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韓慶祥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行進到關鍵時期,立足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主線,就是圍繞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續的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走好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後半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有一個前半程和後半程。前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後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主要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克服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局限。其實質,就是著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二十屆三中全會,其總目標一以貫之,今後仍然要持續深入推進,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以貫之,是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它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它與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有關;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即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這與領導國家治理現代化有關;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直接相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十三個方面顯著優勢,這更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和總目標直接相關。
仍要持續深入推進,就是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都與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關;而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多與治理能力不夠現代化有關。因而,要發揮制度優勢、補齊治理短板。
方向堅定不移而行動與時俱進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即始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這是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必須始終堅守。
然而在實踐行動上須是與時俱進的。總體來講,這種與時俱進,就是進一步注重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因為當今國家治理能力還不夠現代化,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因此應根據以上兩種情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相互成就,即用“國家治理效能”彰顯“制度優勢”,用“制度優勢”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具體來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彰顯出的行動上與時俱進主要在於: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和制度規範;更加強調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更加注重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更加強調堅持系統觀念;更加強調堅持人民至上;更加強調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處理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的關係);更加注重微觀領域的改革;更加注重防範風險;更加注重行動落實。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注入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特別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路往哪裡走,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根本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改革開放後,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是研究改革。這一次改革,我們將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照亮前進方向,這就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中國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和拓展的,二者具有互動關係。“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這一新論斷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相互成就關係:不僅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背景和發展動力,同時也指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潛力。改革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背景,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式現代化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得到推進和完善,而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也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前景。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動力。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這一論斷為開拓改革大格局、把握改革大邏輯作出了戰略指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應深刻領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續的、強勁的動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當今,某些地方因體制機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籬而導致某些人“躺平”,即缺乏創新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為此,就必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制度體制機制保障。《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這是《決定》的一大亮點。
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
動力、平衡和治理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的是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問題,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圍繞發展所需,順應民心所向,著力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熱點問題、民生方面的難點問題、黨的建設的突出問題、各領域的風險問題,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實效性。”就是說,改革就是要解決影響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命運的根本問題。
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動力、平衡和治理問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致力於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發展不充分、發展不平衡和治理效能低等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全社會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建構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動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促進公平正義、增進民生福祉、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平衡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解決國家治理效能問題(治理),解決治理進程中的“放得活”和“管得住”的辯證關係問題。
實際上,堅持動力、平衡和治理相統一,是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所遵循的一般規律。
基於民眾所需謀劃可感可及的改革
在任何時候,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須堅持生產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統一。堅持生產力尺度,就是注重並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堅持人的尺度,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為了人、接受人民評價、扎根於人民,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推動力量,因而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同時,改革的最終、最高目的,就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
因而,應基於底層民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所需所呼進一步謀劃可感可及的改革。當今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從宏觀看中國,確實創造了中國奇跡,而從微觀看民眾感受,一些人並沒有真正“感受到”“可感可及的改革成就”,這中間存在著“維差”和“溫差”。其中原因,要麼是有些人崇尚空談,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與政策還不夠徹底;要麼相對重宏觀而輕微觀。
改革的最終和最高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即解決人民生活“好不好”的問題。一定意義上,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取決於底層民眾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既補短板,也要解決先富和後富的關係問題。因而,要基於底層民眾的生存狀況、急難愁盼問題和所需所呼來謀劃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改革,真正把“問題清單”變成“惠民清單”:要幹而論道,抓任務落實要真正徹底,力戒空轉;要注重微觀領域的改革,注重解決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相關的微觀領域的問題。
(作者係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標題有編改,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9/86taPOfVWp0FwfF4FReYnLeBndA43zA2pq4.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北京 韓慶祥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行進到關鍵時期,立足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主線,就是圍繞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續的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走好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後半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有一個前半程和後半程。前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後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主要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克服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局限。其實質,就是著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二十屆三中全會,其總目標一以貫之,今後仍然要持續深入推進,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以貫之,是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它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它與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有關;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即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這與領導國家治理現代化有關;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直接相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十三個方面顯著優勢,這更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和總目標直接相關。
仍要持續深入推進,就是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都與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關;而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多與治理能力不夠現代化有關。因而,要發揮制度優勢、補齊治理短板。
方向堅定不移而行動與時俱進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即始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這是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必須始終堅守。
然而在實踐行動上須是與時俱進的。總體來講,這種與時俱進,就是進一步注重制度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因為當今國家治理能力還不夠現代化,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因此應根據以上兩種情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效能相互成就,即用“國家治理效能”彰顯“制度優勢”,用“制度優勢”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具體來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彰顯出的行動上與時俱進主要在於:緊扣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和制度規範;更加強調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更加注重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更加強調堅持系統觀念;更加強調堅持人民至上;更加強調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處理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的關係);更加注重微觀領域的改革;更加注重防範風險;更加注重行動落實。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注入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特別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路往哪裡走,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根本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改革開放後,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是研究改革。這一次改革,我們將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照亮前進方向,這就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中國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和拓展的,二者具有互動關係。“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這一新論斷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相互成就關係:不僅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背景和發展動力,同時也指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潛力。改革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背景,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式現代化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得到推進和完善,而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也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前景。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動力。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這一論斷為開拓改革大格局、把握改革大邏輯作出了戰略指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應深刻領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續的、強勁的動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當今,某些地方因體制機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籬而導致某些人“躺平”,即缺乏創新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為此,就必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制度體制機制保障。《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這是《決定》的一大亮點。
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
動力、平衡和治理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的是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問題,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問題導向,圍繞發展所需,順應民心所向,著力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熱點問題、民生方面的難點問題、黨的建設的突出問題、各領域的風險問題,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實效性。”就是說,改革就是要解決影響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命運的根本問題。
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動力、平衡和治理問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致力於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發展不充分、發展不平衡和治理效能低等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全社會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建構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動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促進公平正義、增進民生福祉、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平衡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注重解決國家治理效能問題(治理),解決治理進程中的“放得活”和“管得住”的辯證關係問題。
實際上,堅持動力、平衡和治理相統一,是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所遵循的一般規律。
基於民眾所需謀劃可感可及的改革
在任何時候,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須堅持生產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統一。堅持生產力尺度,就是注重並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堅持人的尺度,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為了人、接受人民評價、扎根於人民,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推動力量,因而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同時,改革的最終、最高目的,就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
因而,應基於底層民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所需所呼進一步謀劃可感可及的改革。當今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從宏觀看中國,確實創造了中國奇跡,而從微觀看民眾感受,一些人並沒有真正“感受到”“可感可及的改革成就”,這中間存在著“維差”和“溫差”。其中原因,要麼是有些人崇尚空談,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與政策還不夠徹底;要麼相對重宏觀而輕微觀。
改革的最終和最高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即解決人民生活“好不好”的問題。一定意義上,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取決於底層民眾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既補短板,也要解決先富和後富的關係問題。因而,要基於底層民眾的生存狀況、急難愁盼問題和所需所呼來謀劃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改革,真正把“問題清單”變成“惠民清單”:要幹而論道,抓任務落實要真正徹底,力戒空轉;要注重微觀領域的改革,注重解決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相關的微觀領域的問題。
(作者係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標題有編改,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9/86taPOfVWp0FwfF4FReYnLeBndA43zA2pq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