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0月19日東莞報道: 乘廣東省科技大會召開的東風,10月18日下午,“科創未來,強國有我——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在鬆山湖未來學校拉開帷幕。東莞市副市長黎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發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王學男、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吳穎民、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東莞市教育局局長葉淦奎以及市科技局、市科協、鬆山湖管委會等有關代表出席啓動儀式。來自香港、澳門、新疆、西藏、浙江、重慶、貴州、江西以及東莞、韶關、揭陽等十一地中小學師生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黎軍在發言中表示,今年以來,東莞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首創“科創思政”立德樹人新機制,創造性地組織開展“好問題”大賽等活動,並在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等比賽中取得歷年最佳成績,為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增光添彩。面向未來,東莞要擔當使命,打造協同組科學教育共同體,積極推動與港澳台科學教育的合作與交流,大力推進“科普援疆”“科普援銅”;要緊跟時代,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科學教育的新方式、新場景,推動人工智能為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要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在科學教育課程建設、科學教育數字化行動、科學素質個性化評價、拔尖創新後備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好文章、打造特色、塑造標杆。
院士寄語 名家頒獎
啓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通過視頻為“科創之星”們送上勉勵寄語。啓動儀式現場為首屆“十佳科創之星”頒獎,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王學男為獲獎學生頒獎,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吳穎民、東莞市教育局局長葉淦奎為獲獎學生頒獎。東莞市教育局還對這些優秀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做好學生各階段發展的動態跟蹤管理,聚焦學生的個體特長培育與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培育,整合多方面力量,實施科創人才的“小初高”貫通式培養,為這些“種子選手”的成長助力。
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由東莞市教育局主辦,東莞農村商業銀行予以支持。啓動儀式上,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好問題”大賽獲獎名單、東莞市首批10所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名單、東莞市首屆中小學“十佳科創之星”評選結果先後公布。其中,今年7月啓動的“好問題”大賽聚焦數學與思維、生命科學、物質與化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技術與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按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進行問題徵集,最終20個“好問題”從近5000個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並在10月17日進行決賽現場答辯。
“探大國重器”研學成果展示區熱鬧非凡,在這裏,來自東莞市各個鎮街的中小學代表展位依次排列,展位上擺放師生們一起動手模擬研究各省大科學裝置、大工程的模型,從精巧的設計到細緻的製作,每一個模型都彷彿在講述着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穫的研學之旅,學生們熱情地向來往觀衆介紹自己參與的項目,展現出他們對大國重器的深入探索和無限熱忱。
今年,東莞先後入選廣東省中小學校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實驗區、廣東省中小學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區。市教育局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學校遴選活動,擬選出一批學校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步伐,助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推動東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最終東莞鬆山湖未來學校、東莞濱海灣未來學校、東莞市松山湖北區學校、東莞市南城商務區北部學校、東莞市塘廈第二初級中學、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東莞市麻涌鎮古梅第一中學、東莞市東坑鎮第三小學入選。入選學校將推進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總結經驗和成果,加強展示與推廣。活動現場對首批10所東莞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授牌。
為深度挖掘選拔具有原始創新潛力的中小學生,促進東莞中小學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去年9月起市教育局開展“科創之星”認定工作。經過資格認定、材料評審、現場答辯三個階段,共有276名學生符合認定條件,並經由科研專家、高校教授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出“十佳科創之星”。
首創“科創思政”立德樹人新機制
“問—思—研—創”圍繞學生創新能力發展這一主線,本次科技節在18日至19日兩天內,先後開展六大板塊共十四項活動,進一步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科學、動手創作的興趣,激勵學生增強科技自立自強意識,樹立科技報國的情懷。
