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精神病學》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面對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範圍內出現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趨勢。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亟須得到改善,否則可能危及社會凝聚力和生產力。
進入危險階段
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奧爾根青年心理健康卓越中心執行主任、精神病學家帕特裏克·麥克戈裡主導,主要在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高收入國家進行。研究吸引了全球50多名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以及心理疾病年輕患者參與,耗時近5年。
「幾十年來,心理疾病一直是主要的健康和社會問題,現在已進入危險階段,這對年輕人的生活和未來構成重大威脅。」報告說,即便在許多醫療資源豐富的國家,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
研究發現,在10歲至24歲人群中,心理疾病至少占到總體疾病的45%,但全球衛生預算中只有2%用於心理健康照護。即使在高收入國家,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心理疾病求醫需求得到解決。
「這是我們迄今遇到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麥克戈裡說,相比其他重大疾病,心理疾病尚未引起足夠重視。
由倫敦國王學院主導的一項附帶分析說,支持報告結論的證據大多來自高收入國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年輕人面臨的情況可能更嚴峻。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年約有70萬人結束自己的生命。2019年,在15歲至29歲人群中,自殺是第四大死因。
此外,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報告說,在非傳染性疾病中,心理疾病是導致全球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的最主要原因。
前所未有的挑戰
「表面上看,由於大蕭條、世界大戰和核威脅,前幾代人的日子似乎更艱難。」麥克戈裡說,「但實際上,當代年輕人擁有的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的希望比前幾代人要少得多。這一代年輕人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這些挑戰首先體現在物質層面。報告稱,過去20年來,學生債務上升,新老兩代人之間的財富差距擴大,就業難度加大。
麥克戈裡註意到,當代年輕人面臨房價高企等經濟挑戰,並認為這是由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造成的。「在這種理論下,一切都是商品。」麥克戈裡說,對競爭的強調正在破壞社會紐帶。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保羅·登伯勒認為,住房政策等方面的缺陷是由代際差異導致的。比如在美國,就體現出「老人政治」的趨勢,但相較於中老年人,美國年輕一代在政治和社會等方面有著自己的觀點。
其次是精神層面,互聯網已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家園,但麥克戈裡說,監管不力的社交媒體和數字平台正在助長政治極化,「平台上充斥著有害信息,科技巨頭應該為此負責,但它們仍然自行其是」。
麥克戈裡建議科技巨頭和監管機構對互聯網內容傳播進一步加以規範,為年輕人營造安全的網絡環境。他說:「如果我們想看到下一代健康成長,如果我們想確保社會凝聚力和生產力,世界必須變得真實起來。」
還有觀點認為,導致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原因包括:一些國家的醫療系統承壓,傳統醫療模式沒有跟上心理疾病激增的新趨勢,以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等專業人員短缺等。
對於如何改善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為年輕人心理健康照護提供更多公共資金,改善住房的可負擔性以及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等。
麥克戈裡還指出早期幹預的重要性,因為心理疾病的發病高峰在15歲。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卡拉·德賴斯代爾呼籲各國采取措施,比如建立由學校輔導員、社區工作者以及同齡人組成的照護隊伍。「世衛組織正在支持各國努力為年輕人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心理健康照護機制。」德賴斯代爾說,具體舉措包括建立更容易觸及的服務和途徑。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7/jeeqrcxqDh6bi7XNaQHtfogUL0RNK8eLiT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