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陳智思
今年是團結香港基金成立10周年。10年來我們創會主席董建華先生為基金會傾注大量心血,帶領基金會推動三項使命:公共政策研究,倡議、弘揚中國文化,編纂《香港志》。在董先生的帶領下,基金會在服務香港和貢獻國家的努力,獲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充分支持。對此,我銘感於心。
回首十年,肩負三項使命
10年前,我們由一個初創智庫開始,聚焦公共政策研究。在努力耕耘、默默拼搏之下,今天我們已成為全球頂尖1%的智庫。我們旗下的公共政策研究院不但研究政策,更加思行並進,致力政策倡議,發揮為香港出謀獻策的影響力。
基金會旗下的中國文化研究院,多年來致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亦向世界介紹當代中國發展。研究院扎根香港,懷抱世界,增強民族認同,讓年輕人認識過去、融通古今、成就未來。我們讓世界聆聽中國聲音、認識中國發展、了解中國主張。
基金會另一個旗下機構是香港地方志中心,肩負編纂首部《香港志》的歷史使命,全面記載和整理香港七千年歷史,記錄社會變遷,梳理歷史脈絡,達至存史、資政和育人的宗旨。《香港志》分中英文版本,編纂工作於2019年展開,至今已出版了五卷冊志書,此編纂工作目標於2027年完成。
我們亦透過志書的出版,舉辦相應的活動以達到育人的宗旨。例如配合《香港志——自然》出版,我們舉辦“美麗香港活動”,全方位介紹香港自然生態背後的文化源流,推動全城參與。
推動兩個新方向,邁向下一個十年
承蒙董先生和理事會的信任,我有幸於基金會踏入下一個10年之際,接任成為主席。在此開拓新時代的關鍵時刻,基金會在原有三大核心任務上推動兩個新方向,分別是:聯通世界並說好中國故事和傳播好香港聲音,以及推動科技創新。
前方任重道遠,我們深感基金會本身力量的微薄,故此我們會致力拓展與各界的聯動,加深和各界的合作,尋求更多志同道合者的支持。我們會善用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把握國策方針帶來的機遇,改善民生,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聯通世界、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是貫穿我們核心任務的大方向,我們旗下三大機構都會在各自範疇之內,以更廣闊的視野聯通世界、助力香港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我們廣搭交流平台,舉辦論壇,匯聚本地及國際重量級講者,分享睿智,並致力把這些內容以英語透過不同平台傳揚海外。例如我們推出全新的“我們的香港故事”系列,每月邀請在港工作和生活的外籍朋友,細說他們的香港故事,讓這些動人的故事,透過外籍友人更有效地向外傳播。
在政策研究工作方面,我們積極與世界各地的持份者聯絡,拓展國際網絡,亦深化與國內高端智庫的聯繫,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等。我們亦拓展我們的政策研究領域,包括於今年第四季推出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助力外來企業和投資者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公共政策研究院未來更計劃將研究範圍擴大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利用大灣區發展的經驗,推進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融合。
為配合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規劃,中國文化研究院亦定位為中國文化知識寶庫。我們原創高質的中國文化內容,不但為全港各界和學校提供豐富和多元的中華文化內容,更以英語透過我們的多個平台,弘揚至國際。我們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年前合作推出的“江山多驕”電視短片系列,成為城中熱話。研究院同時亦以“培養家國情懷”為己任,是國情教育的推廣者和最佳合作夥伴。我們原創的國情教育教材,廣為全港學校使用,我們亦為公務員學院提供國情培訓課程,至今參與人數逾7,000人,其中包括署長級公務員。
在弘揚中國文化的道路上,我們不斷拓展網絡,深化協作。我們的合作夥伴除了政府機構之外,還有故宮博物院、騰訊等博物館及企業。
創新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我們配合國家規劃,致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國家科技部和特區政府支持下,我們歷年來舉辦了全港參與的創科博覽、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獎等標誌性項目,我們亦呈獻創科系列電視資訊短片,細說中國不同城市的科技發展和創科故事,啟發創新動力。
我們的政策研究工作,同樣配合推動科技創新。我們推出多項在知識轉移、生物科技、臨床研究、金融科技、樂齡科技、藝術科技等政策建議。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與政府和各界保持緊密合作,促進科技與產業的融合匯通,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基金會代表於去年10月訪京,分別拜訪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及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我們亦拜訪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他們給予基金會的肯定和支持,是我們邁向下一個10年的重要動力。
(標題為編者所擬,文中圖片均來自團結香港基金,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