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馮琳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三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這些考古新發現在溯源史前文化、農業起源、夏文化與早期國家形成發展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生動展現了中國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們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實證。
皇朝墩遺址:更新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和發展
皇朝墩遺址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犁金園村,地處金衢盆地西側、衢江北岸,東南方距離龍遊荷花山、青碓等遺址22公里,東北方距離浦江上山遺址102公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9,300至8,0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張森向記者介紹,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衢州市基本建設在該區域內進行考古前置調查工作,在犁金園村調查時發現一處台地,當地人稱為“皇朝墩”,台地上採集到石錛、石環等文物。2023至202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成果。2024年皇朝墩遺址列入“考古中國——長江中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形成研究”項目。
考古勘探發現,皇朝墩遺址主體由2處台地、1條環壕及一片稻田區域組成,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1號台地位於遺址北部,地勢明顯高於周邊,平面呈近圓形,面積約8,900平方米;2號台地位於遺址南部,平面呈不規則形,面積約2.5萬平方米;環壕周長約902米,寬約7-27米,圍繞兩處台地分布,並對兩處台地進行分隔,整體平面呈“葫蘆”形結構;環壕東側為一片低窪區域,平面呈不規則形,南北長約230米,東西寬約70米,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前期植物考古工作結果顯示,該區域內底部發現有高密度的水稻植矽體,疑似為稻田;另在西距遺址約500米處發現一條古河道及一處面積3萬餘平方米的另一處低窪區域,低窪區域底部有較厚的腐殖層分布,符合濕地生態系統特點,初步推測可能為古代水塘,這些線索進一步補全了皇朝墩遺址的古環境信息。
截至目前,皇朝墩遺址總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共解剖土台1處、壕溝3段、稻田遺跡2處,灰坑柱洞等遺跡數十個,出土小件標本百餘件,包括跨湖橋文化時期的陶釜、雙耳陶罐、陶缽、平底盆、平底盤、陶支腳及上山文化時期的陶罐、陶壺、圈足盤、平底盆等,石器出土數量較多,以磨制石器為主,器型有斧、錛、磨石、磨盤、磨棒、穿孔石器等,確認台地、壕溝以及遺址東側的水稻田年代均為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橋文化時期。
上山文化得名於浙江浦江的上山遺址,是長江下游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約有1萬年歷史。跨湖橋文化得名於杭州蕭山的跨湖橋遺址,距今約有8,000年歷史。張森告訴記者,皇朝墩遺址不僅台地及環壕結構保存完整,且較完整地保留了稻田、外圍古河道、古水塘等一系列生態格局,構成了完整的聚落景觀,是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遺址,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橋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聚落,是長江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生動縮影。
考古專家表示,皇朝墩遺址在以往發掘和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現了早期稻田,證實了上山至跨湖橋文化時期已存在大規模水稻種植行為,有助於重新認識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飲食結構與生產模式,同時對研究當時的水稻種植技術、農業組織模式、水利管理方式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有力證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草堰港遺址:書寫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遷移史篇
草堰港遺址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千垛鎮,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年代距今約7,200-6,900年,為江淮東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遺址,也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濱海濕地型史前遺址,填補了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空白。
2021年3月,興化市信訪局工作人員前往千垛鎮草王村調研,無意間在一魚塘岸堤發現許多骨骼殘骸,隱約感覺到這些骨骸具有研究價值,便在岸邊仔細尋找,最終獲得5支較為完整的麋鹿角。經當地資深文史專家初步鑒定,認為5支麋鹿角均為亞化石標本,其中至少3支存在人類用鈍器打磨加工磨損的痕跡。之後又在該地附近的魚塘圩堤和近水岸發現眾多陶片、骨器碎片、麋鹿角碎片。在東西向的圩堤上,發現大面積被擾動的文化堆積,採集到碳化菱角和芡實種子,數量眾多。結合對鹿角的鑒定,當地工作人員認定此處是一處古人遺址,且年代較為久遠。2022年5月,江蘇省文物局正式委托南京博物院對草堰港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22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始對遺址展開考古發掘工作。
“草堰港遺址總面積8萬餘平方米,被近2米厚的自然淤積層所覆蓋,特殊的低海拔濕地飽水埋藏環境使得大量有機質遺物得以完好保留。”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甘恢元說。