其中,為推動科學教育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市教育局以線下+線上形式組織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同上一節“科創思政”課。三節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政課堂,以“培養愛國情、砥礪強國志、實踐報國行”為主線,通過感悟我國科技發展歷程、認識我國重大科技成就、了解自主研發故事,引導青少年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立志科技報國。
全國模範教師、東莞東城虎英小學思政教師胡嶸蘋表示,“科創思政是立足於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以思政教育為主題,以科學教育為載體,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科技創新的種子,同時也播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種子。我們會採取價值引領、課程創建、科普研學、賽事育人、數字賦能、輻射引領六大行動推進科創思政課堂。”
18日下午,來自鬆山湖第二小學的四位老師為十一地學生帶來《萬物皆可染》《尋找菠蘿扎嘴的罪魁禍首》兩節科學課。孩子們在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訪草木染中的傳統美學,理解生物多樣性與化學變化,感受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融合;也藉助顯微鏡走進微觀世界,揭曉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科學的神奇。
同時間,在鬆山湖第二小學,約100名教師代表共同參加跨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沙龍。從鎮區科學教育發展路徑到科學教育校本化發展,從區域課程研發和實施到學校STEM課程案例解析,從科技特色活動舉辦到家庭科創實驗室的建設,老師們互相分享當地科學教育推進經驗,並由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研究院院長、廣東先知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余暘,香港教育局中學組課程發展處主任、資深STEAM教育專家李曉鋒,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魏紅祥三位專家分別進行點評。
近年來,東莞不斷探索教育交流與合作路徑、深入開展教育對口幫扶工作,與香港、澳門、新疆圖木舒克市等地之間架起一座堅實而穩固的教育文化交流橋樑。繼去年“莞港澳圖”四地聯動開展科技節及系列活動後,今年跨區域交流的範圍和影響持續擴大,來自香港、澳門、新疆(圖木舒克市)、西藏(林芝市巴宜區)以及浙江(台州市椒江區)、重慶(渝中區)、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江西(南昌市紅谷灘區)、廣東(揭陽市、韶關市)等地區的中小學師生走進東莞,共同開展同上一節科學課、科學教育沙龍、科普之夜聯誼、科普研學營等系列活動,共享東莞科學教育資源,共同感受東莞城市科技魅力。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9/2Gpd3GOMEFEPW7STatHFd8D8QOSpWF6WXSN.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0月19日東莞報道: 乘廣東省科技大會召開的東風,10月18日下午,“科創未來,強國有我——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在鬆山湖未來學校拉開帷幕。東莞市副市長黎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發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王學男、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吳穎民、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東莞市教育局局長葉淦奎以及市科技局、市科協、鬆山湖管委會等有關代表出席啓動儀式。來自香港、澳門、新疆、西藏、浙江、重慶、貴州、江西以及東莞、韶關、揭陽等十一地中小學師生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黎軍在發言中表示,今年以來,東莞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首創“科創思政”立德樹人新機制,創造性地組織開展“好問題”大賽等活動,並在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等比賽中取得歷年最佳成績,為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增光添彩。面向未來,東莞要擔當使命,打造協同組科學教育共同體,積極推動與港澳台科學教育的合作與交流,大力推進“科普援疆”“科普援銅”;要緊跟時代,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科學教育的新方式、新場景,推動人工智能為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要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在科學教育課程建設、科學教育數字化行動、科學素質個性化評價、拔尖創新後備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好文章、打造特色、塑造標杆。
院士寄語 名家頒獎
啓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通過視頻為“科創之星”們送上勉勵寄語。啓動儀式現場為首屆“十佳科創之星”頒獎,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王學男為獲獎學生頒獎,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吳穎民、東莞市教育局局長葉淦奎為獲獎學生頒獎。東莞市教育局還對這些優秀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做好學生各階段發展的動態跟蹤管理,聚焦學生的個體特長培育與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培育,整合多方面力量,實施科創人才的“小初高”貫通式培養,為這些“種子選手”的成長助力。
