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角的電氣道與大強街區域,現今已蛻變為港島地區標誌性的住宅社區——城市花園。然而,在1980年代這座物業拔地而起之前,其所在地曾是大中華區內規模最為宏大的發電廠之一。儘管那座發電廠早已被拆除,但電氣道(Electric Road)與大強街(Power Street)這兩條街道的名稱,仍猶如歷史的低語,向我們透露著北角發電廠對於香港發展歷程以及電力普及的深遠影響。
北角電氣道上的城市花園:
昔日中國最大電廠的輝煌印記
坐落於北角的城市花園,其前身可追溯至香港電燈公司(簡稱“港燈”)旗下的北角發電廠。這座發電廠於1919年正式投產,曾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之一。
北角發電廠亦並非香港電力供應的起點。在它投產之前,港燈已在灣仔永豐街一帶建立了香港首座發電廠。若該發電廠得以保留至今,其歷史將超過130年。然而,隨著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擴大發電設施成為當務之急,北角發電廠應運而生。
發電廠的興建並非易事,尤其在那個時代,煤炭是主要的發電能源。相較於後來常用的石油,煤炭對空間和交通條件的要求更為苛刻。發電廠必須臨近海邊,以便將海運來的煤灰運入倉庫,並預留空間建設冷卻水系統和污水處理裝置。北角海濱的優越地理位置恰好滿足了這些要求。
1919年,北角發電廠投產運營,港燈隨即將灣仔發電廠轉為備用電源。1934年,港英政府在港島開闢了一條新路,旨在鋪設電車軌道。這條新路於1935年正式落成,並被命名為英皇道。而早在發電廠建成之後,電氣道(Electric Road)便已開始形成,並在隨後的歲月里從泥濘小路逐漸發展成為正式道路。
“Power”的多元意涵:
街名由“電力”到“大強”的奇妙變遷
緊鄰電氣道的大強街(Power Street),其命名同樣與發電廠緊密相連。然而,在命名過程中,由於當時的翻譯官將代表電力的英文“Power”誤解為“強大”之意,遂將這條街道譯為了“大強街”。這一翻譯不僅引發了諸多笑談,更使得人們難以直接從這條街道的中文名稱中聯想到它昔日的發電廠背景。
與電氣道相距不遠的是“油街”,這裏曾是蜆殼公司的石油庫所在地。在這個集發電廠與油庫於一體的角落,日佔時期曾被划定為“軍事區域”,海旁及海面均有軍隊嚴密駐守,見證了那段動蕩不安的歷史。
二戰結束後,隨著石油工業的蓬勃興起,香港也緊跟世界潮流,北角發電廠亦在1952年實現了由燃煤發電向石油發電的轉變。
鴨利洲南丫島建電廠 取代北角地位
戰後,香港的人口急劇增長,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為應對這一挑戰,香港電燈公司(港燈)於1968年和1982年分別在鴨脷洲和南丫島興建了發電廠。尤其是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油價飆升的背景下,南丫島發電廠憑借其既能燃煤又能石油發電的靈活性,迅速崛起成為僅次於青山的全港第二大發電廠,並逐漸取代了北角發電廠的供電地位。於是,港燈於1978年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關閉北角發電廠,並將其土地轉型為一個大型住宅項目,即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城市花園。
《港紙》記者走訪北角住戶,老一輩人仍對電廠有些許印象,許多後生已是對這段塵封的歷史感到陌生。雖然電氣道現在已經沒有發電廠,發電廠的歷史亦是漸漸淡出人們視野。踏入千禧年,南丫島電廠開始採用天然氣發電,南丫風采發電機啟用,香港亦正式進入潔淨能源新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北角發電廠作為香港電力普及的起點,這段香港歷史,不但燃亮港人的生活,也為城市發展添上燦爛色彩。
來源:地區報《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