考古發現房址、灰坑、灰溝、水井等遺跡200餘處。其中,房址分為木構建築與蘆葦建築兩大類;灰坑集中分布於發掘區西部,部分用蘆葦席鋪底,一定數量的灰坑內填埋有木板或圓木。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類遺物2,800餘件,陶器中釜佔主導地位,其次為罐、缽;骨器數量眾多、打磨精美,其中鹿角靴形器已出土300多件;木器有鑽木取火器、紡輪、浮漂等,其中鑽木取火器為目前國內所見最早。遺址發現的動植物遺存極為豐富,炭化植物遺存以水稻為主,動物骨骼遺存主要為家養動物豬和野生動物鹿、獐等,是研究江淮東部史前生產經濟稻作農業發展與傳播的絕佳樣本。
通過前期考古勘探、年代學研究和環境考古研究得知,距今8,500年前,草堰港遺址所在區域地面比現在低10米左右,在這8,500年間,隨著全球氣候環境變化所導致的海平面升降以及長江、淮河等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遺址區域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在距今7,200年前遺址區域為濱海濕地,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宜居之地,草堰港先民選擇在此定居,種植水稻、狩獵採集、繁衍生息數百年。隨著再次遭遇海侵,隨後變成受海洋影響的潟湖,不再適宜人類生存,草堰港先民被迫遷徙至地勢更高的地區。甘恢元介紹,“所以在遺址上能夠看見1.5至2米厚的淤積層,其中既有海相沉積也有湖相沉積,至新石器時代晚期,該區域再次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的陸地,在周邊形成了以龍虯莊、蔣莊、南蕩等為代表的龍虯莊至良渚/龍山時期的遺址,如今,遺址東距黃海直線距離已達百餘公里。”
考古專家指出,草堰港遺址的興衰及區域內史前文化的發展進程正是環境變化與人類適應性之間關係的生動體現,對於當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亦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草堰港遺址文化面貌新穎、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塑造了淮河下游史前文化和社會面貌,是完善江淮東部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的重要一環,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印證。
八里橋遺址:保衛夏王朝王都的重要核心聚落
八里橋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赭陽街道程莊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橋而得名。這裡地處南陽盆地東北隅,扼守中原地區經南陽盆地進入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區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武志江告訴記者,八里橋遺址年代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後,是豫南地區已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二里頭文化聚落,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態、社會結構提供了新線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在“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支持下,2022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在八里橋遺址開展系統考古工作,更新了對遺址邊界、內部形態、文化屬性及遺址形成年代的認識。
目前勘探表明,八里橋遺址現存面積135萬平方米,是一處大型環壕聚落,平面呈長方形,遺址北、西、南側分布有壕溝,東部以潘河為界,南環壕殘長750米,西環壕長約1,800米,時代為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東岸亦發現有大面積同期文化遺存。
八里橋遺址內探明有溝類遺存11條,將遺址南部劃分為相對完整的5個區域,目前主要對大型夯土建築區和手工業遺存區進行了發掘。其中,大型夯土建築區面積約48,000平方米,1號基址位於一處長方形夯土台基中部,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主體建築南北進深12、東西寬31米,面積372平方米;南側有2處門道,寬1.5米,門道處用碎石子鋪墊。周圍發現有祭祀坑,出土有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遺物。2號基址與1號基址東西並列,形制相似,目前僅揭露出西南角。手工業遺存區發現有牆垣和冶銅相關遺存。牆垣經多次修築,底部有人祭現象,南牆保存較好,目前探明長度約190米;中部發現有大面積灰黑土堆積,出土有銅煉渣與爐壁等冶銅遺存,為尋找冶銅手工業作坊提供了線索。
考古專家表示,八里橋遺址功能區劃完備、有夯土建築區、手工業區、牆垣、道路等設施,亦出土有玉器、卜骨、綠松石嵌片、冶銅遺存等高等級遺物,彰顯出八里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里橋遺址形成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正是夏王朝開始向外擴張的關鍵時期。二里頭文化越過方城埡口進入南陽盆地,興建一大批二里頭文化聚落,並在埡口附近建立大型聚落八里橋遺址用於對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關鍵時期關鍵節點設立的關鍵遺址。遺址綠松石和冶鑄銅器遺物的出土,表明八里橋遺址應是資源轉運道路上重要的一處樞紐。
八里橋遺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區劃、陶器組合和器物形態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與二里頭遺址保持高度一致,深刻地體現出八里橋遺址和二里頭遺址存在著高度的內在關聯。
此外,考古專家指出,二里頭時代的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二里頭遺址,次級中心聚落如望京樓遺址、大師姑遺址聚落布局不甚明了。八里橋遺址多網格布局與大型建築的考古發現展現了二里頭時代地方城邑的內部建設模式,填補了該時期中小型城邑布局規劃研究的空白。
