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兆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央對香港一直厚愛有加,把香港居民視為骨肉同胞,更把香港與內地視作命運共同體。香港回歸祖國前,在“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下,中央在多方面支持香港的發展和香港同胞的福祉。中央關愛香港的初衷即便在國家面對嚴重經濟困難時也毫不動搖。“東江之水越山來”和為香港同胞供應鮮活冷凍商品的“三趟快車”是活生生的例證。上世紀70年代,香港的製造業面對土地、能源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中央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讓香港的製造業得以遷移到珠三角一帶擴大發展規模,促進了香港的經濟發展,推動了以金融、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等產業的成長,從而優化了香港的產業結構。
多策並舉保障長期繁榮穩定
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夕,中央制定了對國家和香港都有利的“一國兩制”方針,讓香港得以在維持其原有的競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在落實“一國兩制”和推進發展的過程中,香港遇到了來自內部和外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中央不遺餘力地協助香港多次渡過難關,並為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固的根基。
中央對香港的厚愛無以復加是有目共睹和衆所周知的事,只有那些敵視中國的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反中亂港分子才把中央對香港的厚愛扭曲為戕害香港的勾當,並企圖以此來煽惑香港居民和在國際上抹黑中國和香港。爲了駁斥內外敵對勢力的歪論和抗擊其險惡圖謀,我在這裏簡單和具體講述中央對香港的厚愛的一些重要舉措。
首先,中央阻止了內外敵對勢力對“一國兩制”的破壞,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重回初心,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過去幾年,中央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徹底改革香港的選舉制度,平息了香港的暴亂和重塑了香港的政治格局,讓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不再受到內外敵對勢力的干擾和破壞,實現了“愛國者治港”、“行政主導”、“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和“香港負起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等基本原則。自此之後,特別在香港按照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後,“一國兩制”在香港正式全面和準確實施。
在中央嚴格行使其“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特區充分運用其“高度自治權”的新政治格局下,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礎得到極大的強化。2017年,習近平主席蒞臨香港視察時莊嚴宣告“一國兩制”方針將在香港長期實踐。此舉不但讓“一國兩制”的未來更加清晰和穩固,也大大提升了香港各界和國際社會對香港目前和未來的信心。如果不是中央果斷出手挽救,香港“一國兩制”將會在內外敵對勢力的猛烈衝擊下危如累卵、香港將成為國家的累贅、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勢將不保、香港居民的利益和福祉也必會化為烏有。
第二,在美西方遏制和打擊香港的力度不斷升級的新國際環境下,中央為香港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美西方曾經一度憧憬香港在迴歸後會發揮作用催化中國的“和平演變”,為此在香港竭力培植反中亂港代理人和策動“港版顏色革命”。不過,在功敗垂成後,美西方轉而採取危害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的行動,目的是要削弱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不過,就算美西方對香港沒有那些險惡政治意圖,隨着美西方的不斷衰落和它們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擡頭,香港能夠從美西方得到的發展機遇也必然會越來越少。因此,香港必須想方設法應對這個“東昇西降”的歷史大趨勢,主要任務是要全速開拓美西方以外的經濟空間,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好用盡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和衆多的中央惠港政策和措施。
爲了拓寬香港在內地的發展空間,中央出臺了大批政策和措施推進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和金融聯繫。CEPA安排的不斷擴充、過去幾個五年規劃對香港角色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視和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港合作、前海和南沙的發展、香港與內地在金融領域的各種互聯互通、人民幣業務在香港持續拓展、香港作為首要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持續提升、大量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集資、為數衆多的內地企業到香港開展業務、可以實施到香港“個人遊”政策的內地城市越來越多、香港企業、服務業、醫療衛生業、教育與科研機構和其他機構在內地開展業務和香港居民在內地無論在就業、就學、生活、退休、養老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國民待遇”或特殊待遇、推進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以及不勝枚舉的中央利港政策,都是中央不斷擴大香港在內地的發展空間的努力。
在開拓香港的國際發展空間上,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尤其不可或缺。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加入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央支持香港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簽訂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其中特別重要的是部分“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比如中東和東南亞國家。國家正在積極協助香港儘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進一步開拓香港的國際經濟發展空間。
