srrt97CxiCwucbZLrdI00Y6n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