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剛
二十屆三中全會確立的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戰略,為國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性契機,也為香港進一步全方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持續高水準對外開放,作為國家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香港特區必然會率先受惠。國家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昨日簽署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修訂,大幅度降低或取消香港服務貿易准入內地的門檻與限制,新協議再次展現了中央對香港特區堅定不移的支持與關愛,也為具有高附加值競爭優勢的香港服務業拓寬龐大的內地市場,並助力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創造了更多商機。
從協議框架來看,範圍涵蓋旅遊、電視、電影、金融、建築工程等多個行業,且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客觀現實,部分措施將在大灣區率先實施,並有望進一步拓展至內地各省市,這凸顯了中央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的殷切期望,這也是中央就灣區合作再次對香港特區提出的明確要求。值得註意的是,今次在大灣區試點城市推出“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等新安排,便利香港投資者,讓利香港投資者,吸引香港投資者,保障香港投資者,本港商界應當牢牢把握國家給與的重大發展機遇,投資灣區建設,促進灣區融合,貢獻國家建設。
從協議的具體內容來看,進一步優化由香港入境的旅遊團前往廣東省停留144小時(6日)免簽證安排,這對於吸引國際遊客,特別是東南亞遊客免簽證進入中國,刺激香港旅遊市場暢旺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作為東南亞遊客而言,或許諸多人已經來過香港,但借道香港前往中國內地,還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因此,本港業界應當積極綢繆,加大香港與廣東的旅遊資源的宣傳推廣,規劃灣區旅遊精品路線,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香港。
在影視業方面,中央高度重視港產片在說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的獨特功能與吸引力,進一步放寬從製作到發行放映方面的市場限制。一是取消港人參加網絡影視創作人數的限制,即,今後由內地投資製作的影視劇目,港人從編劇到演出的人員數目不受任何限制,變相令到內地投資的影視劇目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港產片,從而提高市場叫座率,增強港產片的影響力。二是允許經廣電總局批准後的港產片在內地電視台播出,這實際上為港產電視劇拓寬了龐大的內地市場,過往甚受內地歡迎的港產電視劇,必然會因此風生水起。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內地觀眾對熟口熟面的內地明星漸失新鮮感,但對香港影視明星的好感與興趣持續保持著新鮮感。近年來,許多港產明星在內地持續爆紅,連一些年屆七旬的港星,在內地仍擁有龐大的粉絲群,足以證明港產影視作品在內地有相當的市場潛力。三是允許香港公司在內經營影視發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消本港影視界對內地發行行業方面存在貓膩的種種擔憂,能夠更加保障本港影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激勵本港投資者加大投資影視產業,從而推動港產片快速復興,迎來港產片新的春天。
另外,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機制銜接方面,取消投資灣區的港資企業須有在香港三年實質性經營的條件限制,這有助於本港相當多的初創嘗試者,在考慮租金及人工成本等因素的情況下,在灣區大膽創業,這實質上為香港青年開闢更加廣闊的灣區試驗田,鼓勵香港青年在灣區創業成就夢想,在促成香港青年大膽創業的同時,有利於培養香港青年一代的家國情懷,推動灣區融合,促進人心回歸。
新協議新增的“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措施,讓在內地投資興業的港企可按它們熟悉的法律作為合同適用法律、也可以選擇以香港作為仲裁地;同時,讓香港用好在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的優勢,助力大灣區建立與國際市場接軌、更國際化規範化法治化的商業環境,凸顯“兩制”獨特優勢的香港普通法司法區的國際地位,也為國際資本進入香港並經香港進入內地提供了具有國際認同的法律保障。
二十一年來,相關的協議不斷修訂完善,實質上是內地不斷向香港全方位開放的過程,經修訂的協議將帶來更多互利共贏的成果,降低相關的市場准入門檻,也放寬了香港專業人士到內地提供服務的資質要求,讓更多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能以更優惠的待遇進入內地市場。香港的服務與國際接軌,具有國際標準與國際水準,既能滿足內地消費者對優質服務的龐大需求,亦可助力內地服務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為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CEPA修訂,是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的重大舉措,香港的內聯外引的對外開放地位也將因此新協議而得到強化,有利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現在香港最重要的是如何用好中央的惠港政策,積極主動開拓內地市場的龐大商機,也讓香港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跳板,加速內地與世界經濟的接軌,實現兩地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文章及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