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潮濕的嶺南大地,涼茶、老火湯和各類藥油一直是這一方水土獨有的文化符號。盡管如此,中醫長期以來卻未能完全融入香港主流的公共醫療體系。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加深,中醫藥屢被提上粵港合作聯席會議議程,不僅醫院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兩地還加強了人才交流,傳統的中醫藥將在這一國際化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有力推動嶺南中醫藥服務的普及化和國際化。
古韻唐樓:見證香港中醫發展興衰史
在香港油尖旺區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的一幅三角形用地上,矗立著一座白色唐樓建築,其設計特點中西合璧,正立面采用弧形設計,配以長方形框架及有設計特色的欄桿;地下有八根花崗石柱,使遊廊延伸到行人路上,是香港典型戰前唐樓的設計,建築頂部則刻有「雷生春」三個大字,格外醒目。
走進雷生春堂,其底層為涼茶鋪。櫃台上,三個葫蘆形的大銅壺古香古色。一樓至三樓則為香港浸會大學的中醫藥診所。「在項目活化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考慮就是能夠保持建築的原貌。同時,我們希望能夠保留它原來的醫館功能,回應當年的特色。」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常務副主任、中醫臨床教授楊君軍向GDToday記者表示,「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已被香港特區政府列為法定古跡,是香港少數留存至今的特色唐樓,見證了香港中醫藥的歷史變遷。」
九龍巴士的創辦人之一雷亮是這座唐樓的首任業主。他生於廣東省台山縣(現台山市),來到香港後以經營運輸及貿易生意致富。1929年,他向政府購入旺角荔枝角道119號,並邀請建築師布爾興建雷生春。1931年,雷生春正式建成,地鋪為雷亮的台山同鄉兄弟雷瑞德中醫師開設的雷生春醫館店,上面三層為雷氏家族的住所,保留了舊時香港「下鋪上居」的生活方式。雷生春的得名源自門前的鐵匾「雷雨功深揚灑露,生民仰望藥回春」,寓意雷生春出品的膏藥能為大眾妙手回春。
在雷生春創立之初,香港中醫師無須向醫務衛生署辦理登記,只需向稅務局辦理商業登記就可以掛牌行醫。雷生春醫館主要出售自家品牌跌打止血藥「八寶跌打刀傷藥露」,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是當時香港中醫藥界的翹楚。
事實上,從香港「開埠」到1945年,擔負起本地華人公共衛生重任的正是中醫。據1896年的一項數據統計,當時施行中醫的東華醫院,年均門診量逾17萬人次;而港英政府開辦的國家醫院,1895年的就醫人數只有1157人次,其中絕大部分為西方人和印度人。
1942年,包括雷生春醫館在內,香港中醫界迎來重大轉折。剛剛占領香港的日軍截斷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貿易,導致藥材價格不斷攀升。因中藥難求,加之雷亮於當年逝世,雷生春堂開始走向沒落,並於數年後關閉。這一年,日本人也以中藥需要煎煮服用、手續繁瑣、不適合戰時需要等理由,強行取消東華醫院中醫,只留用西醫,此舉對香港中醫界帶來毀滅性打擊。
除戰爭本身帶來的傷害,因為抗生素的發明,許多不治之癥有治愈的希望,使西醫在治療效用上占較大的優勢。當然,彼時香港醫界「中消西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醫價錢太貴。戰後,港英政府開始推行醫療福利改革,把公共醫療納入福利體系。但公共醫療只提供西醫服務,收費便宜,市民若要看中醫就得自付診金,變相降低中醫的競爭力。華人首選的醫療方式逐漸由中醫過渡到西醫,治病的習慣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
上世紀六十年代,雷亮家庭成員相繼從雷生春遷出,其後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約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這座曾經熱鬧非凡的大宅變得空蕩蕩,仿佛映射出當時香港中醫界的蕭條景象。
直至香港回歸祖國,中醫藥才迎來新轉機。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1997年首份施政報告中對中醫發展定下方向,目標是發展香港成為國際中醫中藥中心。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製定《中醫藥條例》,正式確立了中醫的法定專業地位。
隨著香港中醫藥事業的煥新發展,雷生春也獲得了「重生」。2000年,雷氏後人決定把雷生春捐給特區政府。政府於2008年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香港浸會大學獲選,將雷生春改建為中醫藥保健中心。活化工程於2012年初竣工,同年4月以「雷生春堂」的新角色正式投入服務。至2022年5月,雷生春正式被列為法定古跡。
楊君軍說,當年雷生春醫館售賣跌打藥酒,不為牟利,只為造福社群。活化後的雷生春堂則集保育、教育及醫療服務於一身,不僅能夠服務更多市民,其深厚底蘊也吸引著大量海內外遊客。「雷生春堂每一層都設有展覽,介紹建築歷史和中醫藥知識。香港浸會大學希望通過這座歷史建築令市民得到更好的健康服務。同時,還要將中醫藥發揚光大。」
2018年,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中醫藥納入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包括在18個地區所設的中醫診所資助特定的門診服務。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直屬診所現已增至9間,不斷參與和見證著香港中醫藥社區服務的延伸。其中,雷生春堂診所每日最多4名醫師同時接診,日均就診75人次。數據顯示,從2012年投入服務到2022年11月30日,到雷生春就診的人數已超過21萬人次,訪客也超過52萬人次。「有別於浸會大學其他診所,雷生春堂是做最多義診的一間,我們定期會服務一些基層人士。每月接診的病人中,差不多有20%名額預留給綜援人士。」每周都會在雷生春堂出診的中醫師錢穎儀說,「住在附近的公公婆婆對雷生春有一種情懷。這裏剛開幕時,他們進來發現已經變回了一間診所,都感到很開心。」
