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營盤皇后大道西及屈地街交界,早前發生一宗由外賣電單車速遞員魯莽駕駛引致的交通意外,事件雖未有人命傷亡,卻引起了區內居民關注。有受訪者表示,區內道路狹窄陡峭,惟有電單車外賣員為求盡快完成外賣訂單,“貪快、貪方便”,做出超速、逆線行駛及不守交通燈等違規行為,對自身及行人安全造成威脅。有區議員建議與外賣公司商討加強宣傳交通安全,並建議警方加強執法。
“速度”決定“收入” 外賣員“貪快”違規
居住在堅尼地城的羅太接受《港紙》記者訪問時表示,十分擔心外賣車手橫衝直撞導致意外發生,因為她不時目睹他們衝燈的情況,特別在中午及晚上的外賣黃金時段,常出現違泊違規情況,以士美菲路附近尤為嚴重。另一位居住在觀龍樓的廖太則表示,雖然未見過外賣車手違規的情況,但是由於帶著小孩,以後會看清楚交通燈及路況才會過馬路。
中西區區議員楊開永表示,由於外賣員的“速度”決定了他們的“收入”,有些外賣員為了趕時間逆線行駛,違例停泊車輛,阻礙交通,更有電單車駛入禁止電單車進入路段,有不少居民向他反映有關情況,希望警方加強執法。
中西區區議員楊學明向《港紙》表示,其中一個違規或逆線駕駛黑點就在廣豐里和水街﹕“由於上第三街或第二街需要繞道至山道,從皇后大道西轉上第二街、第三街,路途十分遙遠。外賣車手都頗具‘經驗’,或帶有僥倖心理,所以選擇逆線駕駛。”楊學明在山道也曾目擊外賣電單車“炒車”,幸好沒人傷亡。他指出,外賣行業自疫情以來愈發蓬勃,建議政府盡快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外賣車手“貪快”而引致的交通意外。他表示﹕“若等到有傷亡才行動的話,為時已晚。”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指出,堅道也是一個違規黑點﹕“不少居民均投訴拍到違規影片,片段可見不少外賣車手在堅道近中環扶手電梯避車處接單,然後逆線掉頭,這類違規情況屢見不鮮。”葉亦楠也建議加強宣傳和執法力度。
近日,《港紙》記者於晚上外賣黃金時段先後到山道、廣豐里、水街及堅道等交通違規黑點調查,發現了不少外賣車手的違規情況,如違泊、逆線行車等。而在記者調查當日,山道發生了一宗交通意外,一輛外賣單車疑因下坡速度太快,遊客躲避不及被撞倒受傷,幸好石塘咀關愛隊成員在場協助止血,隨即送院無大礙。中西區區議員王倩雯表示,除了外賣電單車的交通安全外,外賣單車的駕駛安全也很重要,特別中西區多是陡峭山路,下坡時車速可以很快,途人及遊客也需注意安全。
與外賣平台合作 推動安全駕駛獎勵計劃
就中西區外賣電單車速遞員的違規情況,中西區區議員劉天正建議與外賣平台合作,進行宣傳﹕“其實外賣速遞員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貢獻,讓大家晚回家或是很累時也可有熱飯可以吃到。的確,他們違規情況也帶來交通隱憂和問題,但有時未必完全是外賣員問題,可能他們也受制於外賣平台系統,也會有壓力和‘扣錢’的情況。”所以,劉天正建議採取軟性點的手法,與外賣平台合作做一些培訓或講座,慢慢改善相關情況。
運輸署代表則表示,外賣車手交通違規最根本原因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接最多的外賣單,署方或考慮從外賣的供應商或機構入手,例如是否可加入機制,如發現交通違例情況,可通過平台計算收入或限制,以改善相關情況。
楊開永也認同當局可與外賣速遞公司合作,推動安全駕駛獎勵計劃,只要沒有違規駕駛可有一定獎金,同時可在一些交通黑點上安裝閉路電視以作檢控。
警方回應時指,中區警區及西區警區在過去一段時間經已加派人手,針對外賣電單車速遞員違規駕駛行為及聚集停泊問題作出部署,加強相關地點的巡邏及打擊。警方也會繼續加強與外賣平台合作,為車手宣傳交通安全訊息,同時也呼籲市民或大廈法團若有相關交通違規片段,可透過警方“影住駕”手機舉報平台,協助執法。
來源:地區報《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