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美國國會夏季休會期結束。剛一上班,眾議院就急不可耐地鬧出了幺蛾子。
一周以來,眾議院提出了28項涉及或重點關注與中國競爭的法案,頻頻渲染“中國威脅”,因此這一“中國周”也被媒體稱為“反華周”。
唱一出“好戲”。
今年7月,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邁克·約翰遜就曾透露要推動多項針對中國的立法,宣稱“國會必須集中精力用我們掌握的一切手段對抗中國”。
現在一看果不其然,這套涉及經濟、科技、生物安全和文化交流的“組合拳”法案,再次印證了美國“內病外治、甩鍋中國”的老把戲。
第一幕:粗暴干涉我內政。
《香港經濟和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H.R.1103),要求香港“定期向美國證明自己的自治能力”,否則將取消香港特區駐美經貿辦的特權豁免待遇,逼迫關停經貿辦;
《台灣衝突阻遏法案》修正案(H.R.554),聲稱一旦美國認定中國大陸對台灣“構成威脅”,將限制大陸相關人員的金融活動。
眾議院再次利用香港和台灣做文章,通過製造虛假敘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對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嚴重挑釁。
第二幕:瘋狂打壓高科技。
眼看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生物科技、無人機等高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於是美國發明並大肆炒作“產能過剩論”,採取歧視性做法打壓中國企業。
此次,眾議院一口氣出台了一大批涉華科技法案:《終結中國在美國電動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法案》(H.R.7980)、《擺脫對外國敵對勢力電池依賴的法案》(H.R.8631)、《生物安全法案》(H.R.8333)、《打擊中國無人機法案》修正案(H.R.2864)……
這種試圖限制中國高技術發展的行為,嚴重侵害我國正當發展權利,破壞市場公平競爭原則,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行徑。
第三幕:全面遏制影響力。
《中國貨幣問責法》修正案(H.R.510),要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中任職的美國官員採取行動,阻止增加人民幣在IMF貨幣籃子中的比重。
《國土安全部限制孔子學院和中國相關實體法案》(H.R.1516),要求禁止向接受中國政府資助的教育機構提供補助。
顯然,美國部分政客為挽救日漸衰落的美元霸權已經不擇手段,公然干涉國際組織內部運行機制,逆歷史潮流而動,抵制中西方文化交流,其焦慮、恐慌心態暴露無遺。
此外,《保護美國創新及經濟安全免受中國侵害法案》還明確要求重啓特朗普政府時期推動的“中國行動計劃”……
然而,法案要想變成法律,除在眾議院通過外,還需要獲得參議院批准、美國總統簽署,仍有許多程序需要完成,這28項法案最終能否真正落地還未可知。
畢竟這批法案多數由共和黨提出,在距離11月5日大選僅剩三周會期的情況下,兩黨博弈已趨白熱化,民主黨恐不會輕易與共和黨達成共識。
算一手“好賬”。
那麼美國眾議院用一周時間集中出台一批涉華法案,到底意欲何為?
掩蓋治理失能。
美商務部近期公布的第二季度數據顯示,美國通貨膨脹率仍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預期明顯下降,政府債務依然危如累卵。
在當前美國經濟積重難返的情況之下,為轉移日益激烈的國內矛盾,國會希望通過挑起外部爭端,將責任歸咎於中國,掩蓋自身治理能力的缺失。
鞏固國際霸權。
無人機、電動汽車、生物技術等都是當前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產業,美國錯誤地認為只要打壓中國企業,就可以遲滯中國的發展態勢,維護自身霸權。
同樣,美國人反覆打“香港牌”“台灣牌”,目的也是擾亂中國社會穩定,破壞我內外部發展環境,遏制中國發展態勢。
黨爭權鬥外溢。
當前,民主共和兩黨在總統大選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沙利文剛結束訪華,共和黨就發起一場規模浩大的反華立法浪潮,撕扯中美關系,在外交層面打亂民主黨部署,為特朗普選情加分。
從中也能體現,眾議院意圖與拜登政府爭奪美國對華政策主導權,府會、兩黨之間圍繞對華政策的競爭同樣日趨激烈。
圖一時“爽快”。
只可惜,任由眾議院小算盤打得啪啪響,現實卻只會無情啪啪打臉。
合作黃了。
在《生物安全法案》通過的消息傳出之際,美國相關生物科技行業並未“歡呼”,反而驚恐萬分。畢竟受制裁的中國企業都是真正的“行業翹楚”,僅藥明康德一家就佔據了美國藥品研發高達25%的份額。
強行“脫鉤斷鏈”無異於在美國生物技術領域引發強震,與中國企業有合作關係的美國上下游供應鏈企業都大感危機將至,彷徨無措。
美國艾意凱諮詢公司(LEK Consulting)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生物安全法案》極大地削弱了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與中國企業合作的信心。
成本多了。
趕走了中國製藥、中國無人機、中國汽車乃至中國路由器,美國就萬事大吉了嗎?
並不是,這將直接導致美國企業成本上升,商品價格高漲,不堪重負的美國企業裁員降本的概率會越來越高,美國人民“買不起必需品”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以老美一貫“不怎麼負責”的態度,美國人民只能“自求多福”了。
歸根結底,眾議院出台惡法“遏制中國”是典型的短視利益、狹隘視野和經濟保護主義。
這種惡劣的行徑置兩國人民福祉於不顧,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損害全球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最終也必將反噬自身。
也奉勸這些法案的始作俑者,投票法案“一時爽”,當心入了“火葬場”。
來源:“九萬里”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