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志偉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郭凱傑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
林功成 |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王鐙淇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過去幾年,雖然香港經歷重重挑戰,但依然維持獨特優勢和吸引力。香港初創企數目增長迅速,同時也面臨諸多現實困難。香港特區政府應積極借鑒其他城市成功經驗,不斷完善政策保障和扶持措施,助力初創企業做大做強,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初創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初創公司的數量每增加10%,就能在下一年帶動2.4%的人均GDP增長以及提升2.9%的專利申請量,可見初創企業能夠有效帶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科技創新。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推進建設香港作為世界級創科樞紐的地位,並於2022年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香港的創科發展制定戰略規劃,目標於2030年把初創企業數量從現時約4,000間增加至7,000間,並培育出30家「獨角獸」企業。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先克服初創生態圈所面對的障礙,為企業家創造有利於創業的環境。 現時,香港的初創生態系統仍未成熟,特別在孵化、融資和人才等方面皆面對不同挑戰。首先,本地孵化生態不平衡,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支援不足。根據投資推廣署「2023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香港有132處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服務4,257家香港初創企業,但當中約85%都在香港科技園和數碼港孵化,孵化生態向公營傾斜。同時,香港的初創融資環境發展有待完善。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地之一,針對本地初創企業的早期風險投資卻相對少。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2020年的初創生態研究顯示,85%的香港創業者依靠個人儲蓄,若在早期階段無法獲得資源,即使是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也無以為繼。因此,筆者認為特區政府需要從以下多方面著手,全面提升香港的初創生態系統,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田構建「孵化器集群」 促進初創生態圈多元發展
創業之路,九死一生。孵化是初創企業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許多初創企業成功的關鍵。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孵化器能夠顯著提高初創企業的存活率;80%的企業從孵化器畢業5年後仍持續營運。
孵化的過程旨在為初創企業構建一個有利發展的環境,從資金到人脈,從投資者到創業導師,從市場拓展到提供辦公場地等,在各個環節助創業家實踐夢想。孵化器會為企業家對接產業資源、建立商業網絡,創業者可在資深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完善產品設計和商業策略,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單一類型的孵化器無法服務初創圈各式各樣、處於不同階段的初創企業。因此,我們需要建構一個全面的創業孵化生態系統,囊括各類型的孵化器,包括公營和私營、附屬於大學或研究機構和服務指定行業的孵化器,使其能夠相互補足,強化對不同類型的初創企業的支援和指導,協助企業家將創意落地生根。
香港孵化生態圈以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為首,兩者皆為公營孵化器。作為推動香港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的領頭羊,它們各自開展了不同的培育及支援計劃,協助初創公司和科技企業構思理念、展開研究及發展。公營孵化器因其政府主導的本質,運作時難免需要依循一套特定的程序及管理架構,過程往往較繁瑣,降低了管理效率;相反,私營孵化器則限制較少,能夠靈活地因應市場轉變作出調節。在孵化服務方面,除基礎設施和服務外,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等公營孵化器亦會為企業提供種子資金,以及各類型的管理諮詢和導師指導等增值服務。但要使初創企業更快更準確地瞄準市場所需,同時激活香港孵化器生態圈,則需要與以市場為導向的私營孵化器相互配合。國際私營孵化集團通常擁有更多風投資本支持,往往更擅長為初創企業制定業務發展策略、品牌管理和市場推廣。同時,其亦會以股權形式積極投資在孵企業。當初創企業利潤與其自身盈利掛鈎,孵化器得以有更大的動力提升初創企業的市場價值,策略性地利用其廣泛的行業資源網絡,為企業帶來更多海內外的投資、拓展甚至併購的機會。
縱觀全球各地初創生態圈、創業投資市場活躍的地區,如美國和中國內地,其孵化生態系統皆以私營為主導。與公營孵化器相比,私營孵化器在市場敏感度、效率和盈利模式等方面更具優勢,這些是推動初創企業成長的關鍵要素,亦是美國和中國內地孵化生態系統逐漸從公營走向私營的原因。
