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大仙民政事務處舉辦的黃大仙區特色“打卡”地標今日開幕。“打卡”地標設置於 #黃大仙廣場,採用融合中式拱門建築與積木元素的設計理念,以創新的形式展現黃大仙區的獨特風貌。活動由即日起至2025年1月中旬向公眾開放,歡迎市民和遊客參觀“打卡”。
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在開幕典禮上表示,行政長官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全港十八區各自為當區設置富有特色的“打卡”地標,我們聽後都很興奮,即時與“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的一眾青年商量,如何呈現黃大仙的特色。
“我們特別挑選了黃大仙廣場這個位置,因為它背靠獅子山和黃大仙祠,之後我們開始構思展覽內容,既要迎合黃大仙的文化,同時也要有區內學生創作的元素。”
“在這裡可以看到黃大仙的地標拱門,拱門也是由積木砌成。從拱門進入展區,可以看到場內展出由積木砌成的黃大仙區內特色景點,包括彩虹邨、南蓮園池和冬菇亭等,以及區內的學生作品,總共有近百件。”
胡鉅華介紹,展出的學生作品包括了“情牽祖國 繼往開來”黃大仙區中小學生砌LEGO比賽的得獎作品。這個比賽共有14間中學以及21間小學,超過350名學生參加,參賽同學以積木砌出與中國歷史、古代文明與近代國家發展相關的得獎作品。
“最重要的是,這些作品也有黃大仙的不同地標,如巨型的彩虹邨、南蓮園池等。除此,場內展出的還有以‘家在大仙 色彩萬千’為主題的黃大仙區中小學生繪畫比賽的得獎及入圍學生畫作。”
胡鉅華表示,“今次打卡地標的主題及設計元素都是由黃大仙的居民和學生共同創作而成,希望將黃大仙最真、最吸引的一面呈現給更多的市民和遊客。”
黃大仙區議員林鄧雯蕙表示,打卡的每件作品都附有中英文二維碼,市民和遊客只要掃碼便很容易知道黃大仙好玩的地方。“今次打卡點設在黃大仙廣場,也是希望讓遊客知道黃大仙不僅有嗇色園,還有其他不同的精彩打卡點。”
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有,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中聯辦九龍工作部處長黃想平、黃大仙中分區委員會主席簡志豪、黃大仙區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何漢文、愛心全達慈善基金創會會長潘陳愛菁、黃大仙區健康安全城市主席史立德、黃大仙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主席楊諾軒、黃大仙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彭穎生、黃大仙區學校聯絡委員會主席郭文坤、黃大仙區防火委員會主席沈慧林、黃大仙區議會轄下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袁國強、黃大仙區議會轄下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主席雷啟蓮、黃大仙區議會轄下房屋委員會主席譚美普、黃大仙區議會轄下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主席李鎧麟、黃大仙東分區委員會主席黃國恩以及黃大仙北分區委員會主席余維俊等。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19/UMANY2AitIgFQpGlg8KKJL0Uwpq6dJFyv1v.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