作為首要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中央不斷提升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上的角色和作用,這必然會不斷擴闊香港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發展空間。
大力推動產業升級改善民生
第三,中央不斷加大力度推動香港產業的轉型升級,改變香港產業結構過於狹隘的局面,從而增加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讓香港能夠開創更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把香港“八大中心”(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列入國家的發展戰略之內並且陸續出臺各種政策予以支持,尤其在推動香港的創科產業上。
第四,在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上,中央不遺餘力。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香港居民的福祉事關重大。香港居民有越來越多機會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就業、創業、就學、就醫、置業、?休閒、旅遊、退休、養老和體驗文化藝術,從而提升生活水平和素質。為此,中央為香港居民進出內地和在內地生活不斷提供便利。
最後,每當香港或者香港居民遇到困難時,中央必定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香港赤鱲角新機場啓用後便馬上在運作上遇到阻滯,中央及時讓當時稱為深圳黃田機場的深圳機場對香港提供幫助。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國際金融大鱷不懷好意衝擊香港的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在中央的強力支持下香港不但得以化險為夷,甚至重創那些國際金融大鱷。在香港經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蹂躪後,中央出手為香港經濟?復甦注入動力。新冠肺炎疫情襲港期間,中央派出醫療隊伍馳援香港,協助香港渡過難關。
就香港居民個人而言,每逢香港居民在海外遇險或遇難,國家駐外使領館必然盡力協助,發揚同胞血濃於水之情。比如,2010年菲律賓馬尼拉發生香港旅行團人質挾持事件,2013年9名香港遊客在埃及一起熱氣球墜毀意外中遇難。在這兩樁事件中,香港居民都得到中央政府的適切援助。可以這樣說,迴歸後作為中國公民的香港居民,在外地的安全感因為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比迴歸前要高得多。
總的來說,在中央和國家的真誠關愛和支持下,在內地同胞與香港同胞風雨同行下,香港的未來縱然仍要克服諸般艱難和挑戰,但香港仍將會是一塊歷久不衰的“福地”。
(作者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6/8rx4j9e6oKTND5Laib9Gywv6Fv9GGdqfVGW.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劉兆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央對香港一直厚愛有加,把香港居民視為骨肉同胞,更把香港與內地視作命運共同體。香港回歸祖國前,在“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下,中央在多方面支持香港的發展和香港同胞的福祉。中央關愛香港的初衷即便在國家面對嚴重經濟困難時也毫不動搖。“東江之水越山來”和為香港同胞供應鮮活冷凍商品的“三趟快車”是活生生的例證。上世紀70年代,香港的製造業面對土地、能源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中央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讓香港的製造業得以遷移到珠三角一帶擴大發展規模,促進了香港的經濟發展,推動了以金融、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等產業的成長,從而優化了香港的產業結構。
多策並舉保障長期繁榮穩定
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夕,中央制定了對國家和香港都有利的“一國兩制”方針,讓香港得以在維持其原有的競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在落實“一國兩制”和推進發展的過程中,香港遇到了來自內部和外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中央不遺餘力地協助香港多次渡過難關,並為香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固的根基。
中央對香港的厚愛無以復加是有目共睹和衆所周知的事,只有那些敵視中國的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反中亂港分子才把中央對香港的厚愛扭曲為戕害香港的勾當,並企圖以此來煽惑香港居民和在國際上抹黑中國和香港。爲了駁斥內外敵對勢力的歪論和抗擊其險惡圖謀,我在這裏簡單和具體講述中央對香港的厚愛的一些重要舉措。
首先,中央阻止了內外敵對勢力對“一國兩制”的破壞,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重回初心,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過去幾年,中央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徹底改革香港的選舉制度,平息了香港的暴亂和重塑了香港的政治格局,讓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不再受到內外敵對勢力的干擾和破壞,實現了“愛國者治港”、“行政主導”、“行政立法良性互動”和“香港負起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等基本原則。自此之後,特別在香港按照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後,“一國兩制”在香港正式全面和準確實施。
在中央嚴格行使其“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特區充分運用其“高度自治權”的新政治格局下,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礎得到極大的強化。2017年,習近平主席蒞臨香港視察時莊嚴宣告“一國兩制”方針將在香港長期實踐。此舉不但讓“一國兩制”的未來更加清晰和穩固,也大大提升了香港各界和國際社會對香港目前和未來的信心。如果不是中央果斷出手挽救,香港“一國兩制”將會在內外敵對勢力的猛烈衝擊下危如累卵、香港將成為國家的累贅、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勢將不保、香港居民的利益和福祉也必會化為烏有。
