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兆麟 黄展玮
新一季香港超級足球聯賽,即將於八月底開鑼。坊間焦點除了理文能否蟬聯冠軍,還有上季大打進攻足球的冠忠南區,能否扮演“黑馬”衝擊錦標。冠忠南區在賽場上持續進步,更帶動南區運動發展,培育出不少新血,承巴黎奧運熱潮,大家對體育的討論十分熱烈,特區政府應思考未來如何改善其推動角色,再結合體育會與地區力量,及儘快增加場地等硬件配套以支持地區運動發展。
冠忠南區管理層及班主都有心進一步提升球隊發展、推動本地足球,今季有大約900萬班費,更引入了六名新球員。當中有年輕的本地球員,例如由晉峰來投、年僅20歲的陳嘉昊,從南區U18升上一隊、年僅15歲的莊晉,可見球隊銳意年輕化,給予年輕球員發揮機會,有助本地足球界培育新血。
自從2002至2003年,香港足球總會與區議會合作成立丙組地區聯賽後,地區球隊積極推動本地足球,例如大埔足球隊、冠忠南區。前者設立了大埔足球會足球學院,後者亦不遑多讓,如今年8月10日,冠忠南區就與區議員辦事處、小童群益會合辦“南區親子足球培訓日”,球員親自落場教家長及小朋友踢足球,培育親子對足球的興趣。球會還有舉辦以成人、青少年為對象的足球訓練計劃,為居民帶來提升足球技能、追尋足球夢的機會。
世界足球發達地區,多以地區化打造足球運動根基。因球隊地區化可推行“主客制”,吸納居民為球迷,打造主場優勢與氣氛。球隊扎根該區,支持社區、學校的足球推廣,甚至組織義工團推動公益活動,凝聚地區社群、增加居民歸屬感。商業方面,地區化令賽事分散不同地區球場,把“足球經濟”帶到不同地區,每有賽事就可刺激該區零售、飲食等消費。此外,地區化亦有利球隊爭取企業贊助,因企業可按球隊代表的球迷的消費喜好,制定推廣策略。
很多球隊班主、管理層、地區人士、商界都有心支持本地足球,但場地短缺問題卻必須特區政府出手。2020至2021年宣布推行的“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雖然以改善逾70個足球場為目標,但不少只是重舖、改建五人足球場,未能正視可作為地區主場的標準足球場不足問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以改革應對發展問題,特區政府應革新擔當、有所作為,正視過往政策不足,牽頭全面深化、改革足球運動政策。長遠而言要規劃、興建更多足球場,短期而言,則要積極與地區學校、私人設施等協調場地,增加場地供應,才能善用不同持分者力量,推動本地足球蓬勃發展。
(作者朱兆麟係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HKSDRI)創辦人、紫荊研究院研究員;作者黃展瑋係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HKSDRI)研究員,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0/4yh9FF5gblCFo2vG2gDr9U62dPBfegzEay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