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3日至16日舉行的2024年第29屆歐洲血液學會年會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領域有多項重磅研究公布長期隨訪結果。其中,迄今為止全球隨訪時間最長的BTK抑製劑Ⅲ期臨床研究Resonate-2公布了其10年隨訪數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楊申渺教授團隊公布了中國CLL患者BTK抑製劑治療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慢淋進入靶向治療時代, 更優生活質量未來可期。
RESONATE-2發布十年隨訪數據,初治慢淋患者預期壽命接近正常人群。BTK抑製劑治療CLL的中國真實世界研究公布,復發難治患者生存同樣獲益。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已經成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進行全程化管理的慢性疾病」,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楊申渺教授也指出,「從臨床研究到真實世界研究的結果都表明,慢淋已經徹底從一種惡性狀態轉化成一個慢病管理的狀態,這給了所有患者以及慢淋醫生極大的信心。」
「慢淋的中位發病年齡大約在65歲左右,如果患者的生存超過十年,其實就已經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76歲左右的整體預期壽命。」馬軍教授指出,創新藥物使越來越多患者獲益,病人完全通過口服就可以獲得長期生存。慢淋不是不治之癥,患者和家屬不要放棄治療。
目前,在總體生存預期已經接近正常人群的基礎上,更好地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成為慢淋治療領域的精進方向。楊申渺教授表示:「近年來BTK抑製劑等創新藥物的應用,對需要治療的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明顯改善。」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31/vZo5k2EV1f8nSXqNI40TFY0bSTu9hAgIR5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