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堅明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海洋發展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並指出“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年7月11日發布的《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提到,“海洋生態環境關乎地球生態平衡和資源合理利用,關乎人類文明永續發展,關乎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現實與未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海洋生態保育和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孕育了豐富而又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資源。儘管香港的海域面積相對全國海洋面積微不足道,卻擁有全國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物種。為保護珍貴的海洋生物資源及海洋生態環境,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採取了多項行動和措施。現時,香港有七個海岸公園和一個海岸保護區,總面積逾6,100公頃,重點保護海洋生物以及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今年年底前於北大嶼水域指定北大嶼海岸公園,成為香港第八個海岸公園,總面積將增至超過8,500公頃。這不僅展示了香港對海洋保育的堅定承諾,也為未來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出系列生態保護和資源增值措施
《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指出,國家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推進海洋生態一體保護、系統修復,科學決策、精準施策,守牢生態安全邊界,不斷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香港特區政府堅持以科學為本的精神,推出一系列生態保護和資源增值措施,在探索中創新,努力構建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
香港特區政府於總面積逾6,100公頃的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實施分區管理計劃,透過劃出不同分區,監控公園和保護區內的活動,例如劃出核心區,禁止區內一切捕漁活動,以及指定船隻禁區,防止區內珊瑚生態遭受破壞。同時,香港特區政府進行生態監察,加強公眾教育和優化水上康樂活動的安排,以更好地保護海洋環境。
另外,為存護香港的漁業資源,香港水域已全面禁止使用炸藥、有毒物質、電擊、抽吸器具、挖採器具及拖網器具等會對漁業及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損害的捕魚方式。我們也一直致力推行控制香港水域內捕撈力量的政策。在科學管理漁業資源的基礎上,推行一系列漁業管理措施,包括實施本地漁船登記制度,確保捕撈力量控制在適當水平,以實現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經過仔細的科學分析,香港特區政府於2022年4月開始禁止使用可連接的摺疊式浸籠,進一步保護香港水域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我們會繼續與時並進,優化漁業管理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同時透過增殖放流和敷設人工魚礁,恢復和提升漁業資源。過去十年,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在海岸公園投放本地不同品種的幼魚,進一步實現在人工魚礁進行增殖放流的可行性。為響應“全國放魚日”,漁護署今年6月6日在印洲塘海岸公園投放約18,000條紅斑(赤點石斑)、石蚌(星點笛鯛)和黑鱲(黑鯛)幼魚,並邀請公眾人士包括宗教團體、漁民組織和環保團體等一起參與放魚活動。增殖放流工作嚴格遵守國家及國際指引,例如投放本地品種和對放流的幼魚進行檢疫等,並確保在合適的環境放流幼魚,以提高牠們的存活率,同時避免對放流地點附近的生態造成不良影響。我們鼓勵公眾支持和參與以科學為基礎的增殖放流,這既可提高公眾保育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意識,又可取代不當的放生活動。長遠而言,我們希望與各界合作,把科學放流恆常化,令更多市民參與,在善用社會資源保育海洋之餘,更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堅持海洋發展與生態保育並重
香港特區政府始終堅持發展與保育並重。在發展海洋經濟同時保育海洋生態的過程中,環境影響評估(環評)機制發揮關鍵的平衡作用。在該機制下,所有指定工程項目必須進行全面的環評,通過專業而又科學化的評估過程,識別和緩解發展項目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漁業資源的潛在影響,以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免受破壞。由於海洋管理涉及環境、生態、漁業、海事等多個範疇,漁護署作為海洋生態及漁業主管部門,一直與其他相關政府部門維持緊密的協作關係。透過各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以及建基於嚴謹科學的審批制度,確保環評能夠全面平衡海洋發展與海洋保育的需要,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我們相信,要在海洋生態保護、社會效益和經濟發展三方面取得平衡,才能確保在發展藍色經濟的同時,達致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
香港特區政府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積極推動海洋生態保育,支援海洋高質量發展。在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投入運作前,香港特區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前把北大嶼約2,400 公頃水域指定為全港面積最大的北大嶼海岸公園以緩解項目發展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待完成指定程序後,全港受保護海域總面積將增加至超過8,500公頃。在地理上,北大嶼海岸公園與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大小磨刀海岸公園,以及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形成橫跨粵港水域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透過積極發揮協同效應,粵港兩地可更有效地保育棲息在這個海洋保護區網絡的中華白海豚群落。
