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雨汀
近期,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腸道是常見衣原體感染中被忽視的“天然生態位”。在感染宮頸、口腔、咽喉、眼睛等部位後,衣原體會在腸道內建立一個隱形儲存庫,持續存活下去,等條件合適時再給全身製造麻煩。其實,臨牀發現,除衣原體外,肥胖、肝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都和腸道脫不開關係。
腸道堪稱健康“大主管”
人的腸道主要有小腸、大腸兩部分,小腸又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盲腸、結腸和直腸則屬於大腸。成年人的腸道長度可達6~8米,佈滿了褶皺,展開後面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場,各種組織、細胞、微生物因此都“有處可藏”,輔助腸道完成各種工作。
核心“營養加油站”。小腸位於中腹,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與大腸相連,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場所。食物經口腔咀嚼、碾磨和胃部“粗加工”後,便會倒入小腸;在小腸的蠕動作用下,食糜與多種消化液“攪拌均勻”,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會被分解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然後穿過腸壁進入血液,為機體供能。
終端“廢物處理廠”。食物的營養被小腸“吃幹榨淨”後,未被吸收的殘渣被運送至大腸。大腸會將其排出體外,堪稱機體的終端“廢物處理廠”,80%以上的毒素都經此排出。然而,不良生活習慣、年齡增長、妊娠等生理改變,常造成腸道堵塞,糞便滯留在體內,對腸道黏膜產生不良刺激,便可引發炎症;毒素無法排出,時間長了還會被送回小腸重吸收、進入血液,牽連更多組織器官。
強大“免疫防護線”。腸道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細胞,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腸道黏膜是一道物理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質滲入,其上的三種淋巴組織和數以億計的免疫細胞負責實時監測和消滅病原體,預防感染;紮根在腸道黏膜上的腸道菌群,可刺激淋巴組織發育,“築牢”腸道黏膜,還可將毒素侷限在腸腔內,減輕炎症反應。一旦腸道功能失調,免疫功能隨之下降,就會讓病原體“趁虛而入”。
複雜“菌群集合點”。腸道菌群的“人員”複雜,種類達400種以上,有些是本土的,比如雙歧桿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合成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有些是外來的,大多是有害菌,比如綠膿杆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數量過多可引發腹瀉、腸炎;還有些是“牆頭草”,腸道環境穩定時會幫着有益菌對抗有害菌,一旦菌群失衡,便會趁火打劫,跟着增殖失控。
繁忙“激素分泌員”。胃口好不好、代謝快不快,都與腸道激素息息相關。腸道激素均由黏膜中分散的內分泌細胞合成,雖然這類細胞只在腸道上皮佔比1%,但分泌的各種激素會參與多項生理過程,比如控制食慾和飽腹感、調節胃腸運動、刺激胰島素分泌等。
直達“信息聯絡處”。腸道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不僅因為腸道黏膜廣泛分佈着神經網絡,還與一條“高速信息公路”——“腸-腦軸”相關。通過迷走神經,腸道和大腦直接相連,大腦可直接調控腸道運動,腸道激素也可通過血液直達大腦。緊張焦慮就拉肚子,心情差、睡不好就沒食慾,就是情緒通過大腦影響腸道的表現;抑鬱症、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則與腸道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為什麼“萬病始於腸”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萬病始於腸”的觀念;19世紀,俄羅斯諾貝爾獎獲得者梅契尼科夫也證實了“死亡始於結腸”。“所謂病從口入,廣義來講,是強調消化系統與全身關係密切。”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朱海航說,腸道“小問題”可能帶來“大麻煩”。
有害菌干擾代謝。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常見代謝病均與腸道密切相關。多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與健康人群有顯著差異,不僅總體菌群數量更少,益生菌減少得更明顯,有害菌佔上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劉大銘表示,菌群紊亂可通過多種途徑影響糖代謝,比如控制血壓和代謝的胃腸肽類激素可改變機體對脂肪、鹽的吸收,從而引發高血脂、高血壓,促進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
腸分子攻擊大腦。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等腦病和腸道的關聯,與“腸-腦軸”不無關系。近日,深圳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研究團隊在《神經元》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腸道內某種蛋白質分子可自發聚集,並通過迷走神經播散至大腦,造成神經元死亡、腸道功能紊亂、 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
炎症讓人易患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發表的文章指出,人類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降低與結腸癌風險升高有關。如果絕經後女性的腸道菌群更多樣,雌激素水平更高,乳腺癌風險就會更低。此外,腸道健康與機體炎症有直接聯繫,而炎症與癌症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約1/5癌症患者體內存在慢性炎症,不乏有來源於腸道的。
