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鳴 | 香港社會學者
一般來講,工人運動(以下簡稱「工運」)是指工人群眾組織起來為維護和爭取自身利益所進行的一系列有組織的活動。回歸以來,香港愛國工會作為「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力量,始終保持工運的先進性,引導工人群眾團結奮進,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社會穩定繁榮增添了正能量。在國際國內新形勢下,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工運也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值得我們梳理和思考。
香港新階段的工運形勢
要認清香港新階段工運形勢,首先要正確認識香港新常態。一是「一國兩制」制度將長期堅持。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意味著國家將長期堅持「一國兩制」,香港將長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最近特區政府宣布,2030年之前到期的香港地契,可以不加地租,自動延期五十年。二是中央管治香港的思路和方式發生新變化。不再是回歸初期的「不干預、徐圖之」,也不是2003年「七月事態」後的「不干預、有所為」,而是「中央主導、引領大勢」,主要標誌是成立了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重組了「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加強了對港澳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其次,要深刻認識香港政治生態新變化。香港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工商界階層、中產階層和勞工基層三大階層。從政治上看,每個階層都有「左中右」三種勢力。在2019年之前,香港政治矛盾激烈複雜,愛國愛港力量與反中亂港勢力圍繞香港管治權反復較量,2019年「修例風波」達到白熱化程度。那段時期,香港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政治矛盾,勞資矛盾是次要矛盾。從2020年起,中央果斷出手處理香港問題,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其後又推動香港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沉重打擊了反中亂港勢力,促使香港形勢由亂到治,繼而走向由治及興。香港政治矛盾逐步緩和,社會恢復穩定。特區政府排除後顧之憂後,集中精力搞經濟,搶企業搶人才惠民生,比較重視資本財團的意見,一些行業開始輸入外來勞工。而中產階層、勞工基層要求社會改革、打破利益藩籬的呼聲,似乎未引起有關方面足夠重視,重大社會改革沒有多大進展。工商界階層一些政治代表因極端右翼工會相繼解散,不必再借助愛國工會制衡,對愛國勞工團體的合理訴求不太重視,在一些重大選舉中有意無意打壓勞工代表。一些行業的壟斷情況並無多大改善,協調勞資關係的勞工顧問委員會作用減弱,勞資矛盾有所上升。這些政治生態新變化,對香港工運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香港新階段,工運逐漸形成了幾個新特點:一是工運多數都由愛國工會、團體發起,右翼工會基本不出頭。二是重點爭取和維護工人權益,要求調整相關勞工政策。2023年「五一」勞動節,香港工會聯合會(下稱「工聯會」)以「發展經濟、創造就業、維護權益、共用成果」為主題,提出就業、取消外判、職業培訓、職業安全等经济訴求。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以下簡稱「勞联」)发表《勞聯就2024-25年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也是就「支援市民、為民紓困」、「優化勞工政策、提升職場環境」、「關愛共融、扶貧安老」、「宜居城市、優質生活」、「強化職專教育、匯人才育專才」、「優化交通運輸、便捷市民生活」和「振興支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七大範疇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三是維權活動多數都在現有體制機制內進行,很少付諸街頭抗議和工業行動。勞工顧問委員會在協調勞資矛盾上仍發揮一定積極作用。四是工會都積極參與立法會、區議會選舉,力爭較多發言權。五是更加強調服務市民,配合政府開展社會治理。2023年工聯會提出「堅持服務市民走在前」,受到行政長官李家超的讚揚,認為「與政府的為市民謀幸福的施政方針相輔相成。」工聯會、勞聯都積極派人參加地區三會,組建地區關愛隊,支持政府基層治理。六是比較重視社會調查和政策研究。工聯會2022年舉行「新時代工聯會發展定位和努力方向研討會」,提出「新工運」主張。七是工作視野拓寬到大灣區。工聯會成立了大灣區服務社,宣介政府政策和工聯會主張,介入大灣區事務,同時注意發揮其內地諮詢服務中心的優勢,促進兩地交流,服務在內地港人。