第二,在美西方遏制和打擊香港的力度不斷升級的新國際環境下,中央為香港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美西方曾經一度憧憬香港在迴歸後會發揮作用催化中國的“和平演變”,為此在香港竭力培植反中亂港代理人和策動“港版顏色革命”。不過,在功敗垂成後,美西方轉而採取危害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的行動,目的是要削弱香港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不過,就算美西方對香港沒有那些險惡政治意圖,隨着美西方的不斷衰落和它們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擡頭,香港能夠從美西方得到的發展機遇也必然會越來越少。因此,香港必須想方設法應對這個“東昇西降”的歷史大趨勢,主要任務是要全速開拓美西方以外的經濟空間,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好用盡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和衆多的中央惠港政策和措施。
爲了拓寬香港在內地的發展空間,中央出臺了大批政策和措施推進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和金融聯繫。CEPA安排的不斷擴充、過去幾個五年規劃對香港角色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視和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港合作、前海和南沙的發展、香港與內地在金融領域的各種互聯互通、人民幣業務在香港持續拓展、香港作為首要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持續提升、大量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集資、為數衆多的內地企業到香港開展業務、可以實施到香港“個人遊”政策的內地城市越來越多、香港企業、服務業、醫療衛生業、教育與科研機構和其他機構在內地開展業務和香港居民在內地無論在就業、就學、生活、退休、養老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國民待遇”或特殊待遇、推進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以及不勝枚舉的中央利港政策,都是中央不斷擴大香港在內地的發展空間的努力。
在開拓香港的國際發展空間上,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尤其不可或缺。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加入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央支持香港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簽訂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其中特別重要的是部分“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比如中東和東南亞國家。國家正在積極協助香港儘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進一步開拓香港的國際經濟發展空間。
作為首要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中央不斷提升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上的角色和作用,這必然會不斷擴闊香港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發展空間。
大力推動產業升級改善民生
第三,中央不斷加大力度推動香港產業的轉型升級,改變香港產業結構過於狹隘的局面,從而增加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讓香港能夠開創更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把香港“八大中心”(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列入國家的發展戰略之內並且陸續出臺各種政策予以支持,尤其在推動香港的創科產業上。
第四,在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上,中央不遺餘力。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香港居民的福祉事關重大。香港居民有越來越多機會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就業、創業、就學、就醫、置業、?休閒、旅遊、退休、養老和體驗文化藝術,從而提升生活水平和素質。為此,中央為香港居民進出內地和在內地生活不斷提供便利。
最後,每當香港或者香港居民遇到困難時,中央必定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香港赤鱲角新機場啓用後便馬上在運作上遇到阻滯,中央及時讓當時稱為深圳黃田機場的深圳機場對香港提供幫助。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國際金融大鱷不懷好意衝擊香港的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在中央的強力支持下香港不但得以化險為夷,甚至重創那些國際金融大鱷。在香港經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蹂躪後,中央出手為香港經濟?復甦注入動力。新冠肺炎疫情襲港期間,中央派出醫療隊伍馳援香港,協助香港渡過難關。
就香港居民個人而言,每逢香港居民在海外遇險或遇難,國家駐外使領館必然盡力協助,發揚同胞血濃於水之情。比如,2010年菲律賓馬尼拉發生香港旅行團人質挾持事件,2013年9名香港遊客在埃及一起熱氣球墜毀意外中遇難。在這兩樁事件中,香港居民都得到中央政府的適切援助。可以這樣說,迴歸後作為中國公民的香港居民,在外地的安全感因為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比迴歸前要高得多。
總的來說,在中央和國家的真誠關愛和支持下,在內地同胞與香港同胞風雨同行下,香港的未來縱然仍要克服諸般艱難和挑戰,但香港仍將會是一塊歷久不衰的“福地”。
(作者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6/8rx4j9e6oKTND5Laib9Gywv6Fv9GGdqfVG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