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周霞)2025年3月1日廣州報道:由廣州美術學院主辦的“思想的形狀:新時代中國油畫的話語探索”展覽於3月1日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盛大開幕。
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界的盛會,更是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際視野下的一次重要文化交流活動。展覽匯聚了範勃、範迪安、方力鈞、郭潤文、靳尚誼、劉小東等多位當代油畫名家,以及郭紹綱、關則駒、胡一川、李鐵夫、湯小銘、餘本等前輩名家的館藏作品,共同探討新時代中國油畫的主體性與話語體系建構。

油畫作為一種西方傳入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經歷了四百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美術家得心應手的表達媒介,更是中國視覺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中國油畫在傳承自身文脈與精神的同時,面臨着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交織的複雜語境。如何在跨文化視域中促進觀念更新與語言迭變,成為中國油畫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廣州美術學院院長範勃指出,本次展覽是廣州美術學院聯合相關領域重要學者推進“中國油畫主體性及新時代話語體系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展覽通過邀請中國當代油畫界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參展,並配合經典館藏與文獻,從“表情”“景觀”“觀念”“文脈”等四個方面,呈現新時代中國油畫話語探索的成果,激發新的對話與碰撞。

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新時代中國油畫發展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與交流的重要體現。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大灣區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從非遺保護到現代藝術展覽,從傳統戲曲到當代油畫,文化交流呈現出多元融合的態勢。此次展覽通過匯聚現當代名家作品,展示了中國油畫的最新成果,為國際藝術界提供了了解中國油畫發展的窗口,也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油畫的主體性建構不僅是文化自信的體現,更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

展覽的成功舉辦正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日益頻繁之際。近年來,大灣區通過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加強區域內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例如,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展示了大灣區的文化特色與藝術魅力,促進了“9+2”城市之間的文化互動。此次展覽不僅標誌着中國油畫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新發展與新探索,更為大灣區文化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着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的不斷深化,中國油畫必將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更大的魅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