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基地主任
解英華 |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研究員
在數智時代的全新媒介環境下,文藝創作與批評在技術、理論和實踐層面都迎來了全新的挑戰,傳統文藝創作實踐和不斷發展的社會化文藝需求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前文藝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在此文藝創作和批評尋求變革思想指導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根本規律中,創造性提出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根本所在,同時為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和批評指明了方向。
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必須以「人」為本
首先,中華文明首要的突出特性就是連續性,並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和突出的創新性是密不可分的,「中華民族具有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中華文明總是在繼承中創新性發展的。而蘊含於中華文明之中的中華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也同樣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和創新性。正因如此,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民創作出了無數經典不朽的文藝作品。雖然數智時代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創作形式和手段,以及更加多元的審美方式,但是「人」作為審美對象和創作者的根本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必須以「人」為本,重視文藝作品內容在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上的連續性及創作形式手段上的創新性,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和人類審美追求的藝術作品。
中華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的連續性與創新性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和創新性的藝術表達。從夏商周的禮樂文明到以孔子和老子為代表的儒、道美學思想,再到後來的玄學美學和禪宗美學,無不體現著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的連續性和創新性。這種連續性和創新性反映到文藝創作上,則具體表現為在審美表達上所追求的「盡善盡美」「中和之美」「文質統一」「與民同樂」「美善相樂」「天人合一」「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等審美標準;「道、氣、象、有無、虛實、動靜、妙、味、自然、清、遠、巧、拙」等諸多審美範疇;「賦」「比」「興」「以形寫神」「古法用筆」「寓情於理」「情景交融」等藝術表現手法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雖然新,但也是連續性和創新性的體現,換句話說,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是將傳統已有的媒介變成了自身的內容,並不意味著傳統已有的媒介形式和文藝作品內容的消失和被取代。因此,雖然現如今我們身處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人文社會環境較之以前發生了重大變化,並且文藝創作的媒介和手段也日新月異,但是我們要想創作出具有時代性、民族性的優秀文藝作品,離不開對這些以「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追求為對象確立下來的審美標準、審美範疇、審美命題和審美表達手法的繼承和發展。
其次,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反映在藝術創作中,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高度強調美與善的統一;強調情與理的統一;強調認知與直覺的統一;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這種對於文藝內容與形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統一性的追求,正是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關鍵所在。2024年在Sora出現後的全新數智時代,以影視為代表的文藝作品在形式美層面可以較容易地實現質的飛躍。但是在內容美層面如何做到與形式美統一、如何在輕易獲得使用製作文藝作品的技術的情況下克服技術濫用和價值抽空危險等一系列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
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內容和形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而數智時代所創造出的媒介環境是完全以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關係為中心的。因此,藝術作品內容中如何反映和解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正是數智媒介環境的缺失之處。眾所周知,技術不等同於藝術,掌握了先進的技術不一定能夠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因為創意才是優秀文藝作品的靈魂。在以AR、VR、XR等虛擬現實技術、以ChatGPT、Open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新媒介環境下,創意將會更加稀缺,藝術家們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水平將比任何時代都更能決定文藝作品的質量和效果。要想創作出更具時代感、前瞻性、民族性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們除了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術,關注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思想情感的變化之外,還需要提高中國古典美學的修養和領悟中華美學精神的能力。這是由中華文明的突出的連續性所決定的。縱觀歷代中國文學藝術創新和發展的歷史,都離不開對以往藝術成就的總結和繼承。
最後,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也都貫穿於古往今來中國美學和藝術發展的歷程。特別是盛唐,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和平性也反映到了美學之中,多元並存、多元並重、多元融通的「盛唐氣象」,充分說明了中華審美精神的巨大的包容性、和平性和開放性。在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可謂是高度發達的「地球村」,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處在同一媒介環境下,並且有著高速的媒介互聯互通,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出現背景是以跨地域、跨國家、跨種族為基礎的,面向整個人類對象的智能生成工具,這意味著數智時代的文藝的繁榮更加離不開多元並存、多元並重、多元融通的創作理念。
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正為此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範例。文藝創作如何包容性地吸收先進的、不同國家和地域的文化;在文藝創作中突出本民族特點的同時,又以和平的方式吸收其他文化的先進理念進行綜合性創新,是數智時代面臨的重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數智時代的文藝表現便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和平性。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是數智時代文藝評論的基本遵循