美國的孵化生態系統自上世紀50年代末起,逐步縱深發展,經歷了初始、成長及變革階段,才得以孕育出多個享負盛名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例如Y Combinator、Techstars和500 Global等。在孵化生態系統發展初期,孵化器數量稀少,孵化任務被視為政府職能的延伸,主要涉及利用閒置空間以緩解高失業率,因此為初創企業提供的服務限於提供基本辦公場地和設施。直至80年代中期,孵化器逐步拓展其功能,開始為不同初創企業的需求提供專門服務,如管理諮詢、會計和商業培訓等增值的軟性服務。隨着孵化器數量增加,競爭加劇,孵化生態系統轉向私營市場主導,更多風險資本積極參與孵化,服務形式日趨多元,孵化服務及指導逐漸變得更具針對性。21世紀初進入變革階段,出現了兼具風險投資和孵化能力的商業孵化集團,如Techstars等,在為初創企業提供股權投資的同時,也為團隊提供戰略規劃、品牌管理和公司治理結構管理等專業化服務。孵化集團直接投資在孵企業的模式,為企業開拓了更廣闊的融資渠道,亦創造了一個讓孵化器和初創公司都能互惠互利、共同茁壯成長的生態圈。現時,香港的孵化生態系統處於成長階段頓足不前,要邁進變革階段,則需要由政府主導轉變至私營主導,並同時引入國際私營孵化器和加速器,為本地孵化生態系統注入活力。 近年,特區政府銳意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於2021年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構建香港矽谷——新田科技城,組成擁有完整研發、生產及投融資服務的創科產業生態系統。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約見逾百間企業,分別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他們亦大多傾向落戶落馬洲河套區和新田科技城。新田科技城作為未來香港創科發展的核心,將匯聚不同領域的初創企業、重點科企和人才;吸引國際私營孵化器落戶新田科技城,與毗鄰高校、科研機構和創科企業共享尖端設施、研究資源和高端人才,能夠加速建設創科中心。進駐新田的國際孵化器可與同駐的本地孵化器建立合資或夥伴關係,協同發展,強化香港孵化生態系統。
然而,要吸引國際孵化器來港,特區政府需發揮領航的角色。透過向國際孵化器的財務、營運和戰略需求等方面提供積極、全面的政策支援,展現培育香港初創企業的決心。舉例而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為了吸引國際孵化器Techstars落戶,向其提供為期3年的一攬子資金、資源和政策支援等,並承諾為孵化器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借鑒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特區政府可考慮通過以下激勵措施,在新田科技城打造私營孵化器集群。
首先,特區政府可推出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例如為孵化器提供初始免租期,減低它們的起始成本,讓其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孵化服務之中。同時,特區政府亦能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如本地人才對接等,從而增加孵化器落戶香港的誘因。
其次,特區政府可考慮為國際孵化器提供協調和財政支援等配套服務。剛落戶香港的孵化器可能缺乏本地資源,未必熟悉本地法規。特區政府可設立服務專員,專責協調國際孵化器落戶或營運相關事宜,協助解決國際孵化器在本地發展面臨的問題。此外,通過推出財務優惠措施,如補貼施工前的運營開支,以及為針對初創企業提供研發、運營場地、共享設施和服務的費用提供報銷等。筆者相信這些激勵措施有助吸納更多國際知名的孵化器落戶。
創業路充滿挑戰,單靠創業家自己很難解決所有困難,孵化器可在初創企業發展過程中提供指導和幫助。透過建立孵化器集群,可促進跨行業合作,推動商業化進程,使本地初創企業與國際市場無縫對接。進駐新田科技城的國際孵化器則可與同駐新田的本地孵化器建立合資或夥伴關係,協同發展,從而加速香港孵化生態圈的多元發展。
設立天使母基金 進一步引導初創融資
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之一,科技初創企業不僅擁有創新力、冒險精神、高靈活度、突破性技術等特點,而且對香港的產業升級轉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因地制宜發展具香港特色的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引導資本為產業創新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是香港需要思考的問題。
處於種子期或早期階段的初創企業,具高風險和長投資周期等特徵,導致許多投資者卻步。曾有國際研究表明,近八成的初創企業無法獲得種子輪之後的融資。實際上,早期融資匱乏,是香港初創企業發展長期以來的一大難題。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一項針對259間在香港成立少於8年、以香港為總部的初創公司的調查,本地初創企業以風險投資及風險投資為資金來源的比例分別僅為3%和7%。
另一方面,由於風險偏好及有效運用公帑的考量,政府可能更傾向於投資較成熟的公司,使得初創企業獲得早期資金的難度增加。2022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港投公司」),旨在更好地利用財政儲備以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港投公司初始資本規模為620億港元,其中「共同投資基金」為300億港元,原先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為220億港元,而「策略性創科基金」和「大灣區投資基金」則各為50億港元。據了解,港投公司現時傾向於投資平台型企業,務求使被投公司的成功能發揮輻射作用,從而推動周邊發展。筆者樂見港投公司於今年6月宣布與「港產獨角獸」思謀集團和百圖生科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在今年7月宣布與銀河通用機器人合作擴展香港生態圈,相信此舉有助於香港構建更完善的創科生態圈。然而,就初創生態系統而言,香港現時仍欠缺專門針對處於種子期和早期階段初創企業的基金。團結香港基金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較專注於種子期和早期風險投資的三個政府風投基金,即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及創科創投基金,其管理資產總規模僅約34億港元,且被投公司大約只有100個。
為了促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耐心資本的發展,以及更有效地發揮政府資本的引導作用,許多地方政府成立了天使母基金。這些由政府全資持有的天使母基金與經篩選的私營創投基金合作,共同成立子基金,以吸引私人資本投資於種子期和初創期的企業。相比起直接和私營創投基金進行共同投資,天使母基金的優勢體現在風險更分散、投資表現評估更全面、基金運作更專業及更獨立等方面。