機體應激損肝臟。肝臟兼具消化、解毒功能,分泌的膽汁可幫助腸道分解和吸收脂肪,清除腸道吸收的有害物質。炎症性腸病、幽門螺杆菌感染等疾病會觸發免疫反應,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促進皮質醇的分泌,並抑制肝糖原異生,肝臟的解毒能力被壓制,長期如此可影響肝功能。而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肝細胞也會受損,加重肝功能損傷。
此外,便祕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通病”,也是一些高發疾病的誘因之一,不僅會影響局部血管,造成肛裂、痔瘡,甚至可誘發缺血性腸病(腸中風),遠端血管也會受影響,出現腦中風、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腸治”才能久安
暴飲暴食、喜食高油高鹽或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會讓腸道超負荷運轉;缺乏運動、久坐久站、排便不規律,會降低腸道蠕動頻率,使有害物質堆積;長期濫用藥物或隨意服用保健品,會擾亂腸道菌群,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摧毀腸道健康。“想要養好病,要先養好腸。”朱海杭強調,健康平衡、功能強大的腸道,需要全方位呵護。
“喂”好腸道菌群。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益生元的天然食物,比如土豆、芋頭、蘋果、桃、燕麥、大豆、酸奶、魔芋等,能促進有益菌生長。這些食物可放入一日三餐,做到粗細搭配,保證蔬果、全穀物和豆類的攝入量,常吃藍莓、牛油果、魚類、堅果等抗炎食物;每天飲水不要少於1.5升。
朱海杭提醒,“腸道也很嬌弱。”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避免飢一頓飽一頓;不吃生冷、不衛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輕易嘗試從來沒吃過的食物;避免過度攝入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加工肉制品。
幫腸道減減壓。規律作息、睡眠充足時,腸道也能得到充分休息,有助功能恢復,從而增強抗病能力;平時也要多運動,不僅能加快腸道蠕動,排出“毒素”,還可改善情緒,促進“腸-腦軸”的正向互動。
識別報警信號。腸道出問題時,常會給出一些信號。偶有打飽嗝、泛酸、腹脹、腹瀉、便祕等“小警報”,表示問題通常不嚴重,注意休息、調整飲食即可,必要時可居家治療,家中最好常備多潘立酮、小檗鹼、開塞露、乳酸菌和助消化藥物。一旦出現急症或較嚴重問題,腸道往往會給出突然腹痛、便血、劇烈嘔吐等“大警報”,患者需立即停止手頭上的所有事、不再進食,出血者保持平躺,腹痛者可先嘗試排便,若症狀未好轉,需及時就醫。“切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藥,避免加劇胃腸道痙攣。”朱海杭強調。
受訪專家: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朱海杭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 劉大銘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9/6jU3xBRhaXFuqlojT23w4ddacUbRSc6dPuH.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 田雨汀
近期,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腸道是常見衣原體感染中被忽視的“天然生態位”。在感染宮頸、口腔、咽喉、眼睛等部位後,衣原體會在腸道內建立一個隱形儲存庫,持續存活下去,等條件合適時再給全身製造麻煩。其實,臨牀發現,除衣原體外,肥胖、肝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都和腸道脫不開關係。
腸道堪稱健康“大主管”
人的腸道主要有小腸、大腸兩部分,小腸又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盲腸、結腸和直腸則屬於大腸。成年人的腸道長度可達6~8米,佈滿了褶皺,展開後面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場,各種組織、細胞、微生物因此都“有處可藏”,輔助腸道完成各種工作。
核心“營養加油站”。小腸位於中腹,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與大腸相連,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場所。食物經口腔咀嚼、碾磨和胃部“粗加工”後,便會倒入小腸;在小腸的蠕動作用下,食糜與多種消化液“攪拌均勻”,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會被分解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然後穿過腸壁進入血液,為機體供能。
終端“廢物處理廠”。食物的營養被小腸“吃幹榨淨”後,未被吸收的殘渣被運送至大腸。大腸會將其排出體外,堪稱機體的終端“廢物處理廠”,80%以上的毒素都經此排出。然而,不良生活習慣、年齡增長、妊娠等生理改變,常造成腸道堵塞,糞便滯留在體內,對腸道黏膜產生不良刺激,便可引發炎症;毒素無法排出,時間長了還會被送回小腸重吸收、進入血液,牽連更多組織器官。
強大“免疫防護線”。腸道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細胞,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腸道黏膜是一道物理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質滲入,其上的三種淋巴組織和數以億計的免疫細胞負責實時監測和消滅病原體,預防感染;紮根在腸道黏膜上的腸道菌群,可刺激淋巴組織發育,“築牢”腸道黏膜,還可將毒素侷限在腸腔內,減輕炎症反應。一旦腸道功能失調,免疫功能隨之下降,就會讓病原體“趁虛而入”。
複雜“菌群集合點”。腸道菌群的“人員”複雜,種類達400種以上,有些是本土的,比如雙歧桿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合成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有些是外來的,大多是有害菌,比如綠膿杆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數量過多可引發腹瀉、腸炎;還有些是“牆頭草”,腸道環境穩定時會幫着有益菌對抗有害菌,一旦菌群失衡,便會趁火打劫,跟着增殖失控。
