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把“唐僧取經”的故事演繹得蕩氣迴腸、驚心動魄。小說中的“唐僧”,信念堅定、意志頑強。真實的“唐僧”——玄奘法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書法,你見過嗎?
7月26日,記者在銅川博物館珍藏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上見到了玄奘的筆跡。
兩塊殘石的重逢
1999年冬天,銅川市西北約70公里的玉華宮景區內,群山蒼莽,天寒地凍。在鳳凰山下的蘭芝谷,考古人員和銅川市玉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唐代玉華寺肅成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在碎磚殘瓦和砂石泥土中,考古人員發現幾塊刻有文字的殘石。拼接後發現,石塊上方刻有腳印紋飾,還有文字題記。題記文字為楷書,豎行,內容為:“佛跡記,摩揭陀國波吒離城,釋迦如來蹈石留跡,奘親觀禮圖……”後部文字不存。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摩揭陀國的波吒離城,釋迦如來踩在石頭上,留下了腳印,玄奘觀賞禮拜了圖像……
20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曾在玉華寺遺址發現一塊刻有佛足印的殘破碑石。碑石為青石質,陽刻圖紋,殘寬72釐米,殘高66釐米,復原寬度為88釐米。其上鐫刻的足印長50釐米,寬20釐米,足印五趾微張,大腳趾上刻有蓮花,其餘四趾、掌心均刻有不同的紋飾。碑石左下方殘存“匠李天詔”四字。
兩塊材質相同的殘石相隔30多年被發現,會不會源自同一塊碑石?
考古人員取來原來發現的佛足印刻石拓片,與新發現的文字題記殘石進行拼對,兩者圖文吻合,上面的文字內容相互銜接,字體大小、書體結構一致,確為同一件器物。
採訪中,銅川博物館館長張創生告訴記者,佛足印,原是佛陀釋迦牟尼去世前,留在印度故鄉石頭上的腳印。在古印度,雕造佛足印是佛教藝術中的獨立題材,對佛足印的崇拜一直延續到後世的大德高僧。
《義楚六帖》記載:“佛在摩揭陀國波吒離城石上,印留足跡,玄奘法師親禮勝蹟,自印將來,今在坊州玉華山鐫碑記之。”
這段史料講述了玄奘在玉華寺鐫碑刻制佛足造像的事情,所記載的佛足印刻畫紋飾,與考古人員發現的實物佛足印刻石完全相同。刻石中佛足的長度摺合唐尺,與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的佛足尺寸完全相同。
由此,考古專家確定,玄奘印度遊學取經時禮拜了佛足印跡後,將其拓印回國。在玉華寺譯經期間,玄奘命人雕制了這通佛足印刻石,並撰寫了碑石題記。雕制這通碑石的石匠名叫李天詔。
兩塊殘石的重逢是一段奇緣。合二為一後,考古人員將其定名為“玄奘造佛跡造像”。其上的文字,成為研究玄奘書法的重要依據。
碑石上的文字為玄奘手書
為了確定碑石上的文字是不是玄奘手書,文物工作者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玉華寺遺址出土的大量與玄奘法師有關的文物進行了整理研究。
無獨有偶,早在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陝西省文管會就在玉華寺肅成院遺址石窟中發現了一件唐代石雕蓮花佛像座。這件文物後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名為“金剛座”,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在金剛座方形基座的前方左側,刻有二十字的楷書銘文,豎行,每行四字,內容為“大唐龍朔二年三藏法師玄奘敬造釋迦佛像供養”。
通過對金剛座及佛足印碑刻銘文進行對比,文物工作者發現,金剛座銘文是規整的楷體,佛足印碑刻銘文略帶行楷特點,兩者字體雖有區別,但風格基本一致,“奘”“釋”“迦”“佛”四個字的間架結構、書寫筆法完全相同,可以斷定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銅川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原玉華博物館館長)仵錄林等學者認為,佛足印碑刻銘文“奘親觀禮圖”中的“奘”,即玄奘的自稱。在玄奘所有的表、啓等著述中,均自稱“奘”,或“沙門玄奘”“玄奘”。其弟子、門人及後世著作對玄奘的稱呼則多為“玄奘法師”“奘師”等。
專家確定金剛座及佛足印碑刻銘文均為玄奘所書,有三個理由。一是金剛座、佛足印的雕制,是玉華寺非常重要的佛事工作,意義非凡,由玄奘親自督工刻制,其銘文題記由玄奘題寫順理成章。當時,只有玄奘堪擔此重任。
二是從行文語氣上分析,銘文題記也應出自玄奘法師之手。金剛座銘文中,作者自稱“三藏法師玄奘”,這是玄奘在非常正式、嚴肅場合常用的自我稱謂,與其在上呈皇帝的表、啓中的自稱句法結構、語氣完全相同。金剛座1956年被發現時,在文物界引起很大的轟動,隨即被調往北京,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佛教發展史的重要見證。