在眾多的天使母基金中,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發起設立的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天使母基金」)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成功例子。深圳天使母基金由深圳市引導基金出資成立,目前規模1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天使投資類政府引導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專注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致力於引領天使投資行業發展、培育優秀初創企業及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該基金委托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設立的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按市場化方式運營管理。
據筆者了解,深圳天使母基金的出資比例高,對單個子基金的出資比例最高可達40%,並對符合條件的子基金實行超額收益全額讓渡。目前深圳天使母基金有三大主營業務:子基金投資業務方面,深圳天使母基金通過投資各類天使子基金,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機制和財政資金的引導放大作用,引導私營資本投向天使類科創項目,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直投業務方面,深圳天使母基金通過跟進投資和跟投子基金,與其他機構同輪次共同投資或直接引領後續輪次投資,加速培育扶持高成長的科創項目。條件成熟時,該基金還會開展原始創新「無人區」直投,深化天使母基金的示範和引導職能。而生態運營業務方面,深圳天使母基金圍繞初創企業發展需求,依托「政府+市場」兩大資源體系,通過匯集政、產、學、研、資、介、服等資源要素,衍生形成政策、空間、資本、技術、人才、品牌、產業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務產品,培育初創企業快速成長,形成有利於初創企業不斷產生且持續成長的生態環境。截至2022年6月,累計在投的58隻子基金交割項目達629個,共計約84億元人民幣;其中估值超1億美元的「潛在獨角獸」公司有122家,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有3間。而所投項目員工總數持續增長,帶動就業超3.4萬人。
參考深圳天使母基金的做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在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立香港天使母基金。該天使母基金可與優秀的私營創投基金共同出資以設立子基金,為本地初創企業提供關鍵的種子期和早期融資。資金來源方面,可從「未來基金」撥款50億至100億港元至港投公司作為啟動資本。基金結構方面,天使母基金應與具有良好業績的私營創投公司共同設立子基金。政府應以有限合夥人身份參與子基金,並由私營創投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確保子基金以市場主導的方式運作。而政府在各子基金中的出資比例不應超過一定的百分比(如40%),以吸引足夠多的私人資本參與。舉例而言,假設天使母基金的初始基金規模為50億港元及政府出資百分比上限為40%,則至少可吸引75億港元的私營資本參與投資。被投公司的選擇上,子基金應投資於本地種子期和早期初創公司,重點投資《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的優勢科技產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激勵措施方面,可為私營創投基金提供認購期權,允許其在一定期限內(如5年)以原始價格加計息的形式購買政府的子基金股份。同時在基金整體或逐筆交易層面提供具有一定優惠力度的附帶權益,從而吸引更多私營創投基金參與投資。
透過成立天使母基金,港投公司可進一步發揮資本引導作用及槓桿市場資源,從而吸引更多私營資本投資本港早期初創企業。同時,這也有利於加快形成具香港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和香港初創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
培育本地技術轉移專才服務香港初創生態圈
要推動香港初創生態圈的蓬勃發展,除了完善孵化和融資鏈條外,人才是個中關鍵。根據德勤於2024年發表的《創新為源,釋放價值:彌合商業化差距》報告,63%的創業者表示難以找到足夠的人才,反映香港初創生態圈的創新人才稀缺。
要使初創企業研究成果得以成功落地轉化,少不了技術轉移人員的參與。香港的技術轉移專才供不應求,從大學的技術轉移中心人員不足可見一斑。香港的大學每100名教授僅有1.87名技術轉移專才,比例遠低於美英頂尖大學,如牛津大學(3.6名)和加州理工學院(7.1名)等。香港技術轉移人才短缺的問題,無疑制約了本地初創企業研發成果商業化的進程。
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特區政府可參照創新及科技基金於2020年推出的「研究人才庫」,在創新科技署下設立「技術轉移人才計劃」(下稱「計劃」)。透過此「計劃」向技術轉移辦公室、研究機構、本地科技公司,尤其是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的初創企業,以及在科學園和數碼港孵化的企業提供資助,以聘請本地及海外技術轉移專才。「搶人才」終為權宜之計,長遠需要培育本地人才。因此,「計劃」亦可為技術轉移中心所提供的技術轉移培訓提供資金補助,鼓勵技術轉移中心自主培養對商業化和創業感興趣的大學生,提升他們的技術轉移和商業化技能。透過策略性地培養人才,向初創生態圈輸送的本地技術轉移專才,為企業的研發成果商業化注入強勁動力。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7-9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