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0月30日東莞報道: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賽場傳來捷報,東莞理工學校斬獲電子與信息賽道一“數字產品檢測與維護”與電子與信息賽道二“網絡建設與運維”兩個賽項的金獎,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奪得電子與信息賽道一“電子產品設計與應用”金獎。
10月23日至27日,電子與信息賽道一(數字產品檢測與維護小組)爭奪賽在山東濰坊壽光市舉行,東莞理工學校電子工程系22機器人2班歐陽子漢、22機器人1班方譽謙、23物聯網1班黃米祺、23無人機1班李易林組成的團隊憑藉卓越的技術實力、出色的團隊合作及創新精神,榮獲金獎。
10月26日至27日,電子與信息賽道二(網絡建設與運維小組)爭奪賽在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舉行,東莞理工學校信息工程系22軟件1班陳澤凱,21軟件2班宋蘇慧、劉文峰、唐輝同學組成的參賽團隊在全國6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金獎。
10月25日,電子與信息賽道一(電子產品設計與應用組)爭奪賽在大連電子學校開賽,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參賽團隊以小組第一名的好成績,在來自全國各地66支代表隊、237名選手中拔得頭籌,奪得金獎。
賽制革新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教育部牽頭,聯合國家部委和事業組織舉辦的一項公益性、國際性職業院校綜合技能競賽,是我國職業教育一項重大制度設計和創新,是舉辦歷史最久、聯合主辦部委最全、賽項數量最多的世界性綜合技能賽事。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6屆。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式升級為“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設置42個賽道,分爭奪賽、排位賽、冠軍總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大賽在參賽團隊人數、競賽內容、競賽時長等方面都進一步做了調整,首次將傳統的技能比拼轉變為技能項目的綜合展示。大賽的評分標準涵蓋了技能水平(60%)、職業素養(10%)、應用價值(10%)、團隊合作(10%)和創新創意(10%),全面考覈參賽選手的實操技能、問題分析與處理能力、語言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此次大賽為職業教育搭建互學互鑑、友好交流的平台,推動培養更多適應新技術變革和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
備賽歷程
面對緊張的備賽時間和繁重的比賽任務,東莞理工學校電子工程系學生團隊在指導老師陳永杰、何海仁和梁仲良的指導下,按訓練計劃進行理論學習和技術訓練,不斷完善設計方案,提高項目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優化講解和展示環節;信息工程系指導老師蘇偉斌、盧集斌與參賽學生集思廣益,深入研討方案,結合最新的網絡技術和校企合作成果,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模擬比賽場景組織實戰演練,不斷修正和迭代項目內容和呈現方式,並通過預設故障提升選手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
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參賽團隊着手制定新的詳細訓練計劃,開始艱苦訓練。參訓師生克服新賽制無經驗借鑑、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夜以繼日,潛心訓練,精益求精,持續提升專業技能水平,不斷夯實自己的綜合專業素養。李丹老師感慨:“當時看到同學們疲憊的身軀、緊繃的精神狀態,身上肩負巨大的壓力。我們靠着強大的信念,不斷給自己和學生打氣,讓學生相信整個團隊的力量,也不斷告訴自己,每一步腳印都會有迴響,直到我們一起站上最高的舞臺。”
參賽心得
三支參賽團隊憑藉精湛的技術功底、嚴謹的職業態度、高效的合作模式,以及充滿創意的項目設計贏得評委的一致好評,參賽學生們在備賽參賽的過程中獲益良多。
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參賽選手唐澤回憶道:“從發佈新賽制的通知到參加比賽,只有短短25天的時間。李丹、招梓妍兩位輔導老師帶着我們4個學生,日日夜夜,廢寢忘食,在輔導室一遍又一遍地演示、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細節,每個晚上都熬到凌晨兩點多鍾,整個實訓樓只有我們的輔導室亮着燈。我們時刻不敢放鬆,竭盡全力與時間賽跑。”
東莞理工學校參賽選手黃米祺感慨道:“第一次參加世界級比賽,一踏入會場,對手強大的氣場撲面而來,這更激發我的鬥志。比賽中,各個成員都全神貫注的投入這場比賽。在比賽出現故障時,汗水浸溼我的背脊,雖然很慌,但我很快冷靜下來,憑藉應變能力解決問題。回顧歷程,勝利的歡喜如煙花綻放,這次比賽將成為我人生中難忘的經歷,激勵我不斷向前。”
東莞理工學校參賽選手宋蘇慧說道:“回顧備賽的26天,在國慶假期和週末休息日,指導老師仍然每天指導我們進行項目的修訂和完善。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練中,我們不僅提升個人技術,更增強團隊之間的默契與協作能力,克服時間緊、規程新、任務重的困難。此次比賽讓我在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為未來的各種挑戰做好準備。”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31/HDfXVG7IdsD8YIvxXsKutDmPa5jV3NfJ23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