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七天的內地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香港旅遊發展局宣布推出多項活動及優惠,包括與“高德地圖”合作推出“國慶暢遊香港計劃”,無人機表演、“幻彩詠香江”國慶特別版、廟街夜市優惠等,希望吸引更多內地民眾在國慶黃金周期間訪港,刺激本地消費市道。
旅發局與“高德地圖”合作推“Call 車”獎賞
根據香港旅發局的數字顯示,今年八月訪港旅客人次有近450萬,按年上升逾9%。今年一至八月,累計有逾295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大增43.7%,其中訪港內地旅客佔2300 萬人次,佔總人次近78%。
為了迎接十一國慶黃金周,旅發局日前宣布推出多項優惠,包括與內地出行及生活服務指南平台“高德地圖”合作,共同推出“國慶暢遊香港計劃”。旅客即日起至十月七日期間,於“高德地圖”手機應用程式內搜尋“遊香港”,即可免費領取港幣180 元的“Call 車”紅包,以及享有車費八折優惠。
國慶日全港免費搭電車
其他的亮點活動和優惠包括:
一,無人機光影編織藝術大師畫卷。旅發局將於九月廿八日晚上八時,在灣仔海濱特別呈獻“香港馬騰盛世”無人機表演。屆時維港上空將會呈現多個具有香港本地特色的場景和慶祝國慶75周年元素,並同時融合著名藝術大師徐悲鴻的代表作,動態地展現他的畫作。
二,十月國慶特別版“幻彩詠香江”每晚獻禮。旅發局將於整個十月每晚八時上演“幻彩詠香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慶特別版。匯演會設置更多光束燈加強燈光效果,並於維港兩岸多幢大廈屏幕加入多款動態圖案及祝賀國慶信息。
三,廟街夜市特色美食七五折。“食聚廟街”夜市食檔將於十月一日至七日期間推出消費優惠,市民及旅客購買指定美食,可享七五折優惠,在遊覽極具香港特色的廟街時,亦可盡情品嘗地道美食。
四,國慶日全港免費搭電車。國慶當日,旅發局亦贊助香港電車舉辦電車免費乘車日,全港市民及旅客當天可無限次免費乘搭電車遊港島。 香港旅遊業界和相關行業也積極配合,推出不同的優惠。其中,香港餐飲聯業協會副主席林國亮指出,本港食肆在今年國慶期間普遍會提供優惠吸客,包括有一些套餐七五折,甚至全單七五折,希望吸引本地顧客和旅客光顧。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本港將舉辦400多項慶祝活動及提供不同優惠,預料國慶黃金周會吸引大量旅客來港,內地客料有115萬至1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兩成,而旅行團旅客約有850團,上升一成,大部分會留港一晚。他指出,據香港餐飲聯業協會較早前估算,黃金周將帶來近2.8億元的營業額,希望國慶黃金周可以幫助增加各行各業有關旅遊的收益。 李家超又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國慶黃金周工作,目前亦已做好準備。由政務司司長統籌工作小組,開始與不同部門,包括執法部門進行不同的溝通及會議。政府將確保每一樣安排得周到,希望每個旅客都有一個妥善及愉快的經歷。
國慶黄金周期間的重點活動及優惠
1、9月28日晚,灣仔海濱舉行無人機表演
2、10月1日至7日,在廟街購買指定美食可享75折
3、10月1日,免費搭電車
4、10月1日,全港許多食肆提供75折優惠
5、10月每晚,尖沙咀維港上演國慶特別版“幻彩詠香江”
6、透過“高德地圖”手機App搜“遊香港”,可免費領取180元“Call車紅包”及車費8折優惠
學者:推廣電子支付便利遊客
國慶黄金周將至,本港旅遊業界磨拳擦掌,準備好迎接內地客。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在剛剛過去的內地中秋節三天假期,有不少旅客訪港,相信緊接而來的國慶假期會有更多人到香港旅遊。他認為,香港仍有不少吸引旅客的活動,例如國慶煙花表演。 崔定邦建議,特區政府可以加強對旅客宣傳優質服務的食肆和商戶,“可多些在小紅書等內地平台宣傳,繼續邀請多些內地KOL來港。”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學部講師蔡思行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為了吸引更多內地客訪港,短期而言,旅發局可以配合內地旅客近幾年打卡的習慣,和本地商舖和食肆合作,以不同的方式給予折扣優惠,“例如在當區景點打卡或在店舖和購買的商品打卡,然後上載至微信朋友圈、抖音或小紅書等平台,可享九折優惠。” 他表示,長遠而言,當局應和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等合作,確保本港所有的士及各商舖均能支援電子支付方式,改變純用現金支付這一落後世界趨勢的做法,令訪港旅客在港消費更加方便。
港大導賞團延長參觀時間
擁有逾百年歷史的港大,近年成為許多內地遊客的熱門打卡景點。為了疏導人流,港大今年五月起實施預約到訪校園安排,並在七月起推出校園導賞團,由學生導賞員帶領遊客參觀大學校園。
因應內地國慶黃金周期間,到訪港大校園的旅客人數預計有所增加,港大將於九月28日至10月10日實施特別安排,延長平日及周六遊客預約參觀的時段,由現時的上午8時至下午6時30分,延長至下午8時30分結束。周日及公眾假期則毋須預約。
此外,10月起每節校園導賞團的時間將由現時每節約1小時增至90分鐘,團費亦由每人100元增至140元,增幅達四成。港大表示,會繼續密切監察遊客分流措施的成效,並因應大學成員及公眾人士的意見作出所需的調整。
來源:地區報《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