三是佛足印碑刻中的文字題記,按照中國古代行文習慣,應該明確無誤是玄奘法師親書。其中明確提到“奘親觀禮圖”,“奘”這種自稱,在玄奘著述中不乏其例。
經過多年考證研究,考古學界認定,金剛座與佛足印碑刻是玄奘法師在玉華寺敬造的彌足珍貴的佛門至寶,兩者均為玄奘督工敬造。兩篇題記的發現,為玄奘研究、佛教文化研究以及中國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史料。
從書法角度看,兩篇題記的字體剛柔相濟、莊重典雅,書者有扎實的楷書和行書功底。著名史學家、文物鑑定專家史樹青、臧振、王仲德等學者研究後,均在其著作中明確兩篇題記確為奘師手書,並對玄奘的書法功力予以肯定。
玄奘與玉華寺的故事
玄奘西行取經,走訪了許多國家,於貞觀十九年回到大唐。到達長安後不久,玄奘開始在長安譯場翻譯經書,開始了長達19年的譯經工程。
位於銅川市的玉華宮,原為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建造的仁智宮,貞觀二十一年改建為玉華宮,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宮。
後來,唐高宗李治廢玉華宮為佛教寺院,是為玉華寺。玄奘在玉華寺設立譯場,翻譯出包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在內的浩繁經典14部682卷,佔其生平譯經總量的半數以上。
玄奘不僅是一位翻譯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外交家、學者,他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廣為流傳,促進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與文化融合。
玄奘圓寂於玉華寺肅成院。玉華寺作為玄奘法師譯經、創宗、弘法、圓寂之地,在中國佛教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考古調查工作的不斷深入,玉華宮神秘的面紗被逐步揭開,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步被人們認識。1992年,玉華宮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仵錄林介紹,1995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對玉華宮遺址區進行了數次考古勘探和調查,探明了玉華宮的布局,發現了多處文物遺蹟。在此基礎上,考古工作者以玉華寺肅成院遺址為重點,進行了科學發掘清理,出土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遺存和文物標本數千件,找出了玉華宮綿延千年的歷史線索。
為了紀念玄奘,銅川市在玉華宮景區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1999年對公眾開放。館內展示了衆多考古發掘出的珍貴文物。2004年成立的銅川市玉華玄奘研究所,致力於深入研究玄奘大師的生平和貢獻。
來源:陝西日報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12/KZTurpwr1TBwteN6MjvTSz5O0oriVWljrrO.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西遊記》把“唐僧取經”的故事演繹得蕩氣迴腸、驚心動魄。小說中的“唐僧”,信念堅定、意志頑強。真實的“唐僧”——玄奘法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書法,你見過嗎?
7月26日,記者在銅川博物館珍藏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上見到了玄奘的筆跡。
兩塊殘石的重逢
1999年冬天,銅川市西北約70公里的玉華宮景區內,群山蒼莽,天寒地凍。在鳳凰山下的蘭芝谷,考古人員和銅川市玉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唐代玉華寺肅成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在碎磚殘瓦和砂石泥土中,考古人員發現幾塊刻有文字的殘石。拼接後發現,石塊上方刻有腳印紋飾,還有文字題記。題記文字為楷書,豎行,內容為:“佛跡記,摩揭陀國波吒離城,釋迦如來蹈石留跡,奘親觀禮圖……”後部文字不存。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摩揭陀國的波吒離城,釋迦如來踩在石頭上,留下了腳印,玄奘觀賞禮拜了圖像……
20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曾在玉華寺遺址發現一塊刻有佛足印的殘破碑石。碑石為青石質,陽刻圖紋,殘寬72釐米,殘高66釐米,復原寬度為88釐米。其上鐫刻的足印長50釐米,寬20釐米,足印五趾微張,大腳趾上刻有蓮花,其餘四趾、掌心均刻有不同的紋飾。碑石左下方殘存“匠李天詔”四字。
兩塊材質相同的殘石相隔30多年被發現,會不會源自同一塊碑石?
