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涼露驚秋。2024年10月17日,於香港銅鑼灣皇室堡迎來“楊海英歷史中篇小說選集《無韻的古歌》發布會”。發布會由香港文化發展研究會主辦,中國香港現代文學研究會協辦。
發布會隆重舉行,重現古代英雄與智慧的時刻,吸引了一眾文學愛好者、歷史研究者以及媒體的熱切關注。會上,作者楊海英先生藉由生動的文字,帶領與會者穿越時空,重溫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霍去病的英勇故事以及白起的悲壯命運,讓人沉醉於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發布會由香港文化發展研究會會長陳慧雯女士主持,她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我們理解當下與未來的重要基石。她指出,這部小說集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戰國時期和漢代的英雄人物,讓讀者在故事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血性與智慧。
首先,楊海英先生分享了趙武靈王的故事。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明君,他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發布會上,作者詳細描繪了趙武靈王如何打破傳統束縛,推動軍事改革,讓趙國的騎兵力量大增,從而在與其他諸侯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這一段精彩的敘述不僅讓人感受到趙武靈王的智慧,也彰顯了他改革的必要性與勇氣。
對於創作心得,楊海英先生侃侃而談,他說:“陳壽的《三國志》是史學界公認的,除《史記》、《漢書》外最傑出的歷史著作。敘史簡潔、準確,論史深刻、精當。但是在我接觸過的人中,很多都不知道陳壽其人,不知道《三國志》其書。然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卻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這就是歷史小說在傳播歷史,啟迪和感化讀者方面的巨大功效,也是我堅持創作歷史小說的初衷和動力源泉。比如,此新書中的小說《胡服戀》,就是通過把史書中關於趙武靈王的簡單、零散、枯燥、艱深的文字,演繹鋪陳為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從而把一個歷史改革家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不但清楚地了解了這段改革的歷史,還得到了美學的享受和教益。新書中收集的其它幾篇歷史小說,情況大至也是如此。”
原復旦大學中文系的老師張曉林教授讚賞楊海英先生的史學及文學功底深厚,認為他在新書中發表的三篇歷史中篇小說,善於對歷史典籍中枯燥無味、晦澀難讀的文字,鉤沉輯佚、廣證博採、濃墨重筆、渲染生髮。
原香港《大公報》文學版主編夏智定先生表示,楊海英先生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情節曲折生動、語言精煉典雅,讀之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發人深省,與他以往發表的、深得海內外讀者青睞和好評的歷史小說相比,似乎有更上層樓之感。
資深傳媒人、作家張林先生說,這部小說集不僅是對古代英雄的讚歌,更是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勇氣、智慧與對理想的追求始終是人類不變的主題。
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理事張志豪先生發言,歷史小說的創作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既要尊重歷史事實,又要注入情感與想像,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同時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楊海英先生無疑做到了這一點。
接下來,霍去病這位年輕的將領成為了與會者的討論焦點,霍去病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驚人的勇氣,成為了西漢時期的傳奇人物。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大膽的想象、巧妙的構思再現了霍去病對家國的忠誠以及他屢敗匈奴、犧牲愛情的壯舉,與會者無不為之動容。
在發布會的互動環節中,與會者踊躍提問,對小說的創作背景、人物塑造以及歷史真實性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楊海英先生耐心地解答每一個問題,並分享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香港文促會常務副祕書長張武昌先生比較欣賞《將星隕落》,他覺得:此篇無疑是全書情感最為激烈的部分。白起,這位被譽為“軍神”的人物,曾在長平之戰中以驚人的戰術取得勝利,卻最終因政治鬥爭而遭遇悲劇。他認為,楊作家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白起內心的掙扎與無奈,讓人深刻體會到英雄的孤獨與命運的無常。在場觀眾聆聽著,無不為白起的命運感到心痛,並思考著英雄背後的故事。
最後,陳慧雯會長總結,展望未來,期待《無韻的古歌》能夠引發更多對書中寫到的歷史人物的探討與思考,讓更多讀者走進這兩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感受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與力量,她熱切地將此書推薦給讀者,希望讀者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