繁忙“激素分泌員”。胃口好不好、代謝快不快,都與腸道激素息息相關。腸道激素均由黏膜中分散的內分泌細胞合成,雖然這類細胞只在腸道上皮佔比1%,但分泌的各種激素會參與多項生理過程,比如控制食慾和飽腹感、調節胃腸運動、刺激胰島素分泌等。
直達“信息聯絡處”。腸道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不僅因為腸道黏膜廣泛分佈着神經網絡,還與一條“高速信息公路”——“腸-腦軸”相關。通過迷走神經,腸道和大腦直接相連,大腦可直接調控腸道運動,腸道激素也可通過血液直達大腦。緊張焦慮就拉肚子,心情差、睡不好就沒食慾,就是情緒通過大腦影響腸道的表現;抑鬱症、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則與腸道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為什麼“萬病始於腸”
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萬病始於腸”的觀念;19世紀,俄羅斯諾貝爾獎獲得者梅契尼科夫也證實了“死亡始於結腸”。“所謂病從口入,廣義來講,是強調消化系統與全身關係密切。”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朱海航說,腸道“小問題”可能帶來“大麻煩”。
有害菌干擾代謝。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常見代謝病均與腸道密切相關。多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與健康人群有顯著差異,不僅總體菌群數量更少,益生菌減少得更明顯,有害菌佔上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劉大銘表示,菌群紊亂可通過多種途徑影響糖代謝,比如控制血壓和代謝的胃腸肽類激素可改變機體對脂肪、鹽的吸收,從而引發高血脂、高血壓,促進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
腸分子攻擊大腦。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等腦病和腸道的關聯,與“腸-腦軸”不無關系。近日,深圳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研究團隊在《神經元》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腸道內某種蛋白質分子可自發聚集,並通過迷走神經播散至大腦,造成神經元死亡、腸道功能紊亂、 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
炎症讓人易患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發表的文章指出,人類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降低與結腸癌風險升高有關。如果絕經後女性的腸道菌群更多樣,雌激素水平更高,乳腺癌風險就會更低。此外,腸道健康與機體炎症有直接聯繫,而炎症與癌症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約1/5癌症患者體內存在慢性炎症,不乏有來源於腸道的。
機體應激損肝臟。肝臟兼具消化、解毒功能,分泌的膽汁可幫助腸道分解和吸收脂肪,清除腸道吸收的有害物質。炎症性腸病、幽門螺杆菌感染等疾病會觸發免疫反應,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促進皮質醇的分泌,並抑制肝糖原異生,肝臟的解毒能力被壓制,長期如此可影響肝功能。而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肝細胞也會受損,加重肝功能損傷。
此外,便祕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通病”,也是一些高發疾病的誘因之一,不僅會影響局部血管,造成肛裂、痔瘡,甚至可誘發缺血性腸病(腸中風),遠端血管也會受影響,出現腦中風、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腸治”才能久安
暴飲暴食、喜食高油高鹽或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會讓腸道超負荷運轉;缺乏運動、久坐久站、排便不規律,會降低腸道蠕動頻率,使有害物質堆積;長期濫用藥物或隨意服用保健品,會擾亂腸道菌群,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摧毀腸道健康。“想要養好病,要先養好腸。”朱海杭強調,健康平衡、功能強大的腸道,需要全方位呵護。
“喂”好腸道菌群。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益生元的天然食物,比如土豆、芋頭、蘋果、桃、燕麥、大豆、酸奶、魔芋等,能促進有益菌生長。這些食物可放入一日三餐,做到粗細搭配,保證蔬果、全穀物和豆類的攝入量,常吃藍莓、牛油果、魚類、堅果等抗炎食物;每天飲水不要少於1.5升。
朱海杭提醒,“腸道也很嬌弱。”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避免飢一頓飽一頓;不吃生冷、不衛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輕易嘗試從來沒吃過的食物;避免過度攝入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加工肉制品。
幫腸道減減壓。規律作息、睡眠充足時,腸道也能得到充分休息,有助功能恢復,從而增強抗病能力;平時也要多運動,不僅能加快腸道蠕動,排出“毒素”,還可改善情緒,促進“腸-腦軸”的正向互動。
識別報警信號。腸道出問題時,常會給出一些信號。偶有打飽嗝、泛酸、腹脹、腹瀉、便祕等“小警報”,表示問題通常不嚴重,注意休息、調整飲食即可,必要時可居家治療,家中最好常備多潘立酮、小檗鹼、開塞露、乳酸菌和助消化藥物。一旦出現急症或較嚴重問題,腸道往往會給出突然腹痛、便血、劇烈嘔吐等“大警報”,患者需立即停止手頭上的所有事、不再進食,出血者保持平躺,腹痛者可先嘗試排便,若症狀未好轉,需及時就醫。“切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藥,避免加劇胃腸道痙攣。”朱海杭強調。
受訪專家: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朱海杭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 劉大銘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9/6jU3xBRhaXFuqlojT23w4ddacUbRSc6dPu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