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甯漢豪
文物古蹟不僅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身份,亦承載了人們的集體回憶,這正是人們文化歸屬感的來源,無法複製、無可替代。香港擁有豐富的文物古蹟資源,訴說著香港獨特的文化傳統與文化根脈。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保育、開發相關資源,並聯合社會力量、運用科技手段開展市區重建、文物保育,對外積極開展交流合作等,在文化遺產保育創新上形成了獨特的香港經驗。
以可持續發展原則落實文物保育政策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發展要提量、提速、提效及提質。城市發展須有效應對社會的需要,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文物保育存在不少挑戰。發展局努力推進城市發展,同時致力通過文物保育等工作,優化本港的生活環境。
香港的歷史建築,是我們獨特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彌足珍貴。特區政府的文物保育政策是以適切及可持續方式,因應實際情況對歷史建築和地點加以保護、保存和活化更新,讓市民可受惠共享。在落實政策時,我們充分顧及發展需要及對私有產權的應有尊重、財政考慮、跨界別合作,以激發持份者和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
我們於2008年在發展局轄下設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提供專責支援以推行文物保育政策,持續檢討有關政策並推展一系列文物保育措施,包括: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藉以活化及再利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資助私人業主維修其擁有的獲評級歷史建築;提供經濟誘因保存私人歷史建築及向公眾推廣建築文物保育。我們鼓勵欣賞歷史建築,亦借此推動文化旅遊及國民教育和說好香港故事。
為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
香港的文物資源豐富,我們一直以行政評級制度客觀釐定歷史建築的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現時共有1,236幢建築被評為一級、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我們亦宣布了134個項目為法定古蹟,並提供法例上的保護。
我們一直致力保存、活化和善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並在經濟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之間取得平衡。自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以來,結合民間智慧,以創新的方法為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開放讓市民參觀,同時亦為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裨益。現時,共有24幢歷史建築獲納入七期的活化計劃內,當中13個項目正在營運,包括酒店、旅舍、文化館、中醫診所、青年訓練營、市集等,已經吸引超過1,000萬人次到訪。當中5個活化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項(5個活化項目及相關歷史建築分別是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YHA美荷樓青年旅舍(美荷樓)、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綠匯學院(舊大埔警署)和We嘩藍屋(藍屋建築群)),其中灣仔藍屋建築群以“留屋留人”方式保留,更榮獲卓越獎項,是香港首次有文物建築獲此最高榮譽,成績令人鼓舞。
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大前提下,我們會為擁有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提供合適的經濟誘因,鼓勵他們保育其歷史建築。例子包括以非原址換地方式保存屬法定古蹟的景賢里,以及為業主的“寓保育於發展方案”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協助業主透過申請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略為放寬建築物高度和地積比率限制),以保存屬一級歷史建築的中華電力總辦事處大樓的鐘樓。鐘樓活化為“中電鐘樓文化館”,已於2023年5月18日開幕。
此外,我們亦透過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向私人擁有已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以及租用政府法定古蹟及已評級歷史建築的非牟利機構提供資助,讓他們進行小型維修工程。截至2024年5月底,政府共批准了122宗申請,涉及84幢歷史建築,資助費用超過1億4千200萬港元。
以創新科技激發公眾參與興趣
我們於2017年推出公眾參與項目資助計劃,提升公眾對歷史建築保育的理解和認識、推動持份者參與保育工作。獲批的項目包括展覽、主題講座、歷史建築導賞團、工作坊、實地考察團、創作比賽和網上論壇,合共吸引超過16,100人次參與。經優化的資助計劃亦已推出,以擴闊申請資格,提升社會參與度,加強活動成效。我們鼓勵申請機構提供更多機會予青年人參與及推行不同的公眾參與活動,以增強文物保育的意識和知識。