考古人員取來原來發現的佛足印刻石拓片,與新發現的文字題記殘石進行拼對,兩者圖文吻合,上面的文字內容相互銜接,字體大小、書體結構一致,確為同一件器物。
採訪中,銅川博物館館長張創生告訴記者,佛足印,原是佛陀釋迦牟尼去世前,留在印度故鄉石頭上的腳印。在古印度,雕造佛足印是佛教藝術中的獨立題材,對佛足印的崇拜一直延續到後世的大德高僧。
《義楚六帖》記載:“佛在摩揭陀國波吒離城石上,印留足跡,玄奘法師親禮勝蹟,自印將來,今在坊州玉華山鐫碑記之。”
這段史料講述了玄奘在玉華寺鐫碑刻制佛足造像的事情,所記載的佛足印刻畫紋飾,與考古人員發現的實物佛足印刻石完全相同。刻石中佛足的長度摺合唐尺,與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的佛足尺寸完全相同。
由此,考古專家確定,玄奘印度遊學取經時禮拜了佛足印跡後,將其拓印回國。在玉華寺譯經期間,玄奘命人雕制了這通佛足印刻石,並撰寫了碑石題記。雕制這通碑石的石匠名叫李天詔。
兩塊殘石的重逢是一段奇緣。合二為一後,考古人員將其定名為“玄奘造佛跡造像”。其上的文字,成為研究玄奘書法的重要依據。
碑石上的文字為玄奘手書
為了確定碑石上的文字是不是玄奘手書,文物工作者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玉華寺遺址出土的大量與玄奘法師有關的文物進行了整理研究。
無獨有偶,早在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陝西省文管會就在玉華寺肅成院遺址石窟中發現了一件唐代石雕蓮花佛像座。這件文物後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名為“金剛座”,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在金剛座方形基座的前方左側,刻有二十字的楷書銘文,豎行,每行四字,內容為“大唐龍朔二年三藏法師玄奘敬造釋迦佛像供養”。
通過對金剛座及佛足印碑刻銘文進行對比,文物工作者發現,金剛座銘文是規整的楷體,佛足印碑刻銘文略帶行楷特點,兩者字體雖有區別,但風格基本一致,“奘”“釋”“迦”“佛”四個字的間架結構、書寫筆法完全相同,可以斷定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銅川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原玉華博物館館長)仵錄林等學者認為,佛足印碑刻銘文“奘親觀禮圖”中的“奘”,即玄奘的自稱。在玄奘所有的表、啓等著述中,均自稱“奘”,或“沙門玄奘”“玄奘”。其弟子、門人及後世著作對玄奘的稱呼則多為“玄奘法師”“奘師”等。
專家確定金剛座及佛足印碑刻銘文均為玄奘所書,有三個理由。一是金剛座、佛足印的雕制,是玉華寺非常重要的佛事工作,意義非凡,由玄奘親自督工刻制,其銘文題記由玄奘題寫順理成章。當時,只有玄奘堪擔此重任。
二是從行文語氣上分析,銘文題記也應出自玄奘法師之手。金剛座銘文中,作者自稱“三藏法師玄奘”,這是玄奘在非常正式、嚴肅場合常用的自我稱謂,與其在上呈皇帝的表、啓中的自稱句法結構、語氣完全相同。金剛座1956年被發現時,在文物界引起很大的轟動,隨即被調往北京,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佛教發展史的重要見證。
三是佛足印碑刻中的文字題記,按照中國古代行文習慣,應該明確無誤是玄奘法師親書。其中明確提到“奘親觀禮圖”,“奘”這種自稱,在玄奘著述中不乏其例。
經過多年考證研究,考古學界認定,金剛座與佛足印碑刻是玄奘法師在玉華寺敬造的彌足珍貴的佛門至寶,兩者均為玄奘督工敬造。兩篇題記的發現,為玄奘研究、佛教文化研究以及中國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史料。
從書法角度看,兩篇題記的字體剛柔相濟、莊重典雅,書者有扎實的楷書和行書功底。著名史學家、文物鑑定專家史樹青、臧振、王仲德等學者研究後,均在其著作中明確兩篇題記確為奘師手書,並對玄奘的書法功力予以肯定。
玄奘與玉華寺的故事
玄奘西行取經,走訪了許多國家,於貞觀十九年回到大唐。到達長安後不久,玄奘開始在長安譯場翻譯經書,開始了長達19年的譯經工程。
位於銅川市的玉華宮,原為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建造的仁智宮,貞觀二十一年改建為玉華宮,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宮。
後來,唐高宗李治廢玉華宮為佛教寺院,是為玉華寺。玄奘在玉華寺設立譯場,翻譯出包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在內的浩繁經典14部682卷,佔其生平譯經總量的半數以上。
玄奘不僅是一位翻譯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外交家、學者,他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廣為流傳,促進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與文化融合。
玄奘圓寂於玉華寺肅成院。玉華寺作為玄奘法師譯經、創宗、弘法、圓寂之地,在中國佛教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考古調查工作的不斷深入,玉華宮神秘的面紗被逐步揭開,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步被人們認識。1992年,玉華宮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仵錄林介紹,1995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對玉華宮遺址區進行了數次考古勘探和調查,探明了玉華宮的布局,發現了多處文物遺蹟。在此基礎上,考古工作者以玉華寺肅成院遺址為重點,進行了科學發掘清理,出土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遺存和文物標本數千件,找出了玉華宮綿延千年的歷史線索。
為了紀念玄奘,銅川市在玉華宮景區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1999年對公眾開放。館內展示了衆多考古發掘出的珍貴文物。2004年成立的銅川市玉華玄奘研究所,致力於深入研究玄奘大師的生平和貢獻。
來源:陝西日報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12/KZTurpwr1TBwteN6MjvTSz5O0oriVWljrr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