文藝評論的重要依據是美學思想和美學觀念,如上所述,蘊含於中華文明之中的中華美學思想和美學觀念同樣具有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這五大突出特性也同樣體現在中國歷代的文藝評論之中。中國文藝評論歷來反對脫離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基本的東西(社會性的理性)而去追求感性形式的美,要求美必須具有社會的實質、內容,感性中應該有理性。這正是應對數智時代碎片化文藝創作和評論的最好方法。
中國古代文藝評論中的「風雅」「傳統」「微言大義」的史筆追求,「正體與變體」的演變,無不體現著文藝評論的連續性和創新性。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的這種文、質統一的審美觀,既強調了文藝社會的功用,又強調了文藝的審美價值。孔子追求美善統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美學批評尺度和「過猶不及」「無過無不及」原則,正是中國文藝評論統一性的高級體現。中國傳統文藝評論中「中和為美」「以和為貴」和「和而不同」等思想體現著對中華文明中的包容性和和平性的追求。正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使得中國文藝評論講求「立意高遠」「言之有物」「針砭時弊」「不偏不倚」「和而不流」「面面俱到」,將人生對終極意義的追求同碎片化的閑言碎語區分開,將娛樂與教化統一起來,將「陰陽奇正」包容兼收,將衝突、爭端和而為一。
在數智時代,重視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傳統,可以解除碎片化媒介環境帶來的審美主體弱化和被動審美等問題。中華文明的五大特性,極大地強調了「人」作為主體的審美感受或審美態度的重要作用,對於考察美與藝術在欣賞創造中和審美主體關係的問題對當下數智時代藝術創造的影響,具有十分寶貴的啟示意義。
在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下,通過數字媒介和人工智能被動創作的文藝作品,在新技術條件下,主要通過符號、色彩和感官反應的結構化建構來進行審美賦予,這與上述注重主體主動審美能力的文藝鑒賞理論是相背離的。在中國文藝創作中,向來將「意」作為重點,而將傳遞意義的符號和結構看作次要的,因此主張「得意忘言,得魚忘筌」「詞達而已」「意在言外」等,都是在說文藝作品能夠傳遞主體內心感覺便是好的,而無需在意採取何種形式。前提都是人的靈魂面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內心情感和認知,至於傳遞媒介甚至是可以忽略的;而人工智能並不具備人的靈魂,因而對世界無法進行人類的感知和創造,所以無論形式上如何完美的人工智能產品,都只能給人以客觀對象的審美感覺,而無法進行交流和傳播意義上的審美。因此,人工智能雖然已經創作出詩歌、書法、油畫、音樂等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在藝術底蘊和個性上仍然無法與人類作品相比較。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突出特性中的審美觀,已經很清楚地判斷出人工智能時代文藝的重要性和無可替代性。
在後現代主義盛行,數字智能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形成的碎片化審美,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自古以來我們所追求的美善統一、情理統一、認知與直覺統一、人與自然統一的審美境界,更多的是以娛樂為目的,並不關注人生的終極意義。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始終以全人類的終極意義為追求,在審美中始終貫徹著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同時,中國文藝審美追求是超越媒介的,只要能達「意」,無論新舊媒介,任何形式都是可以的。所以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是數智時代文藝評論的基本遵循,更是解決數智化時代碎片化和被動審美等問題的良藥。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7-9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張 晶 |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基地主任
解英華 |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研究員
在數智時代的全新媒介環境下,文藝創作與批評在技術、理論和實踐層面都迎來了全新的挑戰,傳統文藝創作實踐和不斷發展的社會化文藝需求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前文藝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在此文藝創作和批評尋求變革思想指導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根本規律中,創造性提出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根本所在,同時為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和批評指明了方向。
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必須以「人」為本
首先,中華文明首要的突出特性就是連續性,並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和突出的創新性是密不可分的,「中華民族具有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中華文明總是在繼承中創新性發展的。而蘊含於中華文明之中的中華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也同樣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和創新性。正因如此,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民創作出了無數經典不朽的文藝作品。雖然數智時代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創作形式和手段,以及更加多元的審美方式,但是「人」作為審美對象和創作者的根本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數智時代的文藝創作必須以「人」為本,重視文藝作品內容在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上的連續性及創作形式手段上的創新性,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和人類審美追求的藝術作品。
中華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的連續性與創新性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和創新性的藝術表達。從夏商周的禮樂文明到以孔子和老子為代表的儒、道美學思想,再到後來的玄學美學和禪宗美學,無不體現著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的連續性和創新性。這種連續性和創新性反映到文藝創作上,則具體表現為在審美表達上所追求的「盡善盡美」「中和之美」「文質統一」「與民同樂」「美善相樂」「天人合一」「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等審美標準;「道、氣、象、有無、虛實、動靜、妙、味、自然、清、遠、巧、拙」等諸多審美範疇;「賦」「比」「興」「以形寫神」「古法用筆」「寓情於理」「情景交融」等藝術表現手法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雖然新,但也是連續性和創新性的體現,換句話說,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是將傳統已有的媒介變成了自身的內容,並不意味著傳統已有的媒介形式和文藝作品內容的消失和被取代。因此,雖然現如今我們身處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人文社會環境較之以前發生了重大變化,並且文藝創作的媒介和手段也日新月異,但是我們要想創作出具有時代性、民族性的優秀文藝作品,離不開對這些以「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追求為對象確立下來的審美標準、審美範疇、審美命題和審美表達手法的繼承和發展。