納入高校教育,是香港中醫藥傳承規範化的開端
雷生春煥發新生的背後,是香港浸會大學對中醫藥現代傳承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浸大中醫藥學院是香港高校的首個中醫藥學院。該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敏告訴記者,納入高校教育,是香港中醫藥傳承規範化的開端。「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和中央與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開。」她提及,從建立中醫師的註冊機製到製定中藥質量標準,這一系列行業管理措施極大地提升了香港市民所能獲得的中醫服務品質。同時,中醫藥的教學與研究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繼承與創新本身就是一項挑戰,需要學生既能全面吸收傳統中醫的知識,又能掌握現代醫學和技術。」據李敏介紹,浸大中醫藥學院在中醫與生物醫學教育方面采取平衡發展策略,已經成功培養近千名本科畢業生。
李敏認為,現代中醫的傳承,不僅限於對中醫經典理論的學習,還包括對中醫歷史和文化的認同。「雷生春堂就是我們學校一個能體現多元文化和傳承的地方。此外,學院內還設有一個中醫博物館和中藥標本中心,這些設施極大豐富了學生對中醫文化的了解。」
在李敏看來,若要讓中醫發展得更加長遠,其療效是關鍵的基礎,需從「紙上」走到陣上「用兵」。「我們安排了12個月的臨床實習,其中大部分時間在廣東省中醫院進行。最後三個月,學生還會進行中醫專科研修,跟隨專科老師在門診和病房學習,記錄病案,整理總結臨床經驗。」李敏強調說,中醫的生存和發展在於也賴於臨床實踐。在香港,法規僅容許中醫師使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診治手段,「中醫師需要具備更紮實的中醫辨證思維能力和臨床診治水平」。
李敏的學術背景頗為豐富,先後在中國內地的兩所高校學習中醫,並在日本東海大學深造西醫。2001年,李敏教授加入了香港浸會大學,在此教授中醫內科課程,並在科研領域專註於老年帕金森癥和阿爾茨海默癥的研究。她所帶領的團隊致力於根據中藥復方開發新藥,並且已經取得了專利成果。對李敏而言,中醫新藥的研發不僅是一個探索中醫藥寶庫、跨學科合作的過程,也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
她表示,在中藥新藥的研發過程中,要將中醫藥的智慧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煥發中藥新的生命力。」但她也強調,無論何時,不能廢醫存藥,「中醫辨證施治的核心不能改」。
「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李敏認為,浸大中醫藥學院的辦學理念,恰恰體現了香港開放與包容的多元文化與國際思維,而這正是香港中醫藥發展與創新的一大優勢。「國際思維就是要在繼承傳統中醫藥理論和知識的前提下,接受現代化的新思維,開展廣泛研究合作,讓國際社會有效認識、學習和運用中醫藥,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完整的醫療健康體系,為現代老齡化社會作出貢獻。」她說。
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助力中醫藥「走出去」
時至今日,香港已經有超過8000名註冊中醫師,建立了嚴謹的中藥規管製度,有超過4000個香港和內地的中成藥品種獲得註冊。隨著中醫地位的提升,在探討香港醫療的發展方向時,中西醫如何並存相通成為一大課題。
2003年,非典暴發。彼時,應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邀請,廣東省中醫院派出楊誌敏、林琳兩位中醫師赴港援助抗疫。在港期間,兩位中醫師與本地專家並肩作戰,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的合作,運用中醫藥對癥下藥,迅速有效緩解了非典患者的癥狀,引起廣泛關註,開辟了中醫藥不能進入香港公立醫院的先河。
「香港抗擊非典勝利以後,醫管局在給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臨床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是有效的。」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告訴記者,非典之後,兩地簽署了合作協議,引進內地中醫專家輪流來香港,參與臨床、教學和科研,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
19年後,2022年香港暴發第五波新冠疫情,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來自25家廣東三甲醫院、391名具有豐富抗疫經驗的內地援港醫療隊隊員分批奔赴香港援助抗疫,張忠德以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副組長、內地援港醫療隊副領隊的身份去執行這次任務。
張忠德說,在港抗疫一個多月期間,內地援港醫療隊在中醫藥方面實現了多項突破,包括行醫資質突破、擴大中醫藥使用範圍、參與危重癥救治等,以實際療效提升香港社會對中醫藥的信心。「我們形成了中西醫共同組建隊伍治療模式,促進中西醫協同,中醫參與率由原來不足3%提高至近80%。此外,內地援港醫療隊還帶領香港中醫師首次進入住院『紅區』,參與新冠患者診治。」他說,援港抗疫中醫專家還與香港定點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的西醫專家一起討論危重癥病例。香港方面專家對香港方案表示認可,對內地中醫專家的綜合能力表示贊賞。