海魚養殖總產值15年內將提升十倍
海魚養殖一直是香港漁業的重要漁獲來源。然而,過度的養殖活動會給海洋環境帶來一定的壓力。
為落實長遠發展方向,漁護署委託顧問就設立新魚類養殖區進行研究,包括物色合適的選址,探討相關的技術可行性,以及評估新魚類養殖區對社會、經濟及海洋環境的潛在影響。顧問研究就不同擬議選址的水文及海洋環境參數作初步評估,並運用水質模擬系統WATERMAN估算各潛在選址的環境承載力,以確保海魚養殖活動不會對鄰近的海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值得一提的是,WATERMAN是香港大學在漁護署協助下研發的水質模擬系統,透過結合水文數據和氣象數據來模擬三維水動力,以評估水質情況。該系統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評為亞太區永續強化水產養殖的成功實踐。漁護署根據顧問研究的建議,選定在黃竹角海、外塔門、大鵬灣和蒲台(東南)等四個地點設立總面積約590 公頃的新魚類養殖區,以發展現代化及可持續的深海養殖。四個新魚類養殖區的環評報告已於2023 年3 月獲環境保護署署長批准,並獲發環境許可證。有關措施將有助在保護海洋環境與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確保海洋的可持續發展,並創造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空間。
隨着新魚類養殖區的成立,香港養殖海魚年產量目標將在5年內倍增至1,200 公噸,並在15年內再增至約6,000公噸,總產值相應地提升至現時的十倍。這個目標已訂明於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12月公布與業界攜手制訂的《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內。我們會積極落實《藍圖》提出的具體措施,循產業化的方向促進漁業升級轉型、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面向市場,建立行業優勢,邁向規模經濟,並透過專業分工、行業組織相互配合,以及政府的支援和配套服務,讓行業持續發展。發展深海養殖是《藍圖》中的一項重點措施,香港特區政府會提供基礎設施、技術及財政等方面的支援,協助業界升級轉型至深水網箱養殖,並促進深水網箱養殖技術在新魚類養殖區的應用。
配合未來香港深水網箱養殖發展,漁護署於2021年在東龍洲魚類養殖區設立現代化海產養殖示範場。該示範場採用的半潛式桁架深水網箱設計,既可抵禦強風、強流、巨浪,又堅固耐用,能在較佳水流的開放水域進行大規模養殖,配合實時監控及水質監測系統、自動投餌系統、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系統等現代化設備管理,能更有效地利用水體,提高海魚養殖業的生產效能。此外,在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的資助下,香港理工大學在示範場開展了推廣海產養殖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計劃,為傳統養殖戶和有意投身海魚養殖業者提供課堂理論和實地實習訓練。
此外,我們為魚類養殖區的日常監察和管理工作引入更多現代化科技。養魚區內不但會安裝實時水質監測儀,以提供實時水質資料,而且已引入配備實時原位人工智慧技術的浮游植物監測系統,利用流式細胞儀、高端圖像捕獲和人工智慧分析技術,以自動化方式準確地識別浮游植物,從而更有效地監測出現紅潮的情況。我們還會利用水下攝像機觀察和記錄各養魚場的魚類養殖情況,為養魚戶提供更多高科技生產技術支援,並透過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為有意發展深海養殖的人士提供財政支援。
正如國家農業農村部在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中指出,現代漁業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水平,以及發揮水產養殖生態修復功能。漁護署將繼續積極提高香港水產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和標準化水平,致力推進綠色健康養殖,確保未來既能從海洋取得我們所需要的食物,又能保護水生野生生物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鼓勵公眾保護海洋環境
漁護署十分重視海洋生物保育方面的教育、推廣和宣傳工作,透過不同渠道,包括生態導賞、實地考察、展覽、工作坊、講座、學校探訪、海岸大使計劃及公民科學家計劃等,提高公眾對保護海洋生物的意識。漁護署在今年1月至3月期間舉辦“賞.惜”海洋野生動物節,在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大埔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香港海洋公園、海下遊客中心和市區的商場等不同場地,透過展覽、攤位、工作坊、講座、影片播放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公眾尊重、愛護及欣賞海洋野生動物的意識。另外,粵港澳三地自2010年起合辦以海洋保育為主題的粵港澳繪畫比賽,以提高三地民眾的海洋保育意識。在2022年,漁護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澳門市政署和澳門海事及水務局再次合辦“粵港澳海洋生物繪畫比賽”,藉此鼓勵學生、青少年及其他公眾人士透過繪畫藝術呈現海洋生物的色彩和美態,宣揚保育海洋生物及海洋環境的訊息。
發展生態旅遊,保育漁民文化
海洋是珍貴的旅遊資源,香港擁有彎曲綿長的海岸線和逾260個島嶼,非常適合發展海上旅遊。自開埠以來,香港的漁業在時代和環境變遷中逐漸發展出多樣的捕魚方式和漁村風貌,本地飲食文化也深受漁業發展影響,足見漁民文化是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時至今日,香港漁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少人更參與休閒漁業活動,體驗獨特的漁民文化。透過多角度接觸海洋和漁民文化,公眾能提升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更加珍視漁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和文化價值。
為進一步推動休閒漁業和保育漁民文化,香港特區政府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了一系列項目。舉例來說,該基金資助在西貢進行珍珠養殖項目,透過工作坊向養魚戶示範本地養珠技術和銷售技巧,並舉辦珍珠生態導賞團,以推廣休閒漁業。另外,該基金就建立和發展以南區為中心的“社區為本休閒漁業”提供資助,在香港仔及周邊地區策劃和推動休閒漁業品牌活動,建立休閒漁業的營運模式,並透過一系列實務技巧創業課程、講座、工作坊、交流小組及在職培訓,協助漁民轉型和提升相關技能,以及建立休閒漁業職業網絡,促進地區的休閒漁業發展,從而豐富香港的深度旅遊活動。