其次,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反映在藝術創作中,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高度強調美與善的統一;強調情與理的統一;強調認知與直覺的統一;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這種對於文藝內容與形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統一性的追求,正是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關鍵所在。2024年在Sora出現後的全新數智時代,以影視為代表的文藝作品在形式美層面可以較容易地實現質的飛躍。但是在內容美層面如何做到與形式美統一、如何在輕易獲得使用製作文藝作品的技術的情況下克服技術濫用和價值抽空危險等一系列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
數智時代文藝創作的內容和形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而數智時代所創造出的媒介環境是完全以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關係為中心的。因此,藝術作品內容中如何反映和解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正是數智媒介環境的缺失之處。眾所周知,技術不等同於藝術,掌握了先進的技術不一定能夠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因為創意才是優秀文藝作品的靈魂。在以AR、VR、XR等虛擬現實技術、以ChatGPT、Open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新媒介環境下,創意將會更加稀缺,藝術家們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水平將比任何時代都更能決定文藝作品的質量和效果。要想創作出更具時代感、前瞻性、民族性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們除了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術,關注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思想情感的變化之外,還需要提高中國古典美學的修養和領悟中華美學精神的能力。這是由中華文明的突出的連續性所決定的。縱觀歷代中國文學藝術創新和發展的歷史,都離不開對以往藝術成就的總結和繼承。
最後,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也都貫穿於古往今來中國美學和藝術發展的歷程。特別是盛唐,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和平性也反映到了美學之中,多元並存、多元並重、多元融通的「盛唐氣象」,充分說明了中華審美精神的巨大的包容性、和平性和開放性。在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可謂是高度發達的「地球村」,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處在同一媒介環境下,並且有著高速的媒介互聯互通,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的出現背景是以跨地域、跨國家、跨種族為基礎的,面向整個人類對象的智能生成工具,這意味著數智時代的文藝的繁榮更加離不開多元並存、多元並重、多元融通的創作理念。
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正為此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範例。文藝創作如何包容性地吸收先進的、不同國家和地域的文化;在文藝創作中突出本民族特點的同時,又以和平的方式吸收其他文化的先進理念進行綜合性創新,是數智時代面臨的重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數智時代的文藝表現便是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和平性。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是數智時代文藝評論的基本遵循
文藝評論的重要依據是美學思想和美學觀念,如上所述,蘊含於中華文明之中的中華美學思想和美學觀念同樣具有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這五大突出特性也同樣體現在中國歷代的文藝評論之中。中國文藝評論歷來反對脫離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基本的東西(社會性的理性)而去追求感性形式的美,要求美必須具有社會的實質、內容,感性中應該有理性。這正是應對數智時代碎片化文藝創作和評論的最好方法。
中國古代文藝評論中的「風雅」「傳統」「微言大義」的史筆追求,「正體與變體」的演變,無不體現著文藝評論的連續性和創新性。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的這種文、質統一的審美觀,既強調了文藝社會的功用,又強調了文藝的審美價值。孔子追求美善統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美學批評尺度和「過猶不及」「無過無不及」原則,正是中國文藝評論統一性的高級體現。中國傳統文藝評論中「中和為美」「以和為貴」和「和而不同」等思想體現著對中華文明中的包容性和和平性的追求。正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使得中國文藝評論講求「立意高遠」「言之有物」「針砭時弊」「不偏不倚」「和而不流」「面面俱到」,將人生對終極意義的追求同碎片化的閑言碎語區分開,將娛樂與教化統一起來,將「陰陽奇正」包容兼收,將衝突、爭端和而為一。
在數智時代,重視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傳統,可以解除碎片化媒介環境帶來的審美主體弱化和被動審美等問題。中華文明的五大特性,極大地強調了「人」作為主體的審美感受或審美態度的重要作用,對於考察美與藝術在欣賞創造中和審美主體關係的問題對當下數智時代藝術創造的影響,具有十分寶貴的啟示意義。
在數智時代的媒介環境下,通過數字媒介和人工智能被動創作的文藝作品,在新技術條件下,主要通過符號、色彩和感官反應的結構化建構來進行審美賦予,這與上述注重主體主動審美能力的文藝鑒賞理論是相背離的。在中國文藝創作中,向來將「意」作為重點,而將傳遞意義的符號和結構看作次要的,因此主張「得意忘言,得魚忘筌」「詞達而已」「意在言外」等,都是在說文藝作品能夠傳遞主體內心感覺便是好的,而無需在意採取何種形式。前提都是人的靈魂面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內心情感和認知,至於傳遞媒介甚至是可以忽略的;而人工智能並不具備人的靈魂,因而對世界無法進行人類的感知和創造,所以無論形式上如何完美的人工智能產品,都只能給人以客觀對象的審美感覺,而無法進行交流和傳播意義上的審美。因此,人工智能雖然已經創作出詩歌、書法、油畫、音樂等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在藝術底蘊和個性上仍然無法與人類作品相比較。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突出特性中的審美觀,已經很清楚地判斷出人工智能時代文藝的重要性和無可替代性。
在後現代主義盛行,數字智能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形成的碎片化審美,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自古以來我們所追求的美善統一、情理統一、認知與直覺統一、人與自然統一的審美境界,更多的是以娛樂為目的,並不關注人生的終極意義。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始終以全人類的終極意義為追求,在審美中始終貫徹著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同時,中國文藝審美追求是超越媒介的,只要能達「意」,無論新舊媒介,任何形式都是可以的。所以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是數智時代文藝評論的基本遵循,更是解決數智化時代碎片化和被動審美等問題的良藥。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7-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