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 李慧琼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引中國式現代化邁上新征程,為國家和香港未來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
高舉改革開放大旗 邁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偉大的歷史主動、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以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新的起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波瀾壯闊的改革背後,是領航者的大氣魄大格局大擔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把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抓在手中。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會部署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涵蓋從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到生態環境、文化、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14個方面。改革秉持“六個堅持”原則,圍繞“七個聚焦”,定下了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時完成改革任務的時間表,為外界觀察未來5年中國的各項發展,提供了新的座標。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全球經濟版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一國兩制”事業邁上新台階。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其中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形成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以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通過集中解決制度性問題,大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從而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才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發揮香港獨特優勢 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積極作用
當下,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出口地、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和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近年來,香港不斷吸引國際高科技企業落戶,憑藉自由港、單獨關稅區及累積多年的國際經驗、信譽及網絡,高效、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的法律和會計制度,成熟的金融市場,聯通世界的交通和數據網絡,以及完善的資訊科技基建和簡單透明的稅制等,躋身成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窗口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超級聯繫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豪邁“進行曲”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不能缺席、也不會缺席。對香港的長遠發展而言,“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制度優勢,國家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最大的機遇。香港應繼續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新的發展大局,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向、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增添新的發展動力,主動履行香港責任、體現香港擔當,在參與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發揮香港作用,作出香港貢獻。
(作者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