我們一直推動將創新科技應用於文物保育。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下稱“古蹟辦”)於2016年引入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監測歷史建築的結構狀況及記錄文物地點。掃描技術配合立體打印技術而製作的實體模型能豐富參觀者的體驗。在古蹟修繕和檢查方面,精準的三維掃描數據應用於2018年受超強颱風“山竹”嚴重破壞的法定古蹟——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燈的修繕工程,該修繕工程獲頒發多個獎項。自2022年起,古蹟辦也開展使用無人機及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為那些位於較難到達、危險及偏遠地點的歷史建築物進行外部檢查,並檢視具考古研究價值地點的狀況,例如大埔古石徑、東涌清代炮台及大浪灣史前石刻等,以便適時進行修繕,有效保護古蹟和考古遺址。
在文物教育和推廣方面,古蹟辦在2022年的“金沙之光——古蜀文明展”、2022至2023年展出的“虛實尋蹟——文物科技遊古蹟”展覽,都應用了創新科技,打造沉浸式劇場、復原考古發掘現場、呈現古蹟及歷史建築內外的建築特色,讓市民猶如置身其中,體驗不一樣的參觀經歷。另外,我們亦於2023年底將18幢法定古蹟或已評級歷史建築的虛擬導覽上載至網頁供境內外人士無阻隔觀賞。
寓教於樂 傳承推廣文物故事
為了更有效向青年人推廣,我們善用社交媒體,以輕鬆的手法,提供文物保育的最新資訊。我們於2022年開設的社交平台賬號“Heritage Live(活歷.香港)”,至今已吸引逾20,000名追蹤者。
每年夏天,我們會與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合辦“內地與港澳中學生文化遺產暑期課堂”,過去曾到過浙江(2017年)、河南(2018年)、雲南(2019年)及四川(2023年)考察和學習,學生獲益良多。今年20名香港中學生將參與在安徽省舉行的暑期課堂,透過課堂、互動交流、考察、講座、體驗等,增進港澳與內地青少年交流,讓他們認識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演變,以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古蹟辦推出“青少年文物之友”計劃多年,設計多元活動,讓他們了解粵港澳的歷史淵源,以及血濃於水、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同時,我們亦為老師設計座談會和實地考察,以分享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歷史和文化的興趣及加強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
為了讓公眾及旅客深度欣賞本地的歷史建築,我們定期舉辦“古蹟周遊樂及巡迴展覽”,串連不同主題的古蹟及歷史建築,並提供免費導賞團。
古蹟辦於2019年6月推出首個在香港地鐵站恆常設立的文物展覧——“聖山遺粹”。在港鐵宋皇台站原址展出在該地區出土的宋元陶瓷碎片,以增強參觀者實地感受。展覽自開幕至今已吸引超過100萬人次參觀。
2022年11月,我們與香港大學合作,推出“賞.識港大歷史建築”文物徑,透過粵語、普通話及英語的語音導賞,並配以中英文字介紹,讓參觀人士可靜心細品港大校園內及鄰近的法定古蹟和歷史建築之餘,亦不影響師生校園生活。有關資訊已上載網絡,方便公眾隨時隨地欣賞古蹟。
加強與內地合作 弘揚中華文化
發展局於2022年與國家文物局簽署框架協議書,並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簽訂意向書,以及於2024年與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加強與內地和澳門在考古和文物建築方面的研究、保護、教育、推廣和社會參與。
此外,發展局已於2022年底加入由廣東牽頭的“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與申遺城市聯盟”,與內地多個城市及澳門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上述共同基礎上,古蹟辦已與國家文物局、內地及澳門文博單位舉辦了5項展覽,讓市民透過展覽、相關講座及工作坊等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並透過同場展出香港重要出土文物,展現“多元一體”和“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
古蹟辦更將“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的圖片版,在南京博物院和四川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展出,以凸顯內地與香港歷史建築的一脈相承。
展望
展望將來,我們將繼續致力透過各項優化計劃,讓歷史建築多元活化,與高新科技、現代生活相結合,讓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古蹟的歷史和文化;並透過解說本地歷史和文化的演進過程,增強對我們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優化本港的生活環境,並提高對訪港旅客的吸引力。我們亦會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與文化資源連接共享,發揮協同效應,共同說好香港故事及中國故事。
(作者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31/EcLFnH5EHV8e6ulG8EsUWVP7QIpMOjB5h3U.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甯漢豪
