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岳衡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施政報告中提出進一步優化證券市場的一攬子措施,體現出對香港國際領先股票融資中心的重視。對香港而言,直接融資方式佔比高、重要性突出,因此股票市場是否繁榮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提升非常重要。
今年前三季度香港證券交易所在全球IPO總額排名中位列第四,融資數量和融資規模重拾升勢。如果順勢而為,疊加二級市場增加流動性、提升估值的各項措施,相信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近期內地在貨幣、財政、監管以及吸引長線資金入市等方面發力,希望通過搞活股票市場來激發市場活力,形成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正向循環。相應地,香港也應發揮獨特優勢,採取更多措施吸引優質公司赴港上市,優化港股市場結構,從基本面上提升吸引力。
10月18日香港證監會與聯交所發出聯合聲明,宣布將優化股票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包括加快和資格A股公司審批流程。這對於內地優質公司以首次上市或二次上市進入港股市場形成利好。在此基礎上,建議協調內地分管監管部門給予更多支持,在境內的備案端加快流程,提升整體上市效率。
本次施政報告宣布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於新興和未來產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半導體等。以政府基金鼓勵創科產業,與內地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呼應,建議進一步暢通股權投資、基石投資、IPO上市以及耐心資本投資鏈條,强化港股市場的“創科板”。
另外,對接國際優質企業方面,可考慮針對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優質企業,吸引赴港進行二次上市並降低納入滬深港通範圍的要求,如果是特別優質稀缺標的,可考慮提供綠色審批通道、費用補貼等方面的服務。
此外,應當優化退市機制,結合國家目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引導經濟發展脫虛向實的戰略導向,制定更為量化的退市標准和條件,達到條件的根據規則逐步退市。配合退市規則的清晰,同步建設場外交易市場,為退市企業提供流通和緩衝平台,也保障普通持股者的權益。
與此同時,香港也要加強與內地的協調溝通,加強內地的政策支持,包括爭取中證監在企業上市備案審批過程中,優先引導批准頭部企業來港上市。
總體而言,通過調結構、提質素,提升對海內外資金的吸引力和估值水平,加之內地更好的協調支持,相信港股市場定能行穩致遠、再攀高峰。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2/CV7eJThnpGaTgHvADCQ4fog92s4LArnzHs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