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漢迪:以創新引領智造未來,以融合共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紫荊網

冼漢迪:以創新引領智造未來,以融合共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日期:2025-03-0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冼漢迪

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我深切體會到國家發展的強勁脈搏。在經濟領域,政府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GDP穩步增長5%,不僅彰顯了國家經濟的韌性,更為各領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投入持續增加,讓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幸福感。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態度,致力於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科創領域,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領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建成入列。這些成就的背後,是國家在科技、產業上的全面進階,標誌著我們正從“追趕者”向“引領者”轉變。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等,包括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等,這些舉措將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尤其是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以及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等,更將為國家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了戰略主動。作為香港科技界代表,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將積極投身於科技創新的浪潮中,與各界共同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讓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梯度培育策略,既注重了對初創企業的扶持,也加強了對成熟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創新生態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成長,將為國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憑藉在專業領域內的深耕細作,能夠不斷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同時,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的發展,更是看到了這些高成長性企業在未來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這些企業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商業模式,具有引領著行業新風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和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人工智慧+”是內地與香港都極為重視的創新領域,通過加強人工智慧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可以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引導下,內地與香港將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應用。我全力支持這一行動,並期待看到更多實質性的合作成果,將為兩地數字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

耐心資本不僅是一種長期投資的資本形式,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國家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這種長期的投資策略,有助於培育出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企業,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香港研發+灣區轉化”的協同模式是充分發揮兩地優勢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模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政策和市場服務。這將為“香港研發+灣區轉化”的協同模式提供更為堅實的制度保障,確保科研成果能夠高效、順暢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同時,加強市場服務將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港澳地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地位和優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報告的這部分內容讓我感受到國家對港澳地區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也讓我看到了國家對港澳地區發展的支持和期望。港澳地區的發展不僅關乎自身繁榮,也關係到國家的開放和發展。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港澳地區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

圖片47

(作者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劉雨桐 監製:張晶晶
林曉輝:中國馳援緬甸災區 大國擔當與人間大愛的生動詮釋
國務院國資委: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我國首次探獲海上深層—超深層碎屑岩億噸油田
國泰A350客機啟德上空低飛 紀念啟德機場啟用100周年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