(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本文刊發於《紫荊》雜誌2024年1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8/LQ9j09aIZlO9UbrRWaQqRcwMYS86tVLehyt.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本刊記者 馮琳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三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這些考古新發現在溯源史前文化、農業起源、夏文化與早期國家形成發展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生動展現了中國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們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實證。
皇朝墩遺址:更新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和發展
皇朝墩遺址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犁金園村,地處金衢盆地西側、衢江北岸,東南方距離龍遊荷花山、青碓等遺址22公里,東北方距離浦江上山遺址102公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9,300至8,0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張森向記者介紹,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衢州市基本建設在該區域內進行考古前置調查工作,在犁金園村調查時發現一處台地,當地人稱為“皇朝墩”,台地上採集到石錛、石環等文物。2023至202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成果。2024年皇朝墩遺址列入“考古中國——長江中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形成研究”項目。
考古勘探發現,皇朝墩遺址主體由2處台地、1條環壕及一片稻田區域組成,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其中1號台地位於遺址北部,地勢明顯高於周邊,平面呈近圓形,面積約8,900平方米;2號台地位於遺址南部,平面呈不規則形,面積約2.5萬平方米;環壕周長約902米,寬約7-27米,圍繞兩處台地分布,並對兩處台地進行分隔,整體平面呈“葫蘆”形結構;環壕東側為一片低窪區域,平面呈不規則形,南北長約230米,東西寬約70米,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前期植物考古工作結果顯示,該區域內底部發現有高密度的水稻植矽體,疑似為稻田;另在西距遺址約500米處發現一條古河道及一處面積3萬餘平方米的另一處低窪區域,低窪區域底部有較厚的腐殖層分布,符合濕地生態系統特點,初步推測可能為古代水塘,這些線索進一步補全了皇朝墩遺址的古環境信息。
截至目前,皇朝墩遺址總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共解剖土台1處、壕溝3段、稻田遺跡2處,灰坑柱洞等遺跡數十個,出土小件標本百餘件,包括跨湖橋文化時期的陶釜、雙耳陶罐、陶缽、平底盆、平底盤、陶支腳及上山文化時期的陶罐、陶壺、圈足盤、平底盆等,石器出土數量較多,以磨制石器為主,器型有斧、錛、磨石、磨盤、磨棒、穿孔石器等,確認台地、壕溝以及遺址東側的水稻田年代均為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橋文化時期。
上山文化得名於浙江浦江的上山遺址,是長江下游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約有1萬年歷史。跨湖橋文化得名於杭州蕭山的跨湖橋遺址,距今約有8,000年歷史。張森告訴記者,皇朝墩遺址不僅台地及環壕結構保存完整,且較完整地保留了稻田、外圍古河道、古水塘等一系列生態格局,構成了完整的聚落景觀,是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遺址,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橋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聚落,是長江下游早期稻作農業社會的生動縮影。
考古專家表示,皇朝墩遺址在以往發掘和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現了早期稻田,證實了上山至跨湖橋文化時期已存在大規模水稻種植行為,有助於重新認識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飲食結構與生產模式,同時對研究當時的水稻種植技術、農業組織模式、水利管理方式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有力證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草堰港遺址:書寫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遷移史篇
草堰港遺址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千垛鎮,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年代距今約7,200-6,900年,為江淮東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遺址,也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濱海濕地型史前遺址,填補了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空白。
2021年3月,興化市信訪局工作人員前往千垛鎮草王村調研,無意間在一魚塘岸堤發現許多骨骼殘骸,隱約感覺到這些骨骸具有研究價值,便在岸邊仔細尋找,最終獲得5支較為完整的麋鹿角。經當地資深文史專家初步鑒定,認為5支麋鹿角均為亞化石標本,其中至少3支存在人類用鈍器打磨加工磨損的痕跡。之後又在該地附近的魚塘圩堤和近水岸發現眾多陶片、骨器碎片、麋鹿角碎片。在東西向的圩堤上,發現大面積被擾動的文化堆積,採集到碳化菱角和芡實種子,數量眾多。結合對鹿角的鑒定,當地工作人員認定此處是一處古人遺址,且年代較為久遠。2022年5月,江蘇省文物局正式委托南京博物院對草堰港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22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始對遺址展開考古發掘工作。
“草堰港遺址總面積8萬餘平方米,被近2米厚的自然淤積層所覆蓋,特殊的低海拔濕地飽水埋藏環境使得大量有機質遺物得以完好保留。”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甘恢元說。