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由東莞市教育局主辦,東莞農村商業銀行予以支持。啓動儀式上,2024年東莞市中小學生“好問題”大賽獲獎名單、東莞市首批10所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名單、東莞市首屆中小學“十佳科創之星”評選結果先後公布。其中,今年7月啓動的“好問題”大賽聚焦數學與思維、生命科學、物質與化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技術與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按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進行問題徵集,最終20個“好問題”從近5000個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並在10月17日進行決賽現場答辯。
“探大國重器”研學成果展示區熱鬧非凡,在這裏,來自東莞市各個鎮街的中小學代表展位依次排列,展位上擺放師生們一起動手模擬研究各省大科學裝置、大工程的模型,從精巧的設計到細緻的製作,每一個模型都彷彿在講述着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穫的研學之旅,學生們熱情地向來往觀衆介紹自己參與的項目,展現出他們對大國重器的深入探索和無限熱忱。
今年,東莞先後入選廣東省中小學校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實驗區、廣東省中小學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區。市教育局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學校遴選活動,擬選出一批學校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步伐,助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推動東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最終東莞鬆山湖未來學校、東莞濱海灣未來學校、東莞市松山湖北區學校、東莞市南城商務區北部學校、東莞市塘廈第二初級中學、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東莞市麻涌鎮古梅第一中學、東莞市東坑鎮第三小學入選。入選學校將推進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總結經驗和成果,加強展示與推廣。活動現場對首批10所東莞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授牌。
為深度挖掘選拔具有原始創新潛力的中小學生,促進東莞中小學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去年9月起市教育局開展“科創之星”認定工作。經過資格認定、材料評審、現場答辯三個階段,共有276名學生符合認定條件,並經由科研專家、高校教授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出“十佳科創之星”。
首創“科創思政”立德樹人新機制
“問—思—研—創”圍繞學生創新能力發展這一主線,本次科技節在18日至19日兩天內,先後開展六大板塊共十四項活動,進一步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科學、動手創作的興趣,激勵學生增強科技自立自強意識,樹立科技報國的情懷。
其中,為推動科學教育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市教育局以線下+線上形式組織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同上一節“科創思政”課。三節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政課堂,以“培養愛國情、砥礪強國志、實踐報國行”為主線,通過感悟我國科技發展歷程、認識我國重大科技成就、了解自主研發故事,引導青少年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立志科技報國。
全國模範教師、東莞東城虎英小學思政教師胡嶸蘋表示,“科創思政是立足於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特色,以思政教育為主題,以科學教育為載體,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科技創新的種子,同時也播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種子。我們會採取價值引領、課程創建、科普研學、賽事育人、數字賦能、輻射引領六大行動推進科創思政課堂。”
18日下午,來自鬆山湖第二小學的四位老師為十一地學生帶來《萬物皆可染》《尋找菠蘿扎嘴的罪魁禍首》兩節科學課。孩子們在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訪草木染中的傳統美學,理解生物多樣性與化學變化,感受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融合;也藉助顯微鏡走進微觀世界,揭曉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科學的神奇。
同時間,在鬆山湖第二小學,約100名教師代表共同參加跨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沙龍。從鎮區科學教育發展路徑到科學教育校本化發展,從區域課程研發和實施到學校STEM課程案例解析,從科技特色活動舉辦到家庭科創實驗室的建設,老師們互相分享當地科學教育推進經驗,並由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研究院院長、廣東先知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余暘,香港教育局中學組課程發展處主任、資深STEAM教育專家李曉鋒,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魏紅祥三位專家分別進行點評。
近年來,東莞不斷探索教育交流與合作路徑、深入開展教育對口幫扶工作,與香港、澳門、新疆圖木舒克市等地之間架起一座堅實而穩固的教育文化交流橋樑。繼去年“莞港澳圖”四地聯動開展科技節及系列活動後,今年跨區域交流的範圍和影響持續擴大,來自香港、澳門、新疆(圖木舒克市)、西藏(林芝市巴宜區)以及浙江(台州市椒江區)、重慶(渝中區)、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江西(南昌市紅谷灘區)、廣東(揭陽市、韶關市)等地區的中小學師生走進東莞,共同開展同上一節科學課、科學教育沙龍、科普之夜聯誼、科普研學營等系列活動,共享東莞科學教育資源,共同感受東莞城市科技魅力。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9/2Gpd3GOMEFEPW7STatHFd8D8QOSpWF6WXS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