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長荣
作為這一屆特首任期中段的履職綱領,筆者認為行政長官李家超的2024年《施政報告》合理統籌了現實與未來的需要,針對社會各方面的期望,給出了一系列管用有效的舉措。既遵循因地制宜、興利去弊的原則在各個領域裏面構建了豐富的改革創新內容;又加強及補充了與過去兩期施政報告的連貫性和作用力度,是務實且追求結果的施政部署,尤其在房屋政策方面展現了不少亮點,給社會各界帶來了睇得見的希望。
《施政報告》將未來五年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較之特首上任時五年期的規劃增加了80%,達到18。9萬套。敢於如此加碼市民大眾渴求的公營房屋供應,底氣源自這兩年政府窮盡一切辦法覓地、打破常規有效整理土地的成果;決定通過以立法方式整治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使其成為符合居住環境改善標準的“簡樸房”,令告别“劣質劏房”睇到希望。還有加強力度打擊濫用公屋;放寬按揭成數,提振地產市場等等連環舉措解決基層民眾住屋問題、完善置業階梯、活躍物業市場流通。而使公屋輪候時間從本屆政府之初的6。1年縮短至26-27年度的四年半,這是個了不起的突破,在目前困難的經濟環境和財政狀況下,確實展現了行政長官李家超“齊改革同發展”的堅定意志和“惠民生建未來”的智慧魄力。
筆者在振奮之餘也深知,上列相關正確舉措必須得到足夠的財政保障和強大政府運營人手的配套。有待特區政府在落實《施政報告》的過程中,拓闊積極舉措以平衡資源的投入與財政的穩健安全;政府相關部門更必須確保將有限的人手集中在解決興建和供應的速度以及規管標準和有效執法這些急難問題上發力。要實現特首李家超在解決基層市民住房問題以及完善置業階梯上“雪中送炭”的意志,必須杜絕“錦上添花”的粉飾思維以侵佔緊缺的資源和人力,切戒主次不分、顧此失彼。因為在解決香港房屋這個深層次問題上,比例恰當的各類公營房屋興建速度加快些、建多些較之於其他理想化的“點綴”來得更迫切、更重要!
即便是《施政報告》中推出有創舉性的“簡樸房”政策,也不可以僅完全仰仗於法例的完善和對業主整改賦予寬限期,就能徹底告別“劣質劏房”,終極手段還是需要令到11萬套劏房住戶中的7萬戶符合公屋申請資格者能夠盡早“上樓”住上公屋,此長才能彼消。這正正就是需要執行特首《施政報告》意志的房屋部門,務必將有限的財政資源和緊缺的政府人手集中作用於公營房屋的興建速度上,以及體現在各類公營房屋比例的合理編配和供應節奏上;只有這樣,才可吻合行政長官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aHos6tzlpjYb00yleG06aWxuI4fcZNYu.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蘇長荣
作為這一屆特首任期中段的履職綱領,筆者認為行政長官李家超的2024年《施政報告》合理統籌了現實與未來的需要,針對社會各方面的期望,給出了一系列管用有效的舉措。既遵循因地制宜、興利去弊的原則在各個領域裏面構建了豐富的改革創新內容;又加強及補充了與過去兩期施政報告的連貫性和作用力度,是務實且追求結果的施政部署,尤其在房屋政策方面展現了不少亮點,給社會各界帶來了睇得見的希望。
《施政報告》將未來五年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較之特首上任時五年期的規劃增加了80%,達到18。9萬套。敢於如此加碼市民大眾渴求的公營房屋供應,底氣源自這兩年政府窮盡一切辦法覓地、打破常規有效整理土地的成果;決定通過以立法方式整治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使其成為符合居住環境改善標準的“簡樸房”,令告别“劣質劏房”睇到希望。還有加強力度打擊濫用公屋;放寬按揭成數,提振地產市場等等連環舉措解決基層民眾住屋問題、完善置業階梯、活躍物業市場流通。而使公屋輪候時間從本屆政府之初的6。1年縮短至26-27年度的四年半,這是個了不起的突破,在目前困難的經濟環境和財政狀況下,確實展現了行政長官李家超“齊改革同發展”的堅定意志和“惠民生建未來”的智慧魄力。
筆者在振奮之餘也深知,上列相關正確舉措必須得到足夠的財政保障和強大政府運營人手的配套。有待特區政府在落實《施政報告》的過程中,拓闊積極舉措以平衡資源的投入與財政的穩健安全;政府相關部門更必須確保將有限的人手集中在解決興建和供應的速度以及規管標準和有效執法這些急難問題上發力。要實現特首李家超在解決基層市民住房問題以及完善置業階梯上“雪中送炭”的意志,必須杜絕“錦上添花”的粉飾思維以侵佔緊缺的資源和人力,切戒主次不分、顧此失彼。因為在解決香港房屋這個深層次問題上,比例恰當的各類公營房屋興建速度加快些、建多些較之於其他理想化的“點綴”來得更迫切、更重要!
即便是《施政報告》中推出有創舉性的“簡樸房”政策,也不可以僅完全仰仗於法例的完善和對業主整改賦予寬限期,就能徹底告別“劣質劏房”,終極手段還是需要令到11萬套劏房住戶中的7萬戶符合公屋申請資格者能夠盡早“上樓”住上公屋,此長才能彼消。這正正就是需要執行特首《施政報告》意志的房屋部門,務必將有限的財政資源和緊缺的政府人手集中作用於公營房屋的興建速度上,以及體現在各類公營房屋比例的合理編配和供應節奏上;只有這樣,才可吻合行政長官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aHos6tzlpjYb00yleG06aWxuI4fcZNY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