考古發現房址、灰坑、灰溝、水井等遺跡200餘處。其中,房址分為木構建築與蘆葦建築兩大類;灰坑集中分布於發掘區西部,部分用蘆葦席鋪底,一定數量的灰坑內填埋有木板或圓木。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類遺物2,800餘件,陶器中釜佔主導地位,其次為罐、缽;骨器數量眾多、打磨精美,其中鹿角靴形器已出土300多件;木器有鑽木取火器、紡輪、浮漂等,其中鑽木取火器為目前國內所見最早。遺址發現的動植物遺存極為豐富,炭化植物遺存以水稻為主,動物骨骼遺存主要為家養動物豬和野生動物鹿、獐等,是研究江淮東部史前生產經濟稻作農業發展與傳播的絕佳樣本。
通過前期考古勘探、年代學研究和環境考古研究得知,距今8,500年前,草堰港遺址所在區域地面比現在低10米左右,在這8,500年間,隨著全球氣候環境變化所導致的海平面升降以及長江、淮河等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遺址區域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在距今7,200年前遺址區域為濱海濕地,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宜居之地,草堰港先民選擇在此定居,種植水稻、狩獵採集、繁衍生息數百年。隨著再次遭遇海侵,隨後變成受海洋影響的潟湖,不再適宜人類生存,草堰港先民被迫遷徙至地勢更高的地區。甘恢元介紹,“所以在遺址上能夠看見1.5至2米厚的淤積層,其中既有海相沉積也有湖相沉積,至新石器時代晚期,該區域再次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的陸地,在周邊形成了以龍虯莊、蔣莊、南蕩等為代表的龍虯莊至良渚/龍山時期的遺址,如今,遺址東距黃海直線距離已達百餘公里。”
考古專家指出,草堰港遺址的興衰及區域內史前文化的發展進程正是環境變化與人類適應性之間關係的生動體現,對於當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亦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草堰港遺址文化面貌新穎、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塑造了淮河下游史前文化和社會面貌,是完善江淮東部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的重要一環,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印證。
八里橋遺址:保衛夏王朝王都的重要核心聚落
八里橋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赭陽街道程莊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橋而得名。這裡地處南陽盆地東北隅,扼守中原地區經南陽盆地進入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區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武志江告訴記者,八里橋遺址年代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後,是豫南地區已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二里頭文化聚落,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態、社會結構提供了新線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在“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支持下,2022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南陽文物保護研究院在八里橋遺址開展系統考古工作,更新了對遺址邊界、內部形態、文化屬性及遺址形成年代的認識。
目前勘探表明,八里橋遺址現存面積135萬平方米,是一處大型環壕聚落,平面呈長方形,遺址北、西、南側分布有壕溝,東部以潘河為界,南環壕殘長750米,西環壕長約1,800米,時代為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東岸亦發現有大面積同期文化遺存。
八里橋遺址內探明有溝類遺存11條,將遺址南部劃分為相對完整的5個區域,目前主要對大型夯土建築區和手工業遺存區進行了發掘。其中,大型夯土建築區面積約48,000平方米,1號基址位於一處長方形夯土台基中部,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主體建築南北進深12、東西寬31米,面積372平方米;南側有2處門道,寬1.5米,門道處用碎石子鋪墊。周圍發現有祭祀坑,出土有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遺物。2號基址與1號基址東西並列,形制相似,目前僅揭露出西南角。手工業遺存區發現有牆垣和冶銅相關遺存。牆垣經多次修築,底部有人祭現象,南牆保存較好,目前探明長度約190米;中部發現有大面積灰黑土堆積,出土有銅煉渣與爐壁等冶銅遺存,為尋找冶銅手工業作坊提供了線索。
考古專家表示,八里橋遺址功能區劃完備、有夯土建築區、手工業區、牆垣、道路等設施,亦出土有玉器、卜骨、綠松石嵌片、冶銅遺存等高等級遺物,彰顯出八里橋遺址較高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里橋遺址形成於二里頭文化二期,正是夏王朝開始向外擴張的關鍵時期。二里頭文化越過方城埡口進入南陽盆地,興建一大批二里頭文化聚落,並在埡口附近建立大型聚落八里橋遺址用於對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關鍵時期關鍵節點設立的關鍵遺址。遺址綠松石和冶鑄銅器遺物的出土,表明八里橋遺址應是資源轉運道路上重要的一處樞紐。
八里橋遺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區劃、陶器組合和器物形態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與二里頭遺址保持高度一致,深刻地體現出八里橋遺址和二里頭遺址存在著高度的內在關聯。
此外,考古專家指出,二里頭時代的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二里頭遺址,次級中心聚落如望京樓遺址、大師姑遺址聚落布局不甚明了。八里橋遺址多網格布局與大型建築的考古發現展現了二里頭時代地方城邑的內部建設模式,填補了該時期中小型城邑布局規劃研究的空白。
(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本文刊發於《紫荊》雜誌2024年1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8/LQ9j09aIZlO9UbrRWaQqRcwMYS86tVLehy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