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以下簡稱“兩館”)主辦的“尋夢復源·藝科融匯—作品重生的歷程”展覽正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戴澤、朱乃正5位藝術家的29件作品,包括2件最新修復的油畫作品。展覽分為2條敘事線索展開,呈現20世紀中西方藝術的交流與融合,以及藝術與科技融合背景下的藝術品修復歷程。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是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也是“中西融合”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戴澤與朱乃正則分別是中國第二、第三代油畫家,他們在前輩的基礎上,繼續展開“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五人的作品儘管風格有所不同,但共同勾勒出20世紀中國美術與世界的溝通與融合,以及對西方藝術的理解與實踐。
本次展覽還遴選2幅藝術家臨摹西方經典油畫的作品——戴澤臨摹《齊格蒙特鍾》局部、朱乃正臨柯羅《海邊的村莊》,從藝術品科學檢測及修復的視角,對作品進行深度的研究和解析,以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研究成果,向觀眾呈現藝術作品重生的歷程。
11月13日,作為展覽的重要學術活動,“尋夢復源,藝科融匯--作品重生的歷程”論壇在兩館實驗劇場舉行。論壇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由兩館館長顏為昕主持,他以分享徐悲鴻的故事為切入點,展開了對藝術史發展和藝術作品保護的討論。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表示展覽中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戴澤、朱乃正五位大師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界的瑰寶,更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傳承。當凝視他們作品的時候,彷彿能穿越時空觸摸到那個充滿創造力與激情的藝術時代。廣州美術學院院長範勃強調要加大對藝術作品的保護不僅是業內人士一種責任,更要加強社會層面的關注和力量。同時他也進一步介紹了目前我國油畫修復行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美術》雜誌社社長冀鵬程認為,修復不僅屬於藝術範疇,科技成分也日顯突出。這次展覽是一種藝術和科技的融匯,同時也為類似的展覽提供一種創新思維。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薛良表示對“經典再現”有兩種感觸,一是修復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了藝術品有了第二次生命,實現了經典再現。二是經典不能壓在箱底,還要拿出來,實現欣賞價值,傳播藝術精神。廣州美術學院圖像與歷史高等研究院院長尹吉男認為,我們未來的場館不僅要凸顯中國新藝術的特點,還需要把中國的藝術史納入到全球的藝術體系內,構架一個多元的藝術框架,構建一個多元的世界藝術體系。順德和美術館館長邵舒說,《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之後,很多人對器物修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聽展館的工作人員說,很多觀眾都很認真仔細觀看作品的修復過程,並用手機拍照,我認為這很好,這是對大眾的一個很重要的藝術作品宣傳和教育的過程,也提升了民眾的藝術素養。
第二場由該展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賈鵬主持,他介紹了藝術品修復的特點。“這不僅僅是修復一個藝術品,還需要深入研究這件藝術品的損壞原因,過程甚至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是一個文理的結合,是一個集合了不同專業團隊的工作。”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榮琳介紹了戴澤和朱乃正師生之間的精彩故事,並深入剖析了朱乃正的創作思路和特點。“朱乃正這一生也沒離開過臨摹,包括他對書法、中國畫的臨摹。他一生的學習和積累很多是來自臨摹。”朱乃正認為,在創作過程中,醞釀是首要工作,有了情緒方可動手,這一點體現在他的藝術創作和教學中。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油畫修復工作室負責人徐研認為,有些藝術品的修復項目跟美術館有着密切的聯繫。一方面要服務展覽和保存,另一方面通過我們開展類似的活動讓觀眾能看到很多平常沒有機會看到的東西以及藝術品背後的故事。戴澤藝術基金負責人戴夢認為,藝術作品最核心的是要表達出一種真善美,真是前提,有了真,善與美就自然流露出來了。朱乃正的作品達到了真,所以好作品就自然有了。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展覽,把好的作品,傳遞給更多的人,傳遞一種藝術精神。關山月美術館副研究員丁瀾翔表示,作品的材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之前沒這個技術對材料有非常深入研究。如何將科技的使用和藝術史的研究結合起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探索。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副研究員沈依嘉表示此次“尋夢復源·藝科融匯”展有一種靈動感,在藝術品修復的學理方面做的非常紮實,整場活動做得特別好。廣州美術學院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教師曹智健認為,藝術作品的保護是一個非常細緻的工作,流程也很重要,當一件藝術品要進行修復時,首先要對它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給修復師一些重要的基礎數據,修復師方能做出一個全面的修復方案。
“尋夢復源·藝科融匯——作品重生的歷程”展為觀眾帶來了一份藝術盛宴,而本次論壇更增加了觀眾對藝術品保護以及修復專業知識的了解和認識。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16/N2RHH7qvAdlrft92sxqkyI8N2DTga6XNS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