文物古蹟不僅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身份,亦承載了人們的集體回憶,這正是人們文化歸屬感的來源,無法複製、無可替代。香港擁有豐富的文物古蹟資源,訴說著香港獨特的文化傳統與文化根脈。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保育、開發相關資源,並聯合社會力量、運用科技手段開展市區重建、文物保育,對外積極開展交流合作等,在文化遺產保育創新上形成了獨特的香港經驗。
以可持續發展原則落實文物保育政策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發展要提量、提速、提效及提質。城市發展須有效應對社會的需要,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文物保育存在不少挑戰。發展局努力推進城市發展,同時致力通過文物保育等工作,優化本港的生活環境。
香港的歷史建築,是我們獨特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彌足珍貴。特區政府的文物保育政策是以適切及可持續方式,因應實際情況對歷史建築和地點加以保護、保存和活化更新,讓市民可受惠共享。在落實政策時,我們充分顧及發展需要及對私有產權的應有尊重、財政考慮、跨界別合作,以激發持份者和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
我們於2008年在發展局轄下設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提供專責支援以推行文物保育政策,持續檢討有關政策並推展一系列文物保育措施,包括: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藉以活化及再利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資助私人業主維修其擁有的獲評級歷史建築;提供經濟誘因保存私人歷史建築及向公眾推廣建築文物保育。我們鼓勵欣賞歷史建築,亦借此推動文化旅遊及國民教育和說好香港故事。
為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
香港的文物資源豐富,我們一直以行政評級制度客觀釐定歷史建築的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現時共有1,236幢建築被評為一級、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我們亦宣布了134個項目為法定古蹟,並提供法例上的保護。
我們一直致力保存、活化和善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並在經濟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之間取得平衡。自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以來,結合民間智慧,以創新的方法為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開放讓市民參觀,同時亦為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裨益。現時,共有24幢歷史建築獲納入七期的活化計劃內,當中13個項目正在營運,包括酒店、旅舍、文化館、中醫診所、青年訓練營、市集等,已經吸引超過1,000萬人次到訪。當中5個活化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項(5個活化項目及相關歷史建築分別是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YHA美荷樓青年旅舍(美荷樓)、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綠匯學院(舊大埔警署)和We嘩藍屋(藍屋建築群)),其中灣仔藍屋建築群以“留屋留人”方式保留,更榮獲卓越獎項,是香港首次有文物建築獲此最高榮譽,成績令人鼓舞。
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大前提下,我們會為擁有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提供合適的經濟誘因,鼓勵他們保育其歷史建築。例子包括以非原址換地方式保存屬法定古蹟的景賢里,以及為業主的“寓保育於發展方案”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協助業主透過申請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略為放寬建築物高度和地積比率限制),以保存屬一級歷史建築的中華電力總辦事處大樓的鐘樓。鐘樓活化為“中電鐘樓文化館”,已於2023年5月18日開幕。
此外,我們亦透過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向私人擁有已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以及租用政府法定古蹟及已評級歷史建築的非牟利機構提供資助,讓他們進行小型維修工程。截至2024年5月底,政府共批准了122宗申請,涉及84幢歷史建築,資助費用超過1億4千200萬港元。
以創新科技激發公眾參與興趣
我們於2017年推出公眾參與項目資助計劃,提升公眾對歷史建築保育的理解和認識、推動持份者參與保育工作。獲批的項目包括展覽、主題講座、歷史建築導賞團、工作坊、實地考察團、創作比賽和網上論壇,合共吸引超過16,100人次參與。經優化的資助計劃亦已推出,以擴闊申請資格,提升社會參與度,加強活動成效。我們鼓勵申請機構提供更多機會予青年人參與及推行不同的公眾參與活動,以增強文物保育的意識和知識。
