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錦輝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與人工智能 (AI) 相關。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Hinton開創了深度學習技術,促進機器學習,令AI得以廣泛應用;化學獎得主則以AI分析蛋白質結構,解決困擾生物科學家幾十年的難題。這些例子顯示AI是輔助科學家的工具,並非要取而代之。
2009年,高錕教授獲頒物理學獎,以表揚他在光學通信領域的突破性成就;盧煜明教授則發明了造福人群的無創產檢,貢獻卓著,未來有可能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表揚對整個社會有貢獻的人,它的評選標準讓人反思學校到底應培養出怎樣的人才。
(影片內文摘要,影片於《灼見名家》播出。作者係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资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8/887KTG9WMqiXfCIfujFbfmP6TVmrNz7WYn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