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毅
開關後,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每逢周末或節假日不難發現港人偕老帶幼過關。特首日前發表今年《施政報告》,內文提及北部都會區即將進入收成期,未來5年將會有6萬個房屋落成。伴隨著新界北人口上升,參與灣區一體化生活圈的人數只會更多。
事實上,本港的陸路口岸有9個,市區有西九龍高鐵站,其他則位於新界,由西至東分別是港珠澳大橋、深圳灣、落馬洲支線、皇崗、羅湖、文錦渡、香園圍以及仍暫停客運服務的沙頭角。這些口岸,只有香園圍和西九龍高鐵站可以人車直達,即該口岸附近沒有其他禁區,可以通過步行、單車、的士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等任意方式前往。
其他口岸方面,舉個例子,如果市民要前往羅湖,目前只能通過東鐵線。由於該口岸外屬於禁區或港鐵範圍,一般沒有其他交通方式;再舉例,如果市民前往深圳灣,只有專營或跨境巴士、的士、小巴以及持有指定禁區紙的私家車才可以前往,沒有其他方法。這種安排下,筆者理解當初有關防止犯罪、防走私、防偷渡等考量,但結果就是香港這邊的口岸至今只能維持單一的過境功能,口岸附近的禁區無法發展成具其他功能性或經濟相關的生態圈,無法善用人流所帶來的潛力。
反觀對岸深圳,各個關口外沒有禁區。恢復通關後,深圳政府就“食中”港人北上風潮,甚至提供免費巴士接載各位港人貴客。香園圍一出就有口岸商場,甚至最近在旁邊加開多一個新商場;羅湖口岸外,快馬加鞭重新裝修地下街,向港人售賣外賣,連羅湖商業城都已經重新裝修。
剛過去的上星期,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剛好討論到《陸路口岸的運作事宜及重建工程的最新進度》,與會文件匯報有關優化口岸建設的情況,以及市民非常關心的提升通關效率問題。與會,陳月明議員就提問到皇崗以及沙頭角口岸未來重建後,會否再次收窄禁區,以及跟進新田居民無法使用落馬洲站出入的問題。
可惜局長的答覆仍然無法給予議員正面回應,儘管知悉政府目前與內地當局積極探討便利通關措施以及提升通關效率的安排,但感覺政府暫沒有進一步收窄各口岸附近禁區的想法。事實上,落馬洲站附近的新田居民就面對禁區帶來的不便。如落馬洲站附近的居民有意乘車到市區,必須先出境到深圳,再回港才能乘車。考慮到未來新田將會打造成科技城,區內亦有預留土地用作房屋發展,隨著人口增加,新田居民無法直接使用落馬洲站出入的情況,日後遲早都要梳理好。
與此同時,北部都會區的東部就是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沙頭角是該區的重點墟鎮,亦是沙頭角口岸和中英街的所在。雖然政府現推出沙頭角開放計劃,但沙頭角以及外海仍然屬於禁區,未來如何將藍綠旅遊生態圈發展好,如何推動該區與深圳鹽田的生態旅遊、外島旅遊、遊艇旅遊,禁區安排相當關鍵。
最後,今年《施政報告》提及繼續深化機場城市的規劃,將機場、港珠澳大橋口岸以及東涌新市鎮形成產業生態圈。筆者認為,機場城市有望成為新界北多個陸路口岸的先行示範區。尤其新界北的陸路口岸都在北部都會區不同發展區內,可以結合發展區功能,檢討禁區制度,結合成不同的功能生態圈。打鼓嶺一帶的土地用途建議即將在年底前公佈,該區有三個陸路口岸,其中的羅湖和香園圍每日都非常繁忙。較早前發展局更新該區為“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口岸附近的禁區能否再收窄,口岸與附近土地能否參考機場城市概念,形成生態圈?港人可拭目以待。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