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錦鉉
中秋節又到﹐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個發生在很多年前的故事,在我服務的社區,有位獨居老伯,瘦弱而沉默。初次按門鈴時﹐他只小心翼翼地開了一小縫的門﹐讓我感覺一種生人勿近的距離。然而﹐隨著探訪次數多了,他漸漸願意開口。
有一年的中秋節將臨,筆者提前拿了月餅上門探望。“洪生﹐入來坐。”他已早早打開了門﹐開心地招呼我進屋﹐似乎等著我的到來。
我們聊起他的過往。“我有五個仔女﹐我送左佢哋去外國讀書﹐個個都係專業人士......”當說起子女成才成家立業﹐老伯的神情流露出作為父親的驕傲和成就感。“我已好多年無見佢哋﹐失聯囉﹗忘記我囉﹗”突然﹐老伯眼淚直下﹐他已多年未見子女和孫子孫女﹐心中充滿思念和孤獨﹐讓我深感心痛。
“我可唔可以叫你『洪仔』?”他低聲問道。當我答應後﹐眼眶不禁濕。從此﹐筆者成為他的“洪仔”。直至今天,社區的一些老人還會喚筆者“洪仔”。
經過20多年的社區服務﹐我耳聞目睹和處理過許多家庭的困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獨居老人往往被遺忘﹐心中默默忍受著孤獨﹐直至人生將盡﹐更甚者是終老在居所﹐而後被發現。這位老伯的故事讓我明白﹐家庭、父母和孝道的重要性﹐影響著筆者的社區服務理念和方向。
因此﹐我提出“微笑社區分分鐘有您”的服務理念﹐推出“暖暖長心”系列活動﹐旨在讓長者生活開心健康。同時,我們在社區持續開展兩個主題的系列﹕一是家和萬事興﹔二是盡孝揚善。“和諧家庭在社區”行動﹐免費為居民拍全家福﹐再用精美的相框裱好﹐讓居民放在家中顯眼的位置﹔舉辦鼓勵孩子從小懂得孝道的活動﹐重視家庭家教家風的建設。
在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後,觀塘“裕民開講”活動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分享“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這讓我再次思考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一個內地和香港共同面臨的課題﹐需要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
“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範疇﹐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強化政府部門的協同、吸納社會力量的參與,以及發展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形成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機制,方能在治理中發揮可持續的作用。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社會治理中長者議題越來越被重視。每當有老人晚年遭遇悲哀生活的報導﹐社會總是會極度關注,輿論總會疾呼政府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卻鮮有提及家庭和子女對老人的責任。政府在養老護老固然有職責,如政策上增加與父母共同居住的子女免稅額、優化“家有長者優先配屋”的公營房屋政策等等。
我們更應從教育和宣傳著手,掀起一股重塑家庭家教家風優良美德的熱潮﹐加強家庭建設,教育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
“莫因善小而不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當社會各界都願意為主動地弘揚優良的家庭家教家風做點事,總會積小善成大善﹐讓每一位長者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作者係觀塘區議員、民聯聯人力資源委員會副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17/A62sFW2O9xWPqd3ZAPBcKWF2ZGGtaOdaLp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