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美雄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貿易應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通過降低貿易障礙和開放市場,各國才可以更好地共享資源,實現全球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過往,美國政府更自稱自由主義的捍衛者,力主各國應互相開放市場,而拜登政府也曾表示抗拒特朗普式的孤立主義。但一系列事實表明,這只是空洞的政治口號、自我吹噓而已。對於“美式”的講一套做一套,相信很多人都司空見慣。然而,想不到拜登政府為保世界第一的霸主之夢,竟作出“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之舉,在10月28日公布對中國包括港澳地區的人工智能(AI)、半導體、微電子、量子信息、AI系統等科技投資設新限制,限令將於2025年1月2日起生效。
殺敵一萬,自損八千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投資新限制,禁止美國及企業向“受關注國家”,包括中國並涵蓋香港及澳門地區,進行三個關鍵技術範疇的投資,分別是半導體、量子技術和AI人工智能。美方聲稱,向中國投資上述可能會威脅國家安全,因此必須禁止。
早於5年前,美國已盯上中國AI晶片大廠華為,並舉國傾洪荒之力企圖封殺,藉此打擊中國。2022年,白宮接二連三出招,宣布全面“出口管制”,使得美國企業幾乎不能向中國出售晶片。顯然而見,今次投資新限制屬“項莊舞劍”,與其說國家安全威脅,不如說為了阻撓中國日漸崛起的高科技及晶片市場,這是明目張胆的經濟壓迫和科技霸凌。當然,我國早料到美國會違背自由市場及國際公平競爭的原則,近年也積極鼓勵發展AI晶片領域,華為、寒武紀、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企業突圍而出,自立自強。
從華為被美國“愈封愈強”可見,美方的行徑只屬一時的情緒化政治操作,未必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限制自身企業投資其他國家,更會適得其反,損人也損己——損害美國自身經濟、國民和企業的利益。數據不會說謊,據特區政府資料,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該國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換言之,美國過往從香港中賺取了巨額利益,近年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雙邊經濟活動。長此以往,美國恐將逐漸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導致美國企業收益下降、裁員和經濟衰退等問題接踵而至。
大選前打“中國牌”的政治操作
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不到10天,鹿死誰手猶未知。賀錦麗和特朗普各出奇謀,競選期間又再拋出“中國威脅論”。曾發表“墨西哥移民是毒犯”的言論、以驚人之語見稱的特朗普,表示會設立史無前例的關稅,向中國徵收100%或200%的稅項,以保障美國人的市場。
特朗普的新一波言論雖然輕狂,但也觸動了無數把美國經濟問題歸咎於中國威脅的民粹主義者,爭取了不少右翼選票。為了應對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攻勢,是次拜登政府在大選臨近前公布向中國設投資新限制,無疑也是打“中國牌”用以拉票。很明顯,為爭取選票,近年美國的民粹主義變得極化,數年前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筆者對他國內政不願多加評論,只知道倘若美國政客不斷以中國作為假想敵,這不單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不符合美國國家的利益,損害美國企業的盈利商業,更有可能令美國社會承擔極高的額外成本。按理說,美中兩國應是夥伴而非敵人,雙方應共同發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也是美國在全球貿易夥伴中貿易順差最大的地方,畢竟本港有超過1200間美國企業。而今,美國商界的意願遭到政客“被代表”,此AI新限制令不僅違背了一貫的自由市場機制,損害了美國商業利益,還可能危及全球晶片供應鏈的穩定性。這種經濟脅迫手段絕非長久之計,奉勸美方三思。
(作者系西貢區議員、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30/dny9lZDHTTZKxRXsH73h8h3ajr65XGDqE5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