愛國工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愛國工會發展面臨難得機遇。一是中央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指導愛國愛港力量發展。2023年5月,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對工聯會提出「五點希望」:堅守創會初心,傳承發揚愛國愛港光榮傳統;立足新階段新使命新要求,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積極引領廣大工友市民增強國家觀念和愛國精神;堅持守正創新,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助力排解民生憂難走在前;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找準新階段關鍵期香港愛國工運發展方向,深入基層和群眾,發揮好政府聯繫市民的橋樑紐帶作用;增強歷史主動性,發揮自身優勢,助力香港由治及興立新功,助力香港根除「亂」的根源,鞏固「治」的局面,激發「興」的動能,引領「歸」的民心。二是特區政府視愛國工會為合作夥伴和施政基礎。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指出:工聯會一直秉持「愛國、團結、權益、福利、參與」方針,積極維護勞工權益,推動普羅市民尤其是「打工仔」的福祉。全力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全面準確落實,積極參與行政、立法和地區的工作,是「愛國者治港」的堅實力量。三是随著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參政議政機會大增。工聯會堅持「參政為勞工」,不斷發展壯大參政議政隊伍,將勞工基層聲音帶到特區治理體系中。2024年工聯會擁有1位行政會議成員、7位立法會議員、43位區議員,1位勞顧會僱員代表。勞聯也積極參與各種選舉,現有2名立法會議員,3名區議員,1位勞顧會僱員代表。四是愛國愛港成為輿論主旋律,社會正氣上升,為愛國工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社會氛圍。近年愛國工會發展迅速,2023年工聯會會員超過42萬,勞聯會員13.5萬。五是反對派主要工會遭受重創,短期內很難捲土重來。對於工聯會、勞聯等愛國工會來說,這是一個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時期,也是難得的「窗口期」,應當抓住機遇,善用機遇,推動工會工作邁上新台階。
(二)新階段工會發展也面臨新挑戰。隨著香港內外形勢變化,社會經濟結構變動,愛國工會發展也迎來了新挑戰。一是維權任務更加艱巨複雜。由於長期搞資本主義,「強資本、弱勞動」的狀況難以改善。華資企業多是家族式企業,有的在某些行業佔據壟斷地位。香港堵塞國家安全漏洞後,美西方加大對香港的制裁、打壓力度,有些外資撤離香港。特區政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輸入人才、輸入外勞等方面更加重視本地財團意見。在種種條件制約下,工會維權變得更加困難。既不能一味反對政府政策,與資方直接衝突,又要維護工友的合法合理權益。對每個敏感的勞工議題,工會都必須認真研究,拿捏分寸,找到適當位置,提出合理合法的訴求和主張。二是處理勞資關係變得困難。由於「職工盟」、「工黨」、「街工」等反中亂港組織解散,廣大工友對愛國工會期望值提升,而一些資本財團却不太在乎愛國工會的訴求。為了發展經濟,政府政策難免會向資本傾斜。不久前,政府部門為儘快輸入勞工繞過勞顧會做決策,引起工會不滿。2023年6月,特區政府宣布輸入外來勞工計劃,准許建造業輸入1.2萬名外勞,運輸業輸入8,000名機場及司機外勞。還優化現有補充勞工計劃,准許26個非技術/低技術職位可輸入外勞。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形容輸入外勞是「遲來的春天」,有助於解決建造業及運輸業的燃眉之急,為重振香港經濟踏出重要一步。而香港中文大學專家指出,大量輸入勞動力會激怒本地工人,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滿意。輸入勞動力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智慧。工會處理此類問題更是「壓力山大」。三是政治參與難度增加。特區政府加強社會治理,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工會理應參與配合,但人才、資金、選票的壓力都明顯加大。由於勞資矛盾上升,工會爭取財團代表選票极為不易。一些友好社團基於自身利益,也希望有自己的代表進入管治架構,不像以前那樣全力支持工聯會。2003年工聯會副會長參選全國人大代表失利,區議會選舉成績不佳就是例證。四是培訓服務的壓力增加。過去工會搞培訓,大多因應傳統行業工人需求設計培訓課程。