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港鐵炮台山站缺直通路面升降機 市民遊客攜行李爬樓梯直言好辛苦

日期: 2024-11-10 來源: 紫荊
字號:

港鐵炮台山站是全港最繁忙車站之一,每天有數以百計的乘客利用該站出入,然而惟炮台山站一直沒有升降機來往大堂同地面,是全港鐵路網絡唯一出現這個情況的車站。雖然政府將於 2027年第三季興建客用升降機連接港鐵炮台山站,不過有街坊及區議員反映,目前市民的需求很大,希望加建扶手電梯、升降台,為長者、傷殘人士、需攜帶大型行李的乘客帶來方便。《港紙》記者與東區區議員李莉、賴暖新來到炮台山地鐵站內實地考察調研。

圖片9
圖片10
圖片11

寶馬山行人通道系統興建客用升降機連接港鐵炮台山站

2020年8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授權路政署興建寶馬山行人通道系統,計劃當中包括興建客用升降機連接港鐵炮台山站。目前相關工程正在進行中,預計將於 2027 年第三季完成。

賴暖新接受《港紙》採訪時表示,“2027年能否如期完成工程設施是一個未知數。炮台山地鐵站附近的樓宇設施較舊,基本超過了50年,這裏居住著許多長者,上落地鐵站十分不方便。期望地鐵站能在短期內協助解決長者群體的需求,如加裝上升降台及扶手電梯,更加便於周邊長者出行。”

記者查閱東區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會議討論文件(文件編號:17/24),港鐵有就該問題做出回應,“炮台山站為早期設計的車站之一,與其他大部份位於巿區或於較早期設計的車站設計一樣,基於歷史因素或不同程度的地理限制,出入口以樓梯為主,連接車站大堂及地面出入口。就輪椅人士的出入站需要,現時炮台山站B出入口設有輪椅輔助車,有需要的乘客可聯絡車站職員提供協助。 ”

建議更新先進升降台

李莉表示,“在早前,東區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也曾就上述議題展開討論,區議會很重視該區的交通便利問題。”她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希望港鐵能夠在出口裝上升降台。儘管在炮台山B出入口設有輪椅輔助車,但該機器已是四五十年代產物了,有需要的乘客聯絡車站職員需要一定的時間,希望能夠更新換代,裝上電梯及電動升降台,最高效幫助到市民;二是建議炮台山地鐵站加建扶手電梯。其位置是有足夠的寬度加建扶手電梯的。她同時表示加建升降機需要一定時間成本,而加建扶手電梯用時較短,且也可疏導之後建成的升降機的壓力。

經常在炮台山站乘車的施女士接受《港紙》採訪時則表示:“人年紀大了以後,膝蓋痛,平時要出行也只能慢慢一階一階行,真係好辛苦!但都冇計了。”她聽聞區議員的建議方案後表示認同,同時希望工程可以加快推進,方便住在這區的“老友記”。

圖片12

期望炮台山站增設新出入口

《港紙》記者在炮台山地鐵站現場發現,除了市民之外,炮台山地鐵站不乏出現遊客大包小包提行李上落,出了地鐵站之後,亦要繼續通過路面馬路去往附近的酒店,亦與許多市民相擠緩慢通過街道,十分不方便。

根據此前《明報》報導,香港政府早在 1980 年代初,已經在英皇道嘉信大廈地下和地庫(七海商業中心)預留位置給日後興建炮台山車站新出入口。翻查東區區議會文件,東區區議會轄下的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曾經在 2008 年12月18日提出文件,討論在炮台山站增設第三及第四個乘客進出口的議程。

賴暖新表示,“炮台山地鐵站附近有眾多酒店,亦是許多旅客居住港島的酒店的選擇之一,振興旅遊業,讓遊客留宿香港,那炮台山站的交通便利上就應更加完善。不然在人流又大,又只有兩個出入口的情況下,遊客亦會產生負面的宣傳與影響。建議港鐵進行利用這個預留區作為新出入口的可行性研究,舒緩人流。”

來源:地區報《港紙》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周默 監製:連振海
編輯:劉雨晨 校對:周默 監製:連振海
港鐵炮台山站缺直通路面升降機 市民遊客攜行李爬樓梯直言好辛苦
港鐵炮台山站是全港最繁忙車站之一,每天有數以百計的乘客利用該站出入,然而惟炮台山站一直沒有升降機來往大堂同地面,是全港鐵路網絡唯一出現這個情況的車站。雖然政府將於 2027年第三季興建客用升降機連接港鐵炮台山站,不過有街坊及區議員反映,目前市民的需求很大,希望加建扶手電梯、升降台,為長者、傷殘人士、需攜帶大型行李的乘客帶來方便。《港紙》記者與東區區議員李莉、賴暖新來到炮台山地鐵站內實地考察調研。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