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港紙》曾多次報道,不少髒亂不堪的雜物屋成為了社區的一大困擾。這些屋主因不願丟棄舊物,又不斷拾荒式地收集廢品,導致家中凌亂不堪,衞生條件很差,最終演變成“垃圾屋”。這一現象不僅引起了附近鄰居的不滿,更引發了公眾對火警及衞生問題的擔憂。表象之下,《港紙》持續關注這一涉及老年貧困、精神健康、政府治理等多層面的複雜議題。
議員接手個案 囤積情況有所改善
在今年年初,東區區議員林永祥接手了一個典型個案。一位住在鰂魚涌的70歲婆婆因囤積雜物成癖,家中雜物、垃圾堆積如山,每晚只能睡在雜物上,與兒子關係緊張,更影響了鄰居的正常生活。面對這一困境,林永祥積極介入,耐心與婆婆溝通協調,最終獲得了她的同意,開始清理雜物。
林永祥聯繫了社會福利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政府部門隨即聯繫上了義工組織,他們幫助婆婆清理雜物。經過多方努力,共清理出了兩個5.5噸貨車的雜物。在清理出足夠的空間後,林永祥區議員辦事處立即協助處理漏水問題,並跟進後續的家居維修安排。
近期,《港紙》記者再度跟隨林永祥探望這位婆婆,發現室內仍有一定數量的雜物,但已明顯減少,屋內有了可通行的道路,異味也消失了。林永祥表示,觀察到婆婆在馬路上拾東西的行為也有所減少,這說明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同時,林永祥也提出了對政府回收點的期望,他希望政府能增設回收點,讓長者能就近回收物品,既能解決部分收入問題,又能減少其將物品帶回家的現象。
囤積行為不等於囤物症
需科學認知與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表現出囤積行為的人都患有囤物症。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定義,囤物症是一種特定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持續性的囤積行為,這些行為會對個人的生活造成顯著的困擾或功能障礙。
囤積行為可能源於多種原因,包括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生理疾病或環境壓力等因素。因此,在處理囤積行為時,需要科學認知並避免以強硬手法進行干預。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曾指出,“莫名的情感依附”可能是囤積症患者最大的特點。患者對某些物品產生強烈的情感依附,即使這些物品已經破舊不堪或毫無價值。如果強行丟棄這些物品,患者可能會感到不安甚至翻臉。
由於囤積症的定義還比較新,暫時還沒有一套標準的治療方法。但一些方法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如使用血清素和認知行為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的原理是首先讓患者產生病識感,即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然後逐漸教會他們丟棄一部分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囤積症大多是累積多年的問題,不容易糾正。一般來說,患者越年輕且願意接受心理治療,囤積的行為就越容易改變。
解決囤積問題小貼士
1、喜歡購物的人在購物前要想清楚,思考一下所購物品是“想要”還是“必要”,是否生活必需品。最好不要即日購買,可待一晚再想清楚。
2、學習“斷捨離”概念,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事物、脫離對物質的執著。可以考慮將物品轉贈給有需要的人士或進行循環回收。
3、為即將捨棄的物品拍照留念,以另一種形式進行保存。
4、學習管理壓力,如通過做運動、瑜伽或其他喜歡的方法減壓,避免通過瘋狂購物或囤積物品來寄託心理。
同時建議,家人不宜私下清理愛囤積人士的物品,以免令他們感到受傷害、出現憤怒或沮喪情緒,或會令雙方關係破損。
來源:地區報《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