「我記得有一天,香港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突然提出要跟我一起查房。聽他這麽說我有些忐忑和疑惑:是不是哪裏不對了?」高總裁的回答卻大相徑庭:「我們的醫生和患者都說中醫治療效果好,所以我想親眼看一下你們的治療過程。」張忠德感慨,對於中醫藥發展,臨床療效是硬道理。這次內地中醫專家在香港不僅看了病,更重要的是促進了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
「內地和香港醫務人員的融合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們交流合作非常好,大家互相支持,融為一體。而且他們的服務和專業水平得到了香港病人的廣泛認可。」香港醫管局主席範鴻齡告訴記者,正是基於此次粵港合作抗疫,醫管局於2022年下半年順勢推出了「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因為有這次的『危』,就有如今粵港合作的『機』」。範鴻齡說,因親眼見證了實際療效,醫管局也隨即加強了中西醫結合的服務範圍。截至今年8月,醫管局將中西醫協作服務擴展至7個醫院聯網轄下26間公立醫院,指定服務點已由原來8個增加至現時合共58個,選定病種從3項擴大為6項,包括中風治療、肌肉及骨骼痛癥治療和癌癥紓緩治療,以及先導項目下的癌癥治療、呼吸科疾病及膝骨關節炎。
另一方面,廣東省中醫院和香港醫院管理局開展了粵港醫療合作中醫交流項目《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及《大灣區進階中醫臨床培訓計劃》,旨在為香港培養一批傳承中醫的骨幹人才。
2023年,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鄒旭完成在香港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的第一階段交流,為5名香港中醫師提供住院臨床高階培訓,得到了中醫師、病房西醫團隊及病人的高度評價。他說,中醫培訓一直有高校培養出來的「學院派」,也有跟師傅學習積累經驗的「傳承派」。「要培養一個中醫師成才,最好是兩者相結合,既需要高校系統性的教育,又要有師傅傳授臨床經驗。」他說,香港目前推出中醫的「師帶徒」模式,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也能讓市民得到更好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同年,廣東省中醫院腫瘤科副主任柴小姝也作為訪問學者到香港瑪嘉烈醫院進行交流指導。她從早上查房、臨床病例討論、到臨床操作,全程都手把手帶教,進行西醫的基礎知識培訓和中醫操作的臨床培訓,讓香港中醫師更加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是如何運作的,令香港中醫師獲益匪淺。柴小姝告訴記者,在香港,部分患者對中醫的信任度很高。「尤其是腫瘤科部分患者比較抗拒西醫治療。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顯著療效讓他們深感滿意。有幾個乳腺癌患者得知我結束交流回廣州,她們還希望跟來廣州進一步治療。」
作為首批來粵「規培」的中醫師,李清鳳在廣東省中醫院神經科深入學習中西醫協作。她說,有別於內地,香港中醫師保持純粹的中醫治療手法,對患者只能開中藥,或采用針灸等中醫手段治療。既沒有機會管理住院患者,也很少接觸急危重癥患者。在內地病房的實踐中,她不僅有機會解讀西醫檢查報告,而且還能使用中醫特色療法解決急危重癥,真正認識到了「中醫藥不是慢郎中」。
「原來內地中醫師和西醫一樣,都是要值班,要通宵的,這對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李清鳳說,在內地處理夜班期間的突發事件,讓她深感肩負重大的責任。她希望在今後遇到重癥住院患者時更懂得如何去管護,將更多中西醫結合的特色療法應用在治療當中,和香港其他醫療工作者一起守護市民健康。
目前,香港正加速建設首間中醫醫院、政府中藥檢測中心,預計兩個項目2025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今年1月,廣東省中醫院與香港首家中醫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院院合作」的新征程。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中醫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被譽為「南粵杏林第一家」,年服務患者量連續20多年位居全國中醫醫院第一,連續10年蟬聯全國中醫醫院競爭力排行榜榜首,實力毋庸置疑。張忠德介紹說,在香港中醫醫院籌備階段,廣東省中醫院主要在醫院管理理念及服務流程等方面為香港中醫醫院未來的管理提供參考,包括掛號、門診、住院、藥房等。「未來雙方將在中醫藥研究中西藥相互作用、中醫臨床護理交流培訓、名醫工作室建立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香港中醫醫院的發展貢獻廣東省中醫院力量,向世界展示傳統中醫藥的價值和中西醫協作的醫療服務模式。」
對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前景,範鴻齡也抱有極大的信心。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醫管局如果能在中西醫結合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必將吸引世界各地患者前來求醫。隨著市民和患者信心逐步增強,中藥也有望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他相信,中西醫結合的推廣潛力巨大,「尤其在香港,我們擁有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使得這一過程更為順暢。」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4/5WV7qessOh3ZSZ41texT2bpsXyIqFBqjPB0.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