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朱偉林:體育科校內成績評估重視日常參與 不應過份操練
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生經常接觸電子器材進行學習及娛樂,間接地阻礙了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只側重於靜態的生活,久而久之會對健康和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如不從根本解決學童運動參與度不足、體適能下降及缺乏運動動機等問題,不單是學校需面對的挑戰,他日也有可能為政府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筆者認為,體育雖然只是五育(德、智、體、群、美)之一,卻是最能體現和發揮五育精義,是學校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學校需要提升學生的體育參與,安排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動機,增強體適能。讓學生透過多元化的動態校園生活,獲得全人發展和均衡學習的機會。教育局一直提供多項資源協助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和改善體適能,包括近年積極推動“MVPA60”(即5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應在1星期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提供策略及相關資源供學校使用。以本校為例,為了增加體育學習機會,本學年開始增加一、二年級的體育課節數,以提升初小學生的運動意識及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若體育科加入校內成績評估,能有效提升學童在校內的運動參與度和動機,學校透過加強學生在“體能、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方面的理解和實踐,學習各種運動的規則和技巧,強調持續參與運動的重要性,改善身體素質,並幫助他們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模式。也能藉此讓家長重視子女的健康和體育水準,提升家長培養子女運動習慣的積極性。因此,體育科校內成績評估應重視學生的日常參與度和評估整體表現,而非過份操練特定項目。在體育考核方面,學校普遍採用體適能評估,並參考客觀的評分標準;至於進行技能評估及筆試部分,學校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調整校本評核要求,以考核一致及公平性為大原則,提供客觀及公開的準則,相信在執行上不會構成太大困難。以本校為例,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均設有客觀具體的評核準則與指標,以便學生了解相關目標,從而協助他們進行適當的練習,達成標準。一年級的評核,包括體適能(仰臥起坐、6分鐘跑步、手握力、坐地前伸)、技能及韻律活動表現(用具操控:小足球)及堂課態度(積極性、遵從班規、學習態度)。除堂課態度需科任老師觀察外,其他項目均有明確客觀的資料指標,以評定學生所得分數及等第。在高小方面,體適能中6分鐘跑步增加為9分鐘,技能評核則以球類技巧為主,同樣有客觀的次數及動作要求為評核準則。
為增強學生的運動動機,提升持續參與的動力,學校可建立個人運動記錄平台,既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參與運動的情況,亦有助教師掌握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需求,針對性地設計課程,讓學生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例如,設置不同難度的運動目標,讓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範疇內挑戰自我。
筆者亦以自身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成長及學習的經歷,勉勵同事及家長以身作則,平日多與子女一起參與動態活動,協助他們制定個人運動計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全人發展和均衡學習,實踐活躍健康生活,共同為學生建立健康的未來。
近年本港健兒在亞運、奧運等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可見體育不但能提升體適能,促進社交,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聯繫及對團體的歸屬感和向心力,還有機會成就終生事業。
筆者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從小喜愛體育運動,在小、中學時期成為學校代表參加各項運動比賽,畢業後更在教育學院攻讀體育,成為專業體育老師。不但成就了筆者的教育事業,也讓筆者保持做運動的良好習慣,長期保持強健的體魄及良好的精神與工作狀態。因此,希望各位老師和家長能夠攜手合作,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讓體育活動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筆者為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8/q9jGxbhRvi49curc06jHJCw6466LPH4kckQ.jpe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8/eATfWTMPITBZgRixmG3tVTta873guBWJZN7.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