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清語
今年4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正式成立,掀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嶄新一頁。本刊記者走訪時發現,近半年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已在特區各地生根發芽。可以預見,如今在香港市民心裡播下的這粒愛國種子,必會在不遠的未來成長為參天大樹。
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生根萌芽
“哇,好犀利啊!”這是一群香港中學生在參觀“盛世啟航——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展覽過程中不時發出的驚歎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香港歷史博物館與香港科學博物館內人頭攢動,“盛世啟航——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展覽正在這裡舉辦。展覽由國慶期間一直持續至明年2月。在展覽的“飛躍發展”部分,精彩的文字、圖片以及精選展品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一張張磅礴大氣的圖片展示了國家新興的綠色產業、數字經濟的發展、西電東送及南水北調等惠民工程的豐碩成果。國家近年成功“出海”的文化產業,例如電影、短劇和電腦遊戲等傑出作品的相關內容亦妙趣恆生,讓觀眾在耳濡目染之間,體會到國家的強大與深厚歷史文化的積澱。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展品,即是運動員們於不同奧運會及殘奧會贏得的獎牌。這些獎牌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透過展櫃,金光閃閃的獎牌倒映在觀眾們的眼中,在感受著運動員們的努力與奧運精神的同時,亦能品味到“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的祖國繁榮強大面貌。在驚歎於新中國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時,在場的觀眾們於漫步之間,也為“兩彈一星”、“大慶油田”建設者們的艱辛奮鬥歷程而動容,亦為中國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突破而歡欣。
通過展覽這一平台,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細無聲”,遊覽者們紛紛拿起自己的智能手機,在掃描由中國著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傑教授創作的藝術作品《人工智能地圖》後,AI的歷史、技術領域、重要算法及其應用便一目了然,令市民對祖國的非凡發展感到驕傲。正在與有趣展品互動的青少年們,臉上洋溢笑容,眼裡亦有光芒。在觀賞並與一件件展品互動的同時,祖國的強大與繁榮也由此印在了他們的心中。
但在五年前,如此場景恐怕讓人難以想象,當時正是黑暴洶湧的2019年,一些香港青年街頭噓國歌、污國徽、毀國旗事件層出不窮,國家安全受到重大威脅,“一國兩制”岌岌可危。由於回歸以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機制長期缺位,在反中亂港勢力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長期操弄下,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本應在教育體系中得到重視的內容,在一段時期中被逐漸冷落,由此帶來了諸多惡果,這些惡果逐漸堆積,最終在2019年的“修例風波”中爆發。在危急關頭,中央果斷“亮劍”,頒布了香港國安法,成功止暴制亂,香港社會恢復穩定,市民生活走向正軌。各界開始深刻反思香港社會愛國主義教育的不足,當此之際,國安法的實施和隨後推行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也為香港社會營造了有利於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法治環境,也正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不久,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正式成立。
在採訪中,被委任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會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為補齊香港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短板,香港特區政府已提出多項相關措施,包括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在康文署下設“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將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並推出專題展覽,旨在讓市民銘記祖國人民的團結抗敵歷史,並緬懷為國捨身的抗日英烈,力圖讓愛國情懷重新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愛國教育的工作要細水長流、深耕細作,必須有長期及持續的措施,並針對不同目標群組,以多元方式讓市民全面準確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發展和成就等。參與籌備“盛世啟航——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展覽的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館長劉思詠及香港科學館館長(展品)袁月寶亦表示,希望在籌備愛國主義相關活動時能跳出單向的“傳授模式”,為香港市民提供了解祖國歷史與發展狀況的多樣互動渠道,讓市民能夠親身感受到祖國的發展。
如今,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在特區各級校園、大小社區與各個博物館等地生根發芽。在中央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下,位於昂船洲軍營的展覽館已全面及有序地向學生老師公務員市民開放;亦安排奧運國家隊運動員訪港,透過與本地運動員和市民的直接交流,增強了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還向香港贈送了一對大熊貓,進一步促進了市民對國家的情感聯繫。
學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學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向本刊表示,在他任職的學校內,一直勉力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全校師生能通過參與莊嚴隆重的升旗禮,增強國民身分認同及愛國情懷,加深對國情及國家的發展的了解。在中華文化周、內地交流團以及各類線上線下問答比賽中,他欣慰地看見,同學表現認真投入,發自內心地愛自己的國家,勇於向老師和身邊同學分享自己對國家的感受。
從教育政策層面,教育局現時通過“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的方式,以多元策略在課堂內外互相配合,推動愛國教育。在現有的課程中,不同的學科,包括中史科、地理科、公民科等,已涵蓋國史、國情、中華文化、國家地理、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等元素,新修訂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及《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以至即將推出的小學人文科,均已加強了愛國教育的元素。