設立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是保育中華白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措施,不同團體還能在指定範圍內進行教育及康樂活動,為生態旅遊創造契機。擬議北大嶼海岸公園鄰近屯門和東涌,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包括漁港、餐廳、酒店、泳灘,有利於發展生態旅遊。漁護署會繼續推廣海岸公園生態遊活動,包括積極邀請本地學校參與海上生態遊,讓學生深入認識中華白海豚。為減低生態遊活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漁護署已制定《觀豚活動守則》,列明活動期間應注意的事項,供參與活動人士遵循。漁護署還會舉辦學校講座、網上講座和宣傳活動來推廣該守則,並定期巡邏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及其附近水域,持續監察和管理在該等範圍內的活動,以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工作取得成效。
加強大灣區城市的海洋保育合作
粵港兩地一直透過多年前成立的粵港海洋資源護理專題小組,共同促進大灣區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與修復,合作項目包括海洋生物及漁業資源的保育和宣傳教育工作、海洋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合作,以及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等。粵港雙方近期就以下共同關注的議題進一步加強合作:
成立粵港中華白海豚海洋保護網絡平台
鑒於中華白海豚的生境跨越粵港兩地的水域,粵港兩地正準備於年內成立“粵港中華白海豚海洋保護網絡平台”,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的框架下,以增強應對海洋生態保護的共同挑戰。該平台旨在通過整合香港北大嶼水域和珠江口地區的中華白海豚生境,讓粵港雙方共同探討如何協作進行管理、監管和宣傳,並在科普教育、生態監測和科研方面加強合作。在管理方面,該平台可增加協調巡邏和執法工作,確保有效執行保護措施。在宣傳和教育方面,雙方會聯合舉辦展覽和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中華白海豚的認識。此外,在科研方面,粵港雙方會更密切留意中華白海豚的健康狀況和種群變化。在監測技術上,除了沿用船上監察外,還計劃引入水下聲納技術和人工智能視頻分析系統,以便進行更精準的監測。
粵港增殖放流合作
為促進大灣區恢復和提升水生生物及漁業資源,粵港雙方持續就增殖放流工作交流合作。漁護署代表在去年的“全國放魚日”到惠州參與“2023年廣東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並與內地專家深入交流,探討未來的合作機會。在今年的“全國放魚日”,漁護署除了舉辦香港本地的增殖放流活動外,還派代表到深圳參與當地的放流活動,並與內地專家進一步研究雙方合作的可行性。粵港雙方已就明年的“全國放魚日”達成初步共識,擬在深港兩地的鄰接水域同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並邀請公眾人士一起參加,以加強有關水生生物及漁業資源養護方面的宣傳教育成效。
深港水生野生動物保育合作
為加強保護和拯救深港兩地的水生野生動物,深港雙方持續推動建立深港水生野生動物救護聯盟,並建立海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體系。今年8 月,漁護署與深圳市海洋發展局就制定應急體系進行深入交流,促進彼此在保護海洋資源和拯救水生野生動物的工作上開展更緊密合作,同意共同制定深港鯨魚保育應急預案,攜手致力實現“藍色海洋”的共同理念。
粵港珊瑚礁保育合作
粵港水域擁有物種豐富的珊瑚群落,是眾多海洋動植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態系統,粵港兩地在保育這個重要生境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自2007 年起,廣東省引進香港的珊瑚礁普查方法和技術,至今雙方合作超過17 年。漁護署、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定期互訪和進行粵港珊瑚礁普查活動,以促進粵港兩地的經驗交流和合作。2019年,在國家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珊瑚保護聯盟成立,漁護署獲邀參與籌備委員會的工作,並成為聯盟的副主任委員單位,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及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共同推動珊瑚礁保育工作。今年年初,漁護署與香港的學者參與在深圳舉辦的國際珊瑚礁生態修復技術研討會,共同探索珊瑚礁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粵港兩地將繼續在聯盟指導下,持續推動大灣區珊瑚礁生態保育及修復方面的科研合作。
紅潮及有害藻華的監測合作
為增強海洋生態災害防治能力,香港特區政府進行紅潮及有害藻華的長期監察工作。漁護署除了負責就香港特區政府紅潮及有害藻華管理行動總計劃統籌各部門的工作,還根據紅潮及有害藻華應變計劃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及其他相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互相通報有害藻華爆發的訊息,以便及早籌劃適當的跟進行動,減少海產養殖業及海洋環境所受到的影響。為進一步加強紅潮及有害藻華的監測能力,香港特區政府正研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紅潮及有害藻華監測聯防的可行性。我們希望利用實時原位人工智慧的浮游植物監測技術,為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沿岸城市提供紅潮及有害藻華資訊,加強防災能力。
展望
展望未來,香港特區政府會以科學為本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平衡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並會善用高新科技開拓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空間。粵港雙方將不斷深化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在保護大灣區海洋生物資源和推動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繼續並肩前行,共創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明天。
(作者係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30/hbiOw7AoIQjuPneszb3RxqypqFQJyXDb8KW.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