而現在香港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政府施政報告提出2027年設立超過130條智能生產線的目標,以發揮香港發展創科、新型工業化及新興產業的優勢與潛力。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業界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微電子、大數據、新能源及生物醫學等新興產業,積極打造具香港特色的「智能微工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業態不斷湧現,就業模式、勞動力結構發生新變化。單靠以前的培訓內容和方式,顯然不能滿足新業態勞動者和新一代移民人才的需求。為此,生產力促進局大力開展綜合化、高增值的培訓服務,幫助企業員工提升競爭力。課程內容豐富且質素深受業界認可,包含各類最新科技技能及知識。而工會的培訓機構限於師資力量,根本無法開展類似培訓。五是人才緊缺、能力不足短板顯現。工會積極參與各种選舉,無疑有助於提高自身政治影響力,但也暴露了人才短缺短板,「10個杯子7個蓋」,難以顧及日益繁重的會務。從能力角度看,工會骨幹要適應世界大變局、中國式現代化、香港新階段變化,做好本職工作也很不容易。六是右翼工會仍伺機爭奪話語權。雖然「職工盟」等解散了,但形散人還在。美英等外國反華勢力還在背後支持、挑動,不排除這些右翼工會一有機會又會活躍起來的可能性。
几点思考和建議
面對香港新階段工運發展新機遇新挑戰,愛國工會領袖和廣大骨幹應注意處理好幾個問題:
一是深刻認識長期堅持「一國兩制」、中央主導香港發展大勢對香港社會發展的影響,做好長期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開展工運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要認識到「一國兩制」下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矛盾,可以用相關政策和機制加以調和,將其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應影響社會的繁榮和穩定。愛國工會是「愛國者治港」的主要力量,在處理勞資矛盾時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堅持「撐勞工、爭權益」的基本取向,又要顧及香港穩定大局,儘量在現行機制規則下解決矛盾衝突,不宜採取激烈方式和手段。
二是深刻認識當前香港政治矛盾緩和、勞資矛盾有所上升的新趨勢,找準愛國工會的政治定位,提出正確的維權主張。國家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香港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繁榮,就能在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愛國工會必須站高望遠,顧全大局,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優勢助力內地新一輪改革開放。同時,要深入研究長期堅持「一國兩制」下香港勞資關係的演變和對策,提出維護工人合理權益的新訴求新主張。
三是深刻認識中央對香港工作新思路,以「一國兩制」實踐的寶貴經驗武裝思想,明確愛國工運發展新路向。習近平主席在香港慶祝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指明了香港未來發展方向,愛國工會骨幹應當認真學習,以「一國兩制」實踐的寶貴經驗武裝思想,認清發展新路向,勇當新時代工運先鋒。
四是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經濟、提升新質生產力對香港經濟結構和勞工隊伍構成的影響,適時調整工會工作重點。要及時籌劃建立新行業工會,吸納高素質勞動者,充實會員力量,更新會員隊伍結構。改革和健全培訓機構,為藍領工人掌握新技術新技能提供適切培訓課程,為新行業新移民人才提供亟需培訓,還可考慮到北部都會區建立新的培訓機構。
五是加強自身建設,提升開展新階段工運的能力和社會影響力。要繼承發揚愛國愛港光榮傳統,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完善群眾工作模式,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工聯會的「平台+活動+服務+引導」工作模式行之有效,應當發揚光大。要擴大聯繫面,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增強工作動能。穩妥處理與有關政府部門和其他工会社团的關係,爭取政策支持和工作資源。善於與工商界打交道,重大問題加強溝通,尊重和完善勞顧會機制,努力提升其運作水準,維護良好的勞資關係。精心培養各類人才,壯大骨幹隊伍,不斷提高新形勢下開展工運的能力和水準。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7-9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