除了在課堂教學外,教育局近年推出了“心繫家國”聯校國民教育活動,邀請大型辦學團體和校長會參與,結合國家重要歷史事件日子和重要節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增進同學對國家的了解。而香港學校也善用政府的全方位學習津貼,推出多元化的國民教育活動,例如舉辦中華文化周、國家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參觀展覽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培養國家觀念及愛國情懷。
自去年初兩地恢復通關,學生內地交流活動逐步重啟。上學年亦重啟“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提供給高小及初中學生共10萬個赴內地交流的名額,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交流考察機會,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成立於1975年4月,服務對象是全港教育工作者及學校,目前會員人數已超過60,000人,涵蓋2,000多間大專院校、中學、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教聯會於5月下旬進行有關教育工作者對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問卷調查,訪問了588名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
從教聯會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現時學校已恆常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推廣愛國教育,這些教學活動對學生們了解內地發展狀況、鞏固學生身份認同等有著鮮明的推動作用。近8成半受訪教師指學校有“舉辦中華文化體驗活動”及“舉辦內地交流考察”(84%)。“在特定日子舉辦國民教育活動”及“與內地學校締結成姊妹學校”亦分別有約7成半人表示學校有恆常舉辦。其次,現時姊妹學校交流活動多元化,而且亦對愛國教育起了正面的作用。調查發展,逾8成受訪者指學校曾與姊妹學校舉辦“探訪/考察”活動(83.2%),約4成半人指學校舉辦“觀課/評課”。至於“兩地學生書信/視像交流”、“教師專業發展日”和“兩地學生比賽和活動”,亦分別各有三分之一。此外,近8成半受訪者認為姊妹學校交流可以“增進對內地的認識和了解”,分別近7成人認為可“擴闊學生視野”和“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兩地學生建立友誼”和“擴闊學校網絡”也有分別近6成。
在目前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是一些體驗式學習活動,例如中華文化體驗日、通過VR等技術學習中國歷史文化、角色扮演、遊戲以及到內地考察交流等,以上均是讓學生走出課室,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體驗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最新發展。李慧琼認為,在學校層面,需要深化愛國主義的體驗活動,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文化體驗活動、國家航天科技展覽等,讓他們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歷程和成就。此外,通過互動式實地考察也是重要方式方法。
李慧琼亦建議,針對專業人士,可以通過開設持續專業進修(CPD)課程,以提升他們的國家意識。課程可以是分享國家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幫助專業人士理解他們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和責任。通過這些培訓,專業人士能夠更好地將愛國主義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目前,經過近半年的努力,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已獲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李慧琼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問題。首先,香港在港英管治時期,由於愛國主義教育的缺位,令市民對國家歷史、新中國成立等的認識不足。反而部分市民甚至對西方的體制及意識形態有較深認識。此外,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足,愛國主義材料亦未有很好整理及有系統呈現,使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時面對教材及參考資料不足的挑戰。雖然內地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材料,但這些資源仍有待“本地化”。其次,基於歷史原因,香港熟悉中華文化、歷史及國情的講解人員相對匱乏,這亦限制了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對於教育界而言,黃錦良認為最需要的是專業支援,他表示,涉及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法,以至今年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法律條文繁多複雜,一般非法律專業出身的老師不易理解,而且還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實在不容易。在這方面,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團體,都應持續推進有關工作,通過到校講座、學習圈等方式,加強專業支援。由於與國民教育相關的內容,已融入到不同學科,故未來各方須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專業培訓的工作,讓全港教師都能夠掌握相關法律概念和教學法。
教聯會亦收到不少教師反映,與愛國教育相關的學與教資源,特別是互動性的教材不足,影響學與教的成效。在過去教聯會進行的相關調查中,大部分受訪教師期望能夠提供不同學科及年級的教材及開發互動性教材,以及出版教師資料冊,讓教師能夠更有信心推行愛國教育。同時,前線教師工作繁重,須同時開展STEAM教育、學生訓輔等多項工作,因而期望能夠有更充裕的人手,推展相關教育。
黃錦良認為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愛國”是一個形而上的概念,難以讓學生衡量自己有多“愛國”。因此,特區政府也可以著手研究設立“愛國主義教育指數”,提供更多指標,並在學界內進行調查,從中作出相關評估,不斷優化愛國主義教育。
在國慶75周年之際,香港各界紛紛以多彩活動慶祝祖國生日。除舉辦國慶相關展覽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正式推出由鄺美雲參與填詞創作的歌曲《我們的家》宣傳短片,鼓勵市民透過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學校方面,為了讓年輕一代從小培養對國家的熱愛和尊重,全港的幼稚園和中小學在9月30日同一時段舉行升旗並唱國歌。小荷才露尖尖角,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已邁出堅實的一步,以堅定姿態補上曾經的缺口。這粒在香港市民心裡播下的愛國種子,必會在不遠的未來成長為參天大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30/oQ4KfM7JoFE8S0N0HBR72OtwalFGbZSghtS.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