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製局公布2024年8月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全省共報告登革熱1220例,較7月(233例)增長987例。今年5月起,廣東部分地區已陸續報告登革熱本地病例。
2024年以來,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流行強度顯著超過歷年同期水平,東南亞、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不斷攀高。
9月為我國登革熱高發月份,廣東、雲南等地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節,又逢「國慶」來臨,多地疾控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防蚊工作,謹防感染登革熱。
什麽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所以不被叮咬就不會得登革熱。
登革熱高發季節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開始逐漸增多,8—10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花斑蚊長什麽樣?
能夠傳播登革熱的蚊子有兩類,分別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它們身體都有黑白相間的花紋,有的地區也叫它們「亞洲虎蚊」「花蚊子」。
白紋伊蚊分布較廣,分布區位於北起沈陽,經河北秦皇島,山西太原,甘肅天水、隴南,四川雅安,至西藏墨脫一線及其東南側。埃及伊蚊主要分布於我國海南沿海市(縣)及火山巖地區,廣東雷州半島小部分地區,雲南西雙版納州、德宏州和臨滄市等三州市的邊境區縣,台灣嘉義縣以南和澎湖縣部分地區。
哪些地方有登革熱?
登革熱在全球熱帶和亞熱帶的城市、半城市地區廣泛流行。雨季到來後,降水增多,隨著媒介伊蚊大量孳生,登革熱也隨之傳播開來。
目前東南亞、南亞、拉丁美洲地區,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孟加拉國、柬埔寨、老撾、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巴拉圭等國家都已經進入了登革熱的流行季節。大家去這些地區旅遊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得了登革熱會有什麽表現?
發燒(可達39℃):發燒是感染登革熱之後最常出現的癥狀,並感覺十分疲憊,有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肚子疼、腹瀉等癥狀。
「三痛、三紅」:頭痛、眼眶痛(感覺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關節痛(腰酸背痛),以及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發病第3~6天時,有的患者會在面部和四肢出現皮疹、發癢等癥狀, 3~4天後消退。
出血表現:個別病例在發燒5-8天後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現。
得了登革熱該如何治療?
目前沒有治療登革熱的抗病毒特效藥,及時就醫,早診斷、早對癥治療可減少疾病加重的風險。
發病後要註意休息,註意防蚊隔離(使用紗門紗窗和蚊帳)。
退熱以物理降溫為主。
退熱之後仍然存在病情惡化的風險,一旦出現腹部劇痛、持續嘔吐、皮膚紅色斑點、口鼻出血、嘔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膚濕冷、呼吸困難等癥狀,提示需要緊急護理,應立即返回到門診或急診。
在登革熱流行區短暫逗留,該如何做好防蚊?
在外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並使用驅蚊液,預防蚊子叮咬。
酒店、民宿房間應關好紗門、紗窗,房間可以使用蚊香、滅蚊氣霧劑等,尤其要註意嬰兒床和嬰兒車,也要裝置蚊帳。
在家中使用殺蟲劑滅蚊時,要按照產品的說明進行操作,避免兒童接觸。
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如果出現發燒、皮疹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診並主動說明被叮咬的情況。
返回本地後,如果2周內出現發熱,要及時就診並說明旅行史,為了不將疾病傳播給家人,請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住院隔離治療。
何時懷疑自己得了登革熱?
如果過去2周曾在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逗留,或自己生活與活動的社區、街道甚至城市範圍內有登革熱發生,當出現突起發熱(有時可達39°C),同時伴有以下癥狀之一——明顯疲乏、厭食、惡心等,常伴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關節痛,可伴面部、頸部、胸部潮紅時,應考慮自己有感染登革熱的可能。此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醫,並主動向醫生說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熱,以盡快得到診治,並采取防蚊隔離,防止進一步擴散。
登革熱有疫苗可以預防嗎?
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註射疫苗預防登革熱。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對癥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重癥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綜合健康中國、中國疾控、廣東疾控、北京日報、極目新聞等)
聚焦 8類慢性病納入北京首批市級長處方目錄
北京市衛健委等日前發布進一步做好門診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8類慢性病,納入首批市級長期處方適用慢性病病種目錄。符合標準的8類慢性病患者,可開具最長12周的長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