我們一直推動將創新科技應用於文物保育。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下稱“古蹟辦”)於2016年引入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監測歷史建築的結構狀況及記錄文物地點。掃描技術配合立體打印技術而製作的實體模型能豐富參觀者的體驗。在古蹟修繕和檢查方面,精準的三維掃描數據應用於2018年受超強颱風“山竹”嚴重破壞的法定古蹟——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燈的修繕工程,該修繕工程獲頒發多個獎項。自2022年起,古蹟辦也開展使用無人機及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為那些位於較難到達、危險及偏遠地點的歷史建築物進行外部檢查,並檢視具考古研究價值地點的狀況,例如大埔古石徑、東涌清代炮台及大浪灣史前石刻等,以便適時進行修繕,有效保護古蹟和考古遺址。
在文物教育和推廣方面,古蹟辦在2022年的“金沙之光——古蜀文明展”、2022至2023年展出的“虛實尋蹟——文物科技遊古蹟”展覽,都應用了創新科技,打造沉浸式劇場、復原考古發掘現場、呈現古蹟及歷史建築內外的建築特色,讓市民猶如置身其中,體驗不一樣的參觀經歷。另外,我們亦於2023年底將18幢法定古蹟或已評級歷史建築的虛擬導覽上載至網頁供境內外人士無阻隔觀賞。
寓教於樂 傳承推廣文物故事
為了更有效向青年人推廣,我們善用社交媒體,以輕鬆的手法,提供文物保育的最新資訊。我們於2022年開設的社交平台賬號“Heritage Live(活歷.香港)”,至今已吸引逾20,000名追蹤者。
每年夏天,我們會與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合辦“內地與港澳中學生文化遺產暑期課堂”,過去曾到過浙江(2017年)、河南(2018年)、雲南(2019年)及四川(2023年)考察和學習,學生獲益良多。今年20名香港中學生將參與在安徽省舉行的暑期課堂,透過課堂、互動交流、考察、講座、體驗等,增進港澳與內地青少年交流,讓他們認識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演變,以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古蹟辦推出“青少年文物之友”計劃多年,設計多元活動,讓他們了解粵港澳的歷史淵源,以及血濃於水、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同時,我們亦為老師設計座談會和實地考察,以分享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歷史和文化的興趣及加強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
為了讓公眾及旅客深度欣賞本地的歷史建築,我們定期舉辦“古蹟周遊樂及巡迴展覽”,串連不同主題的古蹟及歷史建築,並提供免費導賞團。
古蹟辦於2019年6月推出首個在香港地鐵站恆常設立的文物展覧——“聖山遺粹”。在港鐵宋皇台站原址展出在該地區出土的宋元陶瓷碎片,以增強參觀者實地感受。展覽自開幕至今已吸引超過100萬人次參觀。
2022年11月,我們與香港大學合作,推出“賞.識港大歷史建築”文物徑,透過粵語、普通話及英語的語音導賞,並配以中英文字介紹,讓參觀人士可靜心細品港大校園內及鄰近的法定古蹟和歷史建築之餘,亦不影響師生校園生活。有關資訊已上載網絡,方便公眾隨時隨地欣賞古蹟。
加強與內地合作 弘揚中華文化
發展局於2022年與國家文物局簽署框架協議書,並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簽訂意向書,以及於2024年與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加強與內地和澳門在考古和文物建築方面的研究、保護、教育、推廣和社會參與。
此外,發展局已於2022年底加入由廣東牽頭的“海上絲綢之路保護與申遺城市聯盟”,與內地多個城市及澳門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上述共同基礎上,古蹟辦已與國家文物局、內地及澳門文博單位舉辦了5項展覽,讓市民透過展覽、相關講座及工作坊等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並透過同場展出香港重要出土文物,展現“多元一體”和“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
古蹟辦更將“血濃於水:香港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的圖片版,在南京博物院和四川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展出,以凸顯內地與香港歷史建築的一脈相承。
展望
展望將來,我們將繼續致力透過各項優化計劃,讓歷史建築多元活化,與高新科技、現代生活相結合,讓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古蹟的歷史和文化;並透過解說本地歷史和文化的演進過程,增強對我們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優化本港的生活環境,並提高對訪港旅客的吸引力。我們亦會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與文化資源連接共享,發揮協同效應,共同說好香港故事及中國故事。
(作者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31/EcLFnH5EHV8e6ulG8EsUWVP